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经济学 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章资源配置基础理论第1节外部性第2节公共物品第3节产权理论2第1节外部性1.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2.外部性与资源配置3.外部性的内部化31.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Externality),又称外部效应,源于英国经济学家Marshall提出来的“外部经济”的概念。有关外部性的定义有很多。简单地说,外部性就是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它经济主体的影响。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4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与了无须补偿的收益的情形。(产生主体)兰德尔: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接受主体)式中Uj表示j的福利函数,j和k指不同的人或厂商,Xi指经济活动赫勒和斯塔雷特: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个人的效用函数或企业的成本函数不仅依存于其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这种依存关系又不受市场交易关系的影响),,,,(21mknjjjjjXXXXUUkj5外部性的特征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外部性不可能完全消除6外部性的分类按外部性的影响效果(或影响方向)划分外部经济(正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负的外部性)按外部性的产生领域划分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类型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生产生产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消费消费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表2-1外部性的常见分类请各举几个例子?72.外部性与资源配置外部性的测度外部性一般是用收益或费用来测度的,具体指标很多费用指标外部费用:某一种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的不能得到补偿的损失或额外费用私人费用:通过市场表现并反映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之中的真正发生支付的费用社会费用:私人费用和外部费用之和,是某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真正承担的全部费用8费用指标私人费用、社会费用、外部费用的关系:私人费用+外部费用=社会费用边际外部成本,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社会成本收益指标外部收益,私人收益,社会收益,边际外部收益,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社会收益9外部不经济性与资源配置外部不经济性对单个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当一个企业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对社会来说,该企业的产出水平将是过剩的,而社会其他企业产出水平不足,资源配置状况不是最优(图2-1)私人最优产量:Q1社会最优产量:QQ1Q10图2-1外部不经济性对单个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生产量Q价格POQQ1PMSC边际社会成本MPC边际私人成本MEC边际环境成本11外部不经济性与资源配置外部不经济性对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当一个部门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对社会来说,该部门的产出水平将是过剩的,而社会其他部门产出水平不足,资源配置状况不是最优。(图2-2)部门最优产量:Q1社会最优产量:QQ1Q12图2-2外部不经济性对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生产量Q价格POQQ1PSS社会供给PS部门供给SD社会需求P113外部经济性与资源配置外部经济性对单个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单个企业外部经济性的存在,导致该企业产出太少,资源投入不足。而社会其他企业产出过多,资源配置状况不是最优,出现低效率现象。(图2-3)私人最优产量:Q1社会最优产量:QQ1Q14图2-3外部经济性对单个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生产量Q价格POQ1QPMSC边际社会成本MPC边际私人成本MEB边际环境收益15外部经济性与资源配置外部经济性对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经济性导致部门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所需求的产出水平,产品价格高于社会所需求的价格。外部性导致投入不足,而社会其他部门资源投入过多,使整个经济系统偏离了资源最优配置状态。(图2-4)部门最优产量:Q1社会最优产量:QQ1Q16图2-4外部经济性对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生产量Q价格POQ1QP1PS部门供给SS社会供给SD社会需求P17小节:外部性的后果——低效的资源配置外部性的存在,无论是外部经济性还是外部不经济性,造成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都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得具有外部性的产品过量生产或者过少供应。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那么,怎么来减轻或者消除外部性造成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呢?外部性的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183.外部性的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的含义所谓外部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以此弥补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从而解决外部性问题。在如何使外部性内部化的研究中,形成了以庇古为代表的“政府干预”思路和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安排”思路19庇古的思路1920年,庇古首次提出了对污染收税或费的想法:当社会边际成本(收益)与私人边际成本(收益)不相等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与补贴等经济干预手段使边际税率(边际补贴)等于边际外部成本(边际外部收益),使外部性“内部化”。比如一方面由政府对造成负外部性的生产者征税,限制其生产;另一方面,给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补贴,鼓励其扩大生产。这样,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作用下,生产者从各自利益出发,会将其产量调整到价格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之点。这就是庇古提出的“修征税”(correctivetax)办法。20征税手段的几何模型征税前:厂商按PMR=PMC决策,私人最优产量为q0,市场均衡数量为Q0,导致过渡污染排放征税:边际损害成本(MDC)事实上由厂商以税收的方式支付征税后: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移动到与社会边际成本曲线重合,厂商产量减少到q1,市场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1;均衡数量由Q0减少到Q1。通过征税实现了减少污染的目的,达到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统一21(A)行业需求量Q价格POQ1Q0S1S0DP0P1E1E0(B)代表性厂商产量qOq1q0SMCPMCPMR=SMRe1e0MR,MCMDC图2-5征税手段的几何模型22补贴手段的几何模型补贴前:按PMR=PMC,私人最优产量为q0。而社会最优产量由SMR=SMC的原则定在q1处。行业供给量Q0补贴:政府对每单位产品支付XR的补贴补贴后:厂商的私人收益曲线就会向上移动。厂商扩大产量q0到q1。行业的供给增加,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1;均衡数量由Q0扩大到Q1。23(A)行业需求量Q价格POQ0Q1S0S1DP1P0E0E1(B)代表性厂商产量qOq0q1SMC=PMCSMRPMRe1e0MR,MCXR图2-6补贴手段的几何模型24科斯的思路科斯的思路主要通过科斯定理来表达: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外部效应将自动趋于消失,法定权利的初始设置便无关紧要。只要交易费用不为零,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达到配置的最佳效率。科斯定理可以用图2-7说明,假定经济中只有污染者和受污染者两个人。25图2-7由谈判达到的最优环境质量污染排放量SOS1S0CDTW边际损害/边际削减成本26情景1:假定环境的排他性产权归与受污染者受污染者的边际损害曲线OD,污染者的边际削减成本曲线CS0。讨价还价的结果在W点达到均衡,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数量为OS1,污染者将为单位污染物支付一定的费用T给受污染者情景2:假定污染者拥有环境的排他性产权。讨价还价的结果同样在W点达到均衡,受污染者支付一定的费用T给污染者,污染排放量限定在OS1水平上。27例:科斯定理的应用假设小区周围有一迪厅,影响小区居民休息。如何解决:迪厅停业还是居民继续忍受?决策原则:比较迪厅的收益与居民受干扰的成本方案1:假定迪厅享有经营的权力,居民给迪厅钱,让迪厅停业。方案2:居民有权要求安宁,迪厅向居民付钱,让居民忍受噪音结论:无论最初权力分配,都可达最优28科斯思路下外部性内部化的两种形式一是联合。将几个交易主体合并成一个交易主体,从而消灭了交易的必要,也就消灭了扭曲资源配置的可能。二是买卖损害权。也就是在既定的谁都有损害或保护自己不受损害的权利,没有权利的一方可以通过市场向有权利的一方购买。其实质是引入市场,使环境外部性在产权明晰界定的基础上,进入市场交,如排污权的交易。29科斯思路的局限参与人增加产生的问题交易成本急剧增加当人数增加时,有什么机制能协调各方力量,使人们自愿参加交易,并保证协议得到贯彻用自愿交易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隐含了产权清晰的前提,而产权清晰的过程本身又是会产生社会成本30第2节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分类2.公共产品与资源配置3.公共产品的需求显示31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分类公共产品的概念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萨缪尔森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区别:公共产品≠公共财产私人产品≠私人财产32公共产品的性质非竞争性指某人对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为零。例:海上航标灯;学校的广播非排他性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产品的收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很高而导致在经济上不可行。如:国防33表2-2物品的分类类型非竞争性竞争性非排他性①纯公共产品,如路灯②共有资源,如海洋中的鱼排他性③自然垄断(俱乐部产品),如有线电视④私人产品,如食物纯公共产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准公共产品:具有局部非竞争性和局部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分类34产品的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排他技性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产品的性质。如:灯塔是公共产品,但如果灯塔收到信号后才能发光,就变成了私人产品。产权的清晰界定,可以改变产品的性质。如:海洋中的鱼是共有资源,界定专属经济区后就转化成私人产品。区分环境功能的性质。废弃物的接受者和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共有资源),通过引入稀缺价格和排他机制转变为私人产品;环境作为公共消费品的提供者时,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352.公共产品与资源配置“公地的悲剧”哈丁,1968,公共牧场遭遇过度放牧单个牧民的收益最大化:增加一头牲畜的正效用+1,负效用-1/n(n为牧民总数)。每个牧民都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增加自己放牧的数量,而他们所处的世界是有限的,最终导致草地退化直至毁灭。公地的悲剧就发生了。推广开去,有很多类似的逻辑……36“公地的悲剧”“公地的悲剧”的实质如果一种资源的所有权没有排他功能,那么就会导致该共有资源的过度使用,最终使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从另一角度看,公地的悲剧也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导致的外部效应形式,使得理性人在计算个人成本时忽略了其行为的社会成本。解决“公地的悲剧”的思路观念上的转变。形成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有价”的观念是前提。建立排他性产权。37“搭便车”问题休谟,1740年消费者都有隐瞒自己对公共产品偏好的倾向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有公共产品的存在,就会出现免费搭车者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最终结果是谁也享受不到公共产品“搭便车”问题是“囚徒困境”的又一个表现(以环境治理为例)38参与者及所选策略企业B不处理处理企业A不处理5,513,2处理2,1310,10表2-3环境治理博弈的报酬矩阵假设A、B两个企业每个企业处理污染的成本是11,不处理的成本是0;如果两个企业都不处理,每个企业的产品产值是5;一家处理,一家不处理,每个企业的产品价值都为13;两个企业都处理,每个企业的产品价值为21。39走出“搭便车”的思路1)借助制度政府可以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此改变博弈的支付向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合作。在上例中,假定对不处理污染的企业罚款10个单位(表2-4)2)俱乐部资源假说表2-4受规制的环境治理矩阵参与者及所选策略企业B不处理处理企业A不处理-5,-53,2处理2,310,1040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有效水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