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模块 专题一 第二编 学之初 技为先——应用“题文齐读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学之初·技为先——应用“题文齐读法”,快读准做文言文全国卷试题的卷面阅读量在逐年加大,未来的高考“让15%的考生做不完”已成为命题人的共识,文言文耗费过多的读文做题时间是考生难以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要因素之一。文言文怎样做到快读准做?3个选择题的有效利用是潜在的读文帮手。命题人为降低试题难度和文意理解难度,设3个选择题,这3个选择题的题肢均有利于快速理解文意(断句题4个选项断开处80%相同,看选项比在文中硬性断句更容易理解;古文化常识题、概括分析题均是4个选项3个正确,更可以利用选项疏通难懂的字、词、句)。利用这一命题特点,编者在一线教学中总结出“题文齐读法”这一实战策略,在此与广大师生共享。也希望广大考生在今后的学习答题中,坚持用此法,熟能生巧,内化于心,提高做题效率。什么是“题文齐读”为什么要“题文齐读”顾名思义就是一边读文,一边浏览题目。但二者并不是相互分散精力、顾此失彼的,而是协调配合、相互印证的。在读文过程中,时不时地浏览一下题目,看一下后面的题目是否与此处的内容相关,做到既用题目助读了文章,又能带着问题集中精力去读文。大致方法是:①读到断句处,别在文中硬断,看一看后面的断句题(断句题所断开的地方80%都是正确的)。②读完一个层次或一个句群后,浏览一下古文化常识题和概括分析题,看一下题目是否有对本层次内容的考查。③“题文齐读”的关键是:读题时记清各选项的主要考查点、解题的敏感点,带着问题和疑问在读文时寻找对应点。①传统的先读文后看题,因为目的性不强,所以读文的关注度很难保障用在解题的关键点上;往往第一遍读文囫囵吞枣,然后再看题,当对题把握不准时再读文,造成时间的浪费。②文化常识题、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都是按照行文顺序排列的,这两题都是“三对一错”。这些正确部分都可起到疏通文意的作用,甚至有的就相当于注释。③断句题的四个选项只有1~2处不一致,80%断句正确。如果不借助后面的断句题,在文中硬性去读去断,既不能快速读懂该处的文意,又会浪费过多时间。一、怎样“题文齐读”全国卷文言文选材大多是正史人物传记,其写作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基本信息做简单介绍,如传主姓名、字号、籍贯等,有时还交代其祖上的情况;中间是人物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官职变迁介绍其相应的功业事迹,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有的还介绍其死后的影响。而概括分析题主要就是对传主生平事迹、道德品质、影响评价等方面的考查。因此,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时,要根据写人记事的特点以及相关题目,采用“题文齐读”的方法。2读文时关注什么读题时关注什么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读文时可以抓住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理清脉络,要特别关注三类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①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这是正史人物传记的主要叙述线索,考生应当知道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大致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地位和职责。②年号及君位变动情况。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以年号纪年,故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崩,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代,往往表明传主在旧朝和新朝的地位有所变化。③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如“数日”“累年”“既而”“向”“旋”等。此外,正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抓选项的关键点、可能设误的敏感点读题的目的,就是明确问题的指向,带着问题去读文。其中的每个选项都是命题人精心推敲、巧妙命制的,选项虽短,但涉及的内容较多;文字虽简,但设误手法极其隐蔽。此时的读题,因文章的大意还没有掌握,不可能记住选项的全部内容,所以此时要对选项进行有选择地记忆关键点,凭平时做题的第六感觉去预判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如:①断句题:读文时读到画波浪线的句群时,不要在原文中过多纠缠自行断句,应马上看后面的断句题。通读选项的同时,比对四个选项的异同点,相同之处能帮助迅速贯通阅读障碍;不同之处就是带着问题去读文的关键点。②文化常识题:每个选项的关键点就是选项首的“考查词”。在读文时,读到文中标注出(加点)的这几个词,再回看题目,并对各个选项凭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进行预判,找出各个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进行题文对照,思考判断。③概括分析题:它的四个选项是依照原文顺序分层设计的。在读选项时,重点记住选项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影响、评价等关键词语;读文时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再回到该选项所在层次进行聚焦思考判断。当然,由于考生的层次、记忆能力、做题的敏锐意识不同,在读题时不可照搬上述模式,既可边读文边浏览题目,也可一气把题读完再看文,这就需要因人而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二、“题文齐读”法解题示范读文关注点选项关键点、敏感点(说明:用“/”分层,用“”(用“”标注题目的关键点、可能设误的敏3标注时间、地点、官职的变动,用“”标注人物,从而分清层次,理清各个事件的前因后果)(2018·全国卷Ⅰ)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感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4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4.把文中画单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译文:(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译文:★(1)开始读文,初步了解了人物“鲁芝”(读文关注点——传主的字号、籍贯、家庭情况)的简介,当读到加点词语“坟籍”时,明确此处设置了一个文化常识题,若不看题目,此处理解文意只能清楚“鲁芝沉浸在坟籍中”,感到很难理解,看到古文化常识题选项A后,倍感语意畅通,茅塞顿开,并能迅速判定其正确。做到读文与做题相互印证,其解题依据是:“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年轻时致力于学习,才会有后文中的“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州郡征辟为别驾,举孝廉,除郎中”等官职的升迁,再者,这里的“坟籍”未用书名号,应该是某类书的通称,据此可见,选项A正确。当读到“……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时,发现此处应为一个层次,因为以上内容是对人物“鲁芝”的简介,涉及一些人物“郭汜”“郭淮”“曹真”“宣帝”等(读文关注点——人物),他们大都对鲁芝官职升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后面的“郡邻于蜀”(读文关注点——地点)表明是在详细叙述鲁芝任“天水太守”时治理“天水郡”的政绩。此时应立即浏览一下概括分析题的第一个选项是否有对本层次内容的考查(选项是按照行文顺序命制的,先看第一个选项,若第一个没有考查,再看下一选项)。发现第一个选项正是对此层次内容的考查,经过题文对照,相互印证,因本层次内容不存在阅读障碍,可预判A项正5确。★(2)继续读文,心中已经对人物鲁芝有了初步的感知,当读到“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读文关注点——事件)时,发现“老幼赴阙献书”中的“赴阙”被加点,立刻明白这里设置了一道文化常识题,此处的“赴阙”应该是到什么地方去,可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理解:鲁芝升任广平太守,天水百姓仰慕他的品德,老幼赴阙献书,乞求留下鲁芝。而同意上书的人是“魏明帝”,可以推断“阙”应为皇帝居住的地方,此题命制点在于可以借助文意语境大体推断;再看选项B的解释,明确了“赴阙”是指入朝觐见皇帝,选项描述符合文意,题文对照,可判定B项正确。当读到“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此时又出现了两个新人物(“魏明帝”和“曹爽”)(读文关注点——人物),稍作停顿,看概括分析题选项B是否有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发现选项B前一个层次(“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是对“魏明帝许焉”的事件之前内容的考查,选项B所对应层次的文意不难理解,选项内容看似也正确,但命题人在命制该选项时,悄悄地进行了“张冠李戴”,原文是天水郡与蜀汉互相为邻,天水郡多次被蜀汉军队侵掠,郡内人口削减,而选项却说成了蜀地饱受侵扰,因此,B选项错误。所以在读文时一定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官职、事件等重要“节点”词。★(3)此时心情感觉爽快,接着上文继续读“曹爽辅政”(读文关注点——时间)后的内容,当读到“爽懦惑……”时,发现该段文字画了波浪线,明白此处是一个断句题,不要在文中纠缠,马上去看断句题。通过比对四个选项,发现四个选项实质上只有两处不一样,即“芝坐爽/下狱”“芝坐爽下狱”与“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口不讼直志/不苟免”(不同的地方用笔给予圈点)。抛开这两处不同的地方,看四个选项相同的地方,就能帮我们迅速理解此处的文意(即:鲁芝进言,曹爽被人迷惑,没有采纳鲁芝的意见,后被擒拿。鲁芝受到牵连,论罪当死,他不申辩不改气节。但因宣帝很欣赏他,赦免了他,并起用为并州刺史)。借助断句题理解断句处的文意,既省时间又迅速突破了此处因未断句而造成的阅读障碍。明白了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