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教师要有自己的教案,写出一节课的教学思路。它起着指导和指挥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网友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知道就问”的教案。让我们来看看!《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不懂就要问》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2.合作交流: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三、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四、学习生字。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五、课堂作业。1.抄写写字表一遍。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卡。2.听写本课生字。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重点交流: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五、布置作业。1.迁移练习。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光学不问,构不成完整的“学问”。问是学的手段,学是问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发“问”,是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1、是鼓励学生“敢问”。现实中,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问:有的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对问题发表新看法、新见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问,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敢提出异议,努力为学生发问创造宽松的条件。2、要鼓励学生“勤问”、圣人孔子,堪称勤问的楷模。他向苌弘问乐、向老聃问礼。在日常生活中,逢事必问一个所以然,以至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毛泽东曾号召国人“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作为教育者,我们何不也教学生“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凡事问个水落石出,弄得个清楚明白。3、要鼓励学生“下问”。“下问”即不耻下问。要使学生懂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要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向自己的老师、家长和学问多的人学习,而且还要向比自己学问少的人学习。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发奋进取的求知精神。4、要鼓励学生“追问”。就是要培养学生一问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克服学生对事、对物不求甚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坏习惯,做到剖根问底,而不浅尝辄止,在问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要鼓励学生“善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学生多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加思索地乱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多思的基础上勤问,思考后再问,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问到点子上,在问中长进.在问中释疑、解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