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5月12日)杨冬权同志们: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区档案部门也深受震害。玉树县档案馆1人不幸遇难,1人受伤。灾区档案馆室保管的13万卷档案中,有9家档案室近万卷档案因办公楼倒塌被废墟掩埋,其余12万卷档案均处于震后危房中。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国家档案局迅即派工作组赴玉树灾区指导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防止造成二次损失。目前灾区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正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中,抢救被埋档案工作已经开展,危房中档案正陆续转移至安全地带,档案馆恢复重建和受损档案抢救也将列入规划。在此,让我们一起对在玉树地震中遇难的档案人员表示哀悼,对受伤人员表示慰问,对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各级档案部门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今天是汶川特大地震2周年,也是我国第二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既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档案安全保障工作,同时,也是表达全体档案工作者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的深切缅怀和对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参与者的崇敬之情。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我国档案安全工作,特别是汶川地震中档案部门积累的抗震救灾宝贵经验,不断提高档案安全意识,研究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推动全国档案事业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我们还要布置《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宣贯工作,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和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实地参观考察因灾受损北川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初步成果,并就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推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的迅速建立和不断完善。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一、当前档案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汶川地震档案部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胜利。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当地及周边地区档案馆建筑造成巨大破坏,大量档案被掩埋。大地震对档案部门造成的灾害,其破坏之严重、范围之广、恢复重建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地震发生后,令计划同志就档案部门抗震救灾工作及时作出重要批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投入档案抢救和馆库恢复重建,努力把地震对档案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共抢救被埋档案和转移档案近110万卷,绝大部分受损档案得到及时抢救,一批处于极度危险环境的档案得到安全转移。因灾受损北川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攻克了低温冷冻、真空干燥、消毒灭菌、修复整理、数字化处理等技术难题,完成抢救修复严重受损档案三万多卷,并及时进行数字化加工,填补了大规模应急处置严重霉变和污损档案的空白,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档案抢救修复工作的成功案例,这也是档案部门处理突发事件,集中全国技术优势大批量抢救受灾档案的重大实践。我们还积极争取把灾区档案馆恢复重建工作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组织全国档案部门开展对口援建。经过多方争取,共有41个灾区档案馆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四川省档案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也被省发展改革委列入《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其中一些已在建设之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档案馆恢复重建首次被整体列入国家的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并全面得到恢复重建。(二)档案安全专项督查工作全面展开。令计划同志高度重视档案安全督促检查工作,2008年7月,在听取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档案安全情况的汇报后,对加强档案安全督查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更好地做好安全督查工作,国家档案局在政策法规研究司设置法规督查处,建立了由业务部门骨干组成的档案督查员队伍,组织开展以档案安全督查为主要内容的档案工作重大专项督查。并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组织开展了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档案馆的安全督查工作。主要包括: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情况;档案库房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和库房安全设施现状;档案保管情况,包括案卷目录与实际排架、卷内目录与卷内文件是否一致,档案原件经缩微或数字化加工后是否仍继续提供利用等。2009年还增加了对各档案馆执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情况的督查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组织开展了档案安全督查。档案安全专项督查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档案安全工作。(三)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国家档案局始终把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作为档案保护工作的重点来抓。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经费近亿元,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在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支持力度的同时,地方政府也投入相应的资金,一些地方还争取到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区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这些举措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截至2008年底,已完成抢救修复档案830万卷。一大批国家重点档案特别是濒危档案得到了及时抢救修复和有效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档案寿命。(四)电子文件和重要档案备份工作稳步实施。2002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为了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国家档案局2008年进一步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对重要的电子文件并要实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各地档案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谋划,相继建立了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电子文件异质备份和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到今年3月,全国副省级市以上国家档案馆异地备份结对工作已全面完成,47家档案馆全部结为对子,互为对方实施档案异地备份,馆际互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五)档案安全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国家档案局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科研工作为提高档案安全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在编制科研项目立项指南时注意将科研工作向档案安全、档案保护等基础研究领域引导。2000年来,国家档案局组织科研课题400余项,涉及档案保护及安全建设的有100余项,其中仅保护技术类就有75项。根据不同时期我国档案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的要求,重点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科学化管理策略研究”、“北川地震受损档案抢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电子文件异质异地备份策略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功能需求及实现方式研究”、“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技术方法研究”等重大项目,其中不少得到了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励。这些课题项目的研究,为各级档案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策略选择和智力支持,为解决档案安全保管保护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具体手段。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视察粉笔题词字迹保护”研究项目得到了令计划同志的充分肯定,称赞这项工作“做得很好”。我国档案安全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广大档案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这些年档案安全保障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就是:1.必须始终坚持把档案安全视作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把档案安全工作放在档案工作的首位,奠定档案事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2.必须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一手抓安全防范,一手抓受损档案抢救和保护,努力避免和减少各种外来因素对档案安全的不利影响;3.必须始终坚持把档案信息安全与档案实体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确保数字档案和电子文件内容真实、长久可读和有效利用;4.必须始终坚持把安全督查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强化执行力,努力把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5.必须始终坚持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不断为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新要求相比,与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需要相比,我国的档案安全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档案安全在各个方面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内部管理、设施建设、原件保护、信息保护、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全面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前几年,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已经提出了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今天,同这两个体系建设相呼应,我们还应该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我们应该从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及时提出这个任务,并动员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积极完成这一任务。二、为什么要建立档案安全体系(一)是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档案安全保护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需要。近几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十分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要求搞好档案保护。2008年7月,温总理又就电子文件的安全问题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自分管档案工作以来,十分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多次就档案安全保密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或发表重要讲话,进行精心指导,提出明确要求。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需要全面地提高档案安全工作的地位与层次,全方位地做好档案安全保密工作,从各个方面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二)是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窃取我国核心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冷战结束后,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信息资源是各国特别关注和必然争夺的战略性资源之一。信息安全问题正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安全隐患之一。国际国内有不少案例都反映出,敌对势力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手段非法获取我国档案信息特别是新型电子档案信息,这是新形势下档案安全工作必须迫切应对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构建起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防火墙”。(三)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档案造成损失的需要。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袭击、群体性社会事件等人为灾害时有发生。它们的发生都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抗拒性,对档案造成的破坏也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伊拉克战争等都曾造成大量档案毁灭。德国科隆的地铁造成科隆档案馆的垮塌。2008年5月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当地及周边地区档案馆建筑造成了巨大破坏,对档案造成了严重损毁。最近青海玉树发生的地震,距离汶川地震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再次给档案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还有拉萨严重暴乱、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社会事件中,也有档案受到损毁。全面提高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能力,抵御各种灾害侵袭,是当前各级档案部门不可回避的一项迫切任务。(四)是解决公共档案信息服务与档案信息安全之间矛盾的需要。公共档案信息服务的加快推进,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对档案信息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信息安全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一些地方在强调服务的过程中,对文件开放鉴定不够严格细致,导致有些不该公开的文件公之于众,不该上网的信息在网上流传,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相关权益。只有建立好档案安全体系,才能很好地解决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的矛盾,使档案信息安全地被利用。(五)是应对新技术条件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挑战的需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给非传统载体档案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难题。确保电子文件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让今天的电子文件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还能被人读取利用,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重大问题和特别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建设好档案安全体系,今天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在若干年后将无法读取,信息空白的惨剧将无法避免。(六)是消除档案部门各种安全隐患的需要。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我局对省级档案馆的安全督查情况以及我们了解的近几年各地档案安全事故看,许多档案馆、档案室还存在
本文标题: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2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