1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3.考查范围:地球地图、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农业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青藏铁路沱沱河附近区域的地形图,图中的沙障主要由铺在地上的石方格、柵栏等障蔽物建成,图乙表示图甲所示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甲中沙障发挥主要作用的时间及原因是A.夏季气温高,冰川大量融化带来的泥沙会掩埋铁路B.夏季降水多,暴雨山洪及其带来的泥沙会冲毁铁路C.春季气候干燥,大风多,随风带来的泥沙会掩埋铁路D.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带來的泥沙会掩埋铁路2.图中河流A.水位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小B.河中沙洲数量夏季多,冬季少C.水位年际变化小、日变化大D.P处河流水量小于Q处2【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ABD、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能阻隔风与松散沙层的接触,起到减弱风沙侵蚀、防止风沙掩埋铁路的作用,但对暴雨山洪、融雪洪水没有多大阻碍,ABD错误;C、根据图乙可知,青藏铁路沱沱河段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地面干燥,多大风,易出现严重的风沙灾害,图中的沙障能起到减弱风沙侵蚀、防止风沙掩埋铁路的作用,C正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河流水文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分析和阐述地理现象的能力。A、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受气温对融雪的影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A错误;B、由于夏季融雪量大,河流水位高,河中沙洲夏季出露在外的数量少,B错误;C、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因此该地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小、日变化大,C正确;D、河流从P处流往Q处,但P处河水流至Q处后分成了两股,故Q处河流水量小于P处,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的季节变化是指一年中河流水量和水位随着季节发生多少和高低的变动;年际变化是指河流径流量和水位在不同的年份有多少和高低的不同。判断河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需要结合河流的补给水源。一是考虑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等自然地理特征。比如热带雨林地区全年多雨,降水年际变化小,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小;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并且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因此位于季风区的河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冬季是枯水期,且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二是考虑所在地区的气温变化。比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径流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气温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因此西北内地地区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下图为某年4月6日18时(北京时间)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此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3冻,地表干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与甲地相比,乙地A.降水较少B.气压较高C.对流较弱D.风力较大4.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黄沙漫漫,大气能见度低B.暴风骤雨,洪涝灾害严重C.烈日炎炎,茶树大量枯萎D.秋高气爽,树叶逐渐凋落5.此时,地球上与丙地处于同一天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是A.等于1/4B.小于1/4C.大于3/4D.小于3/4【答案】3.D4.A5.C【解析】【3题详解】根据图示气压值判断,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乙地位于锋面气旋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故A错误。乙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气压更低,B错误。乙地气流上升,对流较甲地强,C错误。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乙地风力比甲大,D正确。【4题详解】从图得知,虚线范围主要受冷锋过境影响,等压线密集,大风天气多,此时地表干燥,易起沙出现沙尘暴,故最可能是黄沙满天飞,A正确。主要受冷锋过境影响,此时前方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大量降水,不可能出现洪灾,B错误。根据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华北地区,茶树主要分布在南方红壤区,排除C。从材料得知,图为4月份天气图,秋高气爽与题不符,D错误。4【5题详解】根据丙的经度计算,丙位于东八区,丙地此时为北京时间4月6日18时。通过区时计算得知,西五区为4月6日0时,即与丙同一天的区域面积比例为20/24,大于3/4,C正确。【点睛】日期范围计算类法:解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解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例如:(1)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2)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3)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km处B.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mC.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D.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7.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5B.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C.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D.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答案】6.C7.A【解析】【分析】考查地球和地图等相关知识。【6题详解】根据指向标可知,龙山位于虎山的正北方,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知,龙山海拔介于900~1000m,虎山海拔也介于900~1000m,故两山的相对高度不会高于100m,B错误;该地位于我国,故山地的南坡为向阳坡,C正确;图示区域的最低点位于白水河的下游,D错误。所以选C。【7题详解】甲村的污水进入白水河后应该向下游流,不会逆流至乙村,A正确;根据指向标可知,白水河的干流大体自东向西流,B错误;虎山和桥梁之间的山坡为凹坡,不会遮挡视线,C错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某地区,海拔也不太高,因此河流的水源不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D错误。所以选A。【点睛】难度较小,考查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紧扣着地理实践能力这一地理核心素养。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8.关于图中岩石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岩层的形成时间要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时间6B.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岩石发生变质C.②处岩层与④处岩石都具有气孔构造D.褶皱的形成时间要晚于断层的形成时间9.关于图中各地貌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地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答案】8.A9.D【解析】试题分析:【8题详解】根据沉积岩形成的规律可知,③岩层距离地表最近,形成年代最晚;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为岩浆岩,岩浆将会使与之接触的沉积岩发生变质作用;岩浆岩中只有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根据图岩层的连续情况可知,该地先发生褶皱,后形成断层。【9题详解】甲处有断层,可能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谷地;乙处两侧的沉积岩被侵蚀变低,乙处相对地势较高而形成山地;丙处不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谷地;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考点:地质构造及地貌。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枉:元/平方米),回答下列各题。10.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线分布B.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C.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7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最高的市中心附近11.图中A处房价高于四周,其原因不可能是A.附近公路干线交汇,车辆过多B.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C.临近风景区,住户较少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答案】10.C11.D【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10题详解】A项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商业区周围;A项错误。B项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是经济因素(收入高低)等;错误。C项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占城市用地的40%--60%。D项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环境优美的地方;故选C项。【11题详解】工厂林立,则环境质量较差,可能导致附近地区的房价下降,故不可能。选D项。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100°E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读“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造成10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A.土壤B.降水C.冰川D.海拔13.在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西叶面积指数较小,发展农业遇到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8A.光照B.水分C.热量D.土壤14.与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符合的是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答案】12.B13.C14.A【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根据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特点,100°E以东地区降水多于以西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于西部,所以植被叶面指数大于西部。故选B。【13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线进行区域定位,30°N以北,100°E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故选C【14题详解】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从新疆出发向东旅行依次看到沙漠,草原和枫叶,也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是因热量不同造成的,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是因水热不同所引起的,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洲是因冰雪融水所形成,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考点: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端,阿尔泰山南麓。千百年来,生活在该地区的哈萨克等少数民族,都沿袭着“四季牧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生活智慧和生产方式,年复一年,山上山下,长途跋涉。11月下旬或12月初,牧民赶着上百万头牲畜转场至冬牧场越冬。随着越来越多牧民的定居,饱含浪漫想象的游牧之歌,在阿勒泰已渐行渐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15.图中阿勒泰地区的丙牧场对应的植被带主要是A.荒漠及荒漠草原带B.灌木草原带C.森林和森林草原带D.山地草甸带16.图中冬牧场分布海拔高于春牧场所在地,最可能因为此处A.多晴天,云量少B.风速较小,相对温暖C.积雪薄,多牧草D.坡度较缓,更加向阳17.随着越来越多牧民的定居,分到各户的牧场出现了覆被减少、生产能力降低的现象,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缺少牛羊粪便提供的养料B.草地垦殖造成的生态破坏C.牧场缺乏充足的水源补给D.过度放牧导致的牧场退化【答案】15.A16.B17.D【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阿勒泰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自山脚到山地自然依次为:荒漠及荒漠草原带——山地草甸带——森林和森林草原带——灌木草原带——草甸草原带——冰雪带等。图中的丙牧场位于河谷平坦地区,主要对应植被带应该为荒漠及荒漠草原带,A正确,故选A。【16题详解】冬季牧场与春季牧场相比,海拔更高,积雪更厚,牧草较少;坡度更陡,C、D错误;冬季牧场与春季牧场相比,晴天更少,云量更厚,A错;冬季牧场与春季牧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