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题后含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2.名词解释4.简答题6.论述题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1.《唐律疏议》正确答案:唐高宗时期编纂的一部重要的法典。律是法律条文,疏是解释律文。因在永徽年间完成,又称《永徽律疏》,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在《贞观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十二篇,三十卷。对全篇律文作了权威性的统一解释,便利了司法审判。它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作。2.毛诗正确答案: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书名。全称《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因《毛诗》采用古文,研究此学的被称为古文经学。至唐代,《毛传》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之一,因而受到后世推崇。今本《诗经》即由毛诗流传而来,对于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着重要作用。3.驻藏大臣正确答案: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地方行政长官。全称是“钦差驻藏办事大臣”。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帝于1727年设立,正副各一员,相当将军、总督级的地方官员,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乾隆五十八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和地位,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一切日常事务,并监督主持达赖、班禅的金瓶掣签制度。驻藏大臣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4.忽里勒台正确答案:蒙古及突厥民族的一种军政议会。蒙古语,意为“大朝会”。最初,蒙古人的忽里勒台是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策征伐、举行仪式等。蒙古时期所有大汗都是由忽里勒台推选出来的。元朝建立后,忽里勒台制度作为皇室贵族特权继续存在。新皇帝即位前,仍按例召开忽里勒台获得认可,会上宣读祖训大法,颁发赏赐。元朝的重大政务,尤其与诸王利益有关的,均须召开忽里台共同商定。此制度沿用至今的突厥族,用来指现代的议会以及国家的国会。5.司寇正确答案:夏商周时期掌管司法和纠察的一种官职。据《礼记》记载,夏、商时期就已有司寇这一官职,商代在中央设司寇,掌管刑法。至西周,司寇又具体分为大、小司寇。大司寇是中央最高司法官,除负责司法事务外,还负责制定和修订法律。小司寇是中央直辖地区的最高司法官,其主要职责是受理地方百姓的纠纷。此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也多设立,职能不变,兼有对国内各封邑行政官吏的考核与任免之权。司寇的设立,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6.《海国图志》正确答案:魏源编著的一部世界史地知识的综合性书籍。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扩编而成,完成于1842年,共五十卷,次年正式出版。后又辑录其他资料,于1847年补成一百卷。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知识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该书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增长了国人的见识,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7.张之洞正确答案: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曾任巡抚、总督、军机大臣等重职。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发表《劝学篇》,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广雅书院等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洋务运动中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其思想言论被整理成《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8.中华革命党正确答案: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国民党的前身。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革命党总章》,以扫除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的。孙中山规定入党者要绝对服从领袖,须重立誓约,加按指印。袁世凯去世后,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建成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党是二次革命失败后长期坚持武装讨袁斗争的唯一政党,在讨袁斗争中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简答题31-3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9.简述蒙元时代的宗教及其管理正确答案:蒙元时期,各类宗教文化多元发展并存,主要有蒙古早期信仰的萨满教、佛教、道教、吐蕃的密宗喇嘛教,同时还有外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蒙元的历代统治者对各教派尽行尊崇优礼的政策,减免赋税,对诸教普遍设立管理机构,任用宗教人士担任官职,并对各派宗教领袖大加封赐。萨满教是一种对自然崇拜的泛灵论的原始宗教总称,信仰多种神灵。它是蒙古族民众早期信奉的主要宗教,随着蒙元大一统,萨满教的内容、形式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多神的崇拜向一神的崇拜过渡,逐渐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萨满教的祭司(萨满)和统治者结合在一起,成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工具。蒙元一代的佛教,包括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两部分。蒙古统治者对佛教内部的态度先后不同,前期倾向于中土禅宗,在忽必烈时期,则更倾向于吐蕃密宗。忽必烈时期,设立中央一级的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并创帝师制度,帝师作为全国佛教的最高领袖,下面诸路府州县置分司管理各地的佛寺僧徒,隶属宣政院。道教,成吉思汗西征时,召见全真道教领袖丘处机,并给予厚待。至此,全真教的地位蒸蒸日上。到了窝阔台时期和蒙哥时期,全真教信众发展庞大。元对道教徒设有道官,自成系统,而领之于集贤院,下设有权教、都道录、都提点、都提举官等。基督教,在元代被称作“也里可温教”,蒙元统治者对各种宗教普遍优礼的政策下,也里可温亦备受尊崇。特别是在贵由时期,很多亲信就是基督徒。《元史》记载,掌管基督教的政府机构为崇福司,下曾设有“也里可温掌教司”。伊斯兰教,在元代传播到全国各地,称为“回回教”,信徒称之为穆斯林。穆斯林是构成色目人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属于统治阶层。蒙古统治者对伊斯兰教设立中央管理机构,该机构称为“回回掌教哈的司”,主要负责掌教念经等宗教活动及回回人刑名、词讼等民政事务。元代的宗教政策容许各教存在,提倡宗教信仰自由。这种政策对巩固蒙古贵族的政治统治,在初期有一定效果,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10.简述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正确答案:随着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更好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有:大会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成果,并充分予以肯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任务;提出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中共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富于创造精神。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很快又发生反复。八大是党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和认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论述题11.论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及原因正确答案: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开发最早的地区,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但是这种情况从魏晋时期发生了改变,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经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的发展;(4)政治重心的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过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汉末三国时期,北方战乱不休,而南方相对安定,这就导致了北方经济的破坏,同时也促使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开发江南地区。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后,由于五胡乱华,北方大乱,导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先进的劳动力、工具及耕作技术带到了南方,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2)隋唐五代时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了极大破坏,久久不能恢复,但是南方却相对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安史之乱后的财政经济也主要依赖于南方,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样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更加明显。(3)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时有战乱,而南方一直安定,特别是靖康之难后,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南方的农业生产已完全超过北方,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位置。至此,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已经完成。12.论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1840~1919)正确答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西方的入侵,以民族资本主义为主线,从1840—1919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商品涌人中国,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又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官僚、地主、买办、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这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途径。这一阶段,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特点有: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基本上从轻工业开始;大部分企业投资规模少,企业小;深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限制。它的产生给近代中国带来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甲午战争到一战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设厂,加大资本输出。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兴起了“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潮。表现为资本额增加,企业数量大大增多。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以及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些因素使得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表现为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一批著名的实业家。使得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综上所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在1840—1919年,可分为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三个阶段。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3.论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提倡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答案: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共及时根据国内矛盾的转化,率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主动联合国民党和少数民族等爱国人士组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这过程中,中共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步扩大侵华战争。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东北沦陷。中共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揭露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2月,中共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共一方面积极促进一二九等学生运动浪潮高涨,组织地方少数民族抗日队伍。另一方面向国民党上层和军队将领宣传抗日主张。1936年5月,中
本文标题: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题后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4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