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邯郸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第1稿)二〇一〇年七月六日“十二五”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环保规划,对于统筹“十二五”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增强,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一批加2快历史性转变的环境政策机制陆续推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总体来看,“十一五”规划实施基本良好,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主要任务进展顺利,重点工程完成率较高,规划保障措施实施有效。(一)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化学需氧量总量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实施“双三十”节能减排工程,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总量和工程项目“双目标”控制,截至2009年底,完成COD减排项目113项,“十一五”以来累计年削减化学需氧量4.54万吨。我们紧紧围绕工程减排、结构调整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减排、管理减排等几个方面,落实减排项目,全市关停钢铁、炼焦、水泥、电镀、造纸、化工、淀粉、制革等落后产能项目384个。开展了造纸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彻底关停了12家年产3.4万吨以下生料造纸企业。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全市2009年COD排放总量为4.24万吨,比2005年削减0.80万吨,削减率15.87%,预计到2010年底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省下达的削减18.0%的约束性指标。饮水安全得到高度重视。完成了邯郸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调查及评估,保护区调整和划分,对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内企业进行了认真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和应急机制,3设立水源地界牌和保护标志,公布注意事项和举报电话,我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所有排污口已于2006年全部取缔,二级保护区内直排口于2007年全部取缔。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后督察,搬迁、关闭羊角铺水源地4家企业,岳城水库饮用水源地3家企业,拆除与饮水无关的设施处,目前羊角铺和岳城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速。“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19座,截至2009年底投运19座,实现了县县有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8.6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设计能力已达到75.1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规划指标。重点河流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在滏阳河、洺河、漳河、老漳河、留垒河等5条河流21个跨界断面实行水质目标考核,主要断面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了主要断面连续自动实时监测,对超过断面水质标准的县(市、区)试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明确了污染责任,重点河流水污染治理初见成效,截止2009年底,邯郸市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Ⅴ类标准以上的比例为60%,提前一年完成规划55%的指标。实施生态水网工程保障水质安全。“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并实施了《邯郸市生态水网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开展了生态水网建设,按照“先治污、后调水”的原则,认4真排查生态水网沿岸涉水排污企业,共取缔重污染小企业16家,关停对环境影响大、污染严重的企业9家,补办环保手续、完善环保治理设施的企业24家,先后对邯郸市第二制药厂(滏荣原料药公司)、金宝隆印染有限公司、永年县中兴和新兴造纸厂等企业实施停产治理,保证了生态水网水环境质量,东部平原主要河渠水质达到了农灌标准。(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围绕持续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确保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为中心,以“双三十”节能减排工程为引导,以“双目标”控制为抓手,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320天,比2005年增加了44天,提前实现规划目标。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目标提前完成。“十一五”期间,通过抓好重污染企业治理,实施全市节能减排“双百+否决”责任制,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安排废气治理工程96项,累计年削减了二氧化硫15.90万吨。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市二氧化硫2009年排放总量为17.54万吨,比2005年削减3.17万吨,削减率15.31%,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削减15.3%的约束性指标。全市新增电力行业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421.5万千瓦,其中邯电、马电等20万千瓦以上大型电力机组(共11台)5全部完成脱硫治理任务,150电厂两台5万千瓦机组已按时淘汰,陶二电厂、六合电厂、申家庄煤矿电厂脱硫设备也按时投运。全市已安装脱硫设施的烧结机总数达到16个,邯钢、新兴铸管、崇利制钢烧结机脱硫项目正式投入运行,邯钢实施了全国最大的400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规模之大、技术之复杂在全省乃至全国属领先水平。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拔除烟囱、净化蓝天”活动,对废弃烟囱实行强制拆除,对未达标的烟气排放设施进行限期治理,逾期不达标的一律停产治理或停用。全市共拆除废弃烟囱436根,治理不达标烟囱555根;完成了主城区4吨以上锅炉治理88台,取缔集中供热范围内10吨以下燃煤取暖锅炉63台。主城区全面实施了煤炭管制,禁止使用高硫份、高灰份煤。开展了“三无街道”创建活动,共拆除燃煤大灶1545座、燃煤小锅炉92台,治理饭店油烟327家,居民楼下饭店改业、搬迁126家,全市主要街道基本实现了“三无”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邯郸市主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连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切实防治建筑、拆迁、道路施工、车辆运输、道路清扫等杨尘污染。连续实施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冶金、建材重点尘污染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尘污染治理工程,年减少烟(粉)尘排放11.88万吨。6开展“雷霆行动”,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及产品,“十一五”以来,共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焦炭、炼铁、水泥、造纸等落后产能2046.4万吨和电力465兆瓦,其中,淘汰落后产能钢铁726万吨、焦碳480万吨、水泥827.7万吨、造纸12.7万吨。邯钢一举淘汰4座3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相当于直接淘汰了一个中小型钢铁生产企业,年可削减二氧化硫538吨、烟粉尘4287吨,实现了结构减排工作的突破性进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公安、环保部门联合,强化了汽车尾气的初检、年检和路检,我市制定的《邯郸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通过省、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该《条例》的出台有效地防治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改善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从源头上预防秸秆焚烧现象。坚持“疏堵结合”,预防为主,市财政专门拿出1000余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设了从秸秆收集、压缩、储存,到发电的配套工程,有效调动了农民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一五”期间焚烧秸秆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三)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以推进循环经济园区示范为引导,努力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7通过限制粘土砖使用,引导企业建设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和粉煤灰制砖项目,截止2009年底,我市每年可综合利用建筑垃圾40万吨、粉煤灰25万吨,年可节省耕地约180亩,被国家建设部称之为“邯砖”经验。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5个县(市、区)垃圾填埋场全部开工建设。截止2009年底,邯郸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率达到65%,提前一年完成了规划任务。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十一五”期间,邯郸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投资1800万元,采用BOT模式,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医疗废物得到了妥善处置,同时,对全市医疗机构医疗垃圾处置情况进行了认真督导检查,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大了对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的督导检查力度,排查涉危企业80余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督导落实。同时,认真做好危险废物安全转移工作,我市根据不同类型和特点,积极与市外、省外相关单位联系,为危险废物寻求处置办法和出路,安全转移危险废物127.027吨,有效减少了危险废物储存的环境风险。固废储存处置场环境进一步改善。对161座尾矿库进行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提出了整改意见,并逐一落实,尾矿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邯钢渣山治理工程正式开工8建设,近期渣山公园一期即可建成开放,届时,污染多年的钢渣,将实现渣山变绿川,为改善周边及主城区人居环境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得到保障。在对区域噪声排污特征及环境质量现状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组织完成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工作,通过了省环保厅技术验收,为噪声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四)生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生态建设和环保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按照“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整体推进”的原则,大力开展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生态示范村等创建活动,通过抓创建,树典型,以点带面,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颁布实施了《邯郸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制定下发了近期实施方案,安排重点工程项目200余个,推动了生态市创建步伐。各县(市、区)《生态县建设规划》已全部通过论证,并经当地政府或人大审议颁布实施;涉县、曲周2个县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2个乡镇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环境优美城镇,10个乡镇创建为省级环境优美城镇;曲周小弟八村、涉县石岗村、井店一街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全市国家级生态村达到3个,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单位7个、省级绿色单位50个、市级绿色单位648个和9绿色家庭624家,在全省数量最多。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武安市青崖寨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填补了我市自然保护区空白。大力推进“千矿万亩”土地复垦工程,累计投入2亿多元,治理恢复土地2万余亩,被关闭矿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治理,有效改善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求,认真落实全省“百乡千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解决当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着眼点,按照省厅自然处要求,组织人员编写完成了《邯郸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从饮用水源地治理、畜禽养殖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和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四个方面着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开展生态系列创建活动,我市有20个村庄被列为全省第一批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农村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展顺利。土壤调查完成了背景点现场采样和样品保存,土壤调查工作进度和质量都走在全省前列,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日益完善,积极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作,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展顺利。10(五)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增强健全了机构,完善了体制。市环保局设立了辐射环境管理机构,各个县(市)成立了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完善了辐射环境管理体制,理顺各个环节,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开创了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新局面。辐射安全防范工作有序开展。“十一五”期间,全面开展了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建成了辐射污染应急预警体系,建立了全市放射源动态监管系统。《辐射许可证》办理有序开展,送储废源工作得到加强,有效提高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水平。进行了辐射管理培训,先后两次组织县(市)、区二十多名辐射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级辐射培训班。为了充实人员、增强能力、提高辐射防护水平,又组织了邯郸市辐射安全上岗培训,共培训490人。通过培训增强了辐射管理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