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重点知识必修一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地质作用的概念:指引起地壳及其表面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1、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主要表现为热能2、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及转化形式,如风能等三.分类: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关系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其中内力起主导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位移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对岩层的影响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和拗陷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地表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分类:①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②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煤炭)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③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石灰岩地区可能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等(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一)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1、水平运动: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运动结果地表岩层弯曲变形----巨大的褶皱山脉地表岩层水平位移----断裂带2、垂直运动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结果——岩层隆起或拗陷,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二)板块构造学说1.地球的岩石圈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沟、海岭)分割成许多单位,叫做板块。六大板块: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洋、美洲、南极洲成因代号地理事物相关板块板块张裂(生长)123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亚欧、非洲、美洲非洲、印度洋非洲板块内部板块板块碰撞(消亡)陆-陆45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非洲、亚欧印度洋、亚欧陆-海6789海沟岛弧落基山脉安第斯山亚欧、太平洋亚欧、太平洋美洲、太平洋美洲、南极洲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所以多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1.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它们都出于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2.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不断升高;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不断扩大;美洲与欧洲、非洲大陆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3.我国多地震原因:位于三个板块(亚欧、印度洋、太平洋)交界处,两个地震带交汇处4.地震多的国家有:日本,印度尼西亚,美国西海岸,秘7鲁,墨西哥,新西兰,智利第二节山岳的形成(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A褶皱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判断依据(岩层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特定条件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背斜:良好的天然气、石油储存构造;修建隧道工程向斜: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构造;修建水库大坝B.断层的形成和基本形式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2)断层的基本形式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常形成块状山地(华山、庐山、泰山)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常形成谷底(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断层线附近常受风化、侵蚀,有利于地下水的释放,形成温泉;不利于建设大型工程;易找到地热资源、矿产资源(3)火山爆发处在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火山火山的结构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火山口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火山锥----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4)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因素:修建成本、工程难度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修筑公路的原则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的侵蚀作用作用形式概念对地貌的影响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三角洲形成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冲(洪)积扇——发育在山前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多呈狭长的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呈明显的条带状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沿河聚落带,有沿海聚落带----呈带状、团状外力作用类型地貌表现分布地区风化作用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理风化)普遍气温高、降水多的地区化学风化强烈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根系、动物穴居对掩饰的破坏(生物风化)普遍风力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堆积作用新月型沙丘流水侵蚀作用瀑布(溯源侵蚀)---河道变长河流上游峡谷(下蚀)---河道变深河流上游河曲地貌(侧蚀)---河道变宽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中下游喀斯特地貌(峰林、石林、溶洞、钟乳石、石笋等),其形成也与化学溶蚀有关气候温暖湿润的石灰岩地区,如云贵高原黄土地貌(典型地貌:塬、梁、峁)黄土高原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页岩地区,如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堆积作用冲积扇山麓地区,如新疆的绿洲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区,如华北平原三角洲河口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冰川侵蚀作用角峰、冰斗、U型谷高山、高寒地区峡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西海岸冰蚀湖北美五大湖堆积作用侧碛、终碛高山地区海浪侵蚀作用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岸地区堆积作用沙滩“V”形谷分布在流水侵蚀强烈的河流上游,“U”形谷分布在冰川请示强烈的山区,“宽谷”分布在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河流下游流水的趁机作用在不同位置形成不同地貌类型山口----冲积扇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沉积平原4.根据河流流向ⅰ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ⅱ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向心状----盆地辐射状----山地ⅲ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不良,水土流失严重②若有结冰现象,说明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③若出现两次汛期(春汛,夏汛),则说明在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ⅳ更具河流的河床宽度判断地形河床较宽,该河流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