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班级:11级环境工程01班姓名:张璐学号:201140408133课程论文题目:浅谈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重要影响及其得出的结论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2浅谈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重要影响及其得出的结论学生:张璐(资源环境学院2011级环境工程一班,学号201140408133)摘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也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延续,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直接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它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关键字: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思想源头;理论基础;互利互惠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论社会主义的哲学意义目录1.1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体系-------------------------------------3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32.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成就及局限---------------------------42.2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发展---------------------------------52.3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6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独到贡献-------------------------------73.1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8结束语-----------------------------------------------------------------------------------------9参考文献-------------------------------------------------------------------------------------1031.1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她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她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对称哲学就是当今时代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只有对称哲学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实现从非科学向科学转化,只有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4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成就及局限毛泽东在1956年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领导党和国家创造了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均不同于苏联和东欧的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即毛泽东模式。从政治体制上看,我国采取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与苏联、东欧各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有所区别的。从经济体制上看,我国在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和在工厂、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工会监督制及两参一改三结合,与苏联、东欧都有区别。我国经济的发展,实行以农轻重为序,工业和农业并举,土洋结合,大中小并举,也没有照搬苏联、东欧的模式。从意识形态上看,我国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统治地位,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发扬科学学术民主,遵循文学艺术发展规律,鼓励创新,又坚持必要的思想斗争,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宣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这些与苏联、东欧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方针有很大不同。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创造的上述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这三个主要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创造这一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后,经历了许多国际国内险风恶浪,但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巩固。中国能够有几十年的基本的稳定发展,得益于我国仍然在总体上继承着毛泽东所创造的中国独特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成果。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改革,实际上是对毛泽东所创造的这一独特社会主义模式的完善和发展。5摆脱苏联模式束缚,从而探索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没有失误。毛泽东在晚年探索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失误也确实给我们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如在经济建设上要求过快过急,搞大跃进;错误估计国内、国际阶级斗争形势,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这些教训也给后人以启迪,使后人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更清醒的认识。总之,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没有很好解决的问2.2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发展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贡献是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原创形态走向了当代形态,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一)系统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社会主义究竟怎么搞,首先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集中地表现为四个破除!和四个坚持!。一是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破除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是破除超阶段的左!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的立场。四是破除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二)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回答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科学回答,消除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和曲解,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同时为了澄清了种种迷误,邓小平还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作了论述,指出以下五种情况不是社会主义。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2.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64.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5.没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三)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搞不清前者,便谈不到后者。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一般理论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同国情相联系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主体。2.3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其质的规定,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其具体要求。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从具体要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进程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过程。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推进于江泽民及其后继者,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活水,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活水的源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实,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历史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尤其是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并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探索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途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符合人类的价值追求,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也奠定了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只有实现了社会主义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同时,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什么样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认识的起点。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7在资本主义创造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它继承了资本主义已有的文明成果,是超越了资本主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一个社会形态;社会主义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坚持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原则,使劳动者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获得彻底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实践上就会产生盲目性。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涉及到对国情的认识,也涉及到对时代和世界的认识。因此,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深化对国情和世情的认识,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轨迹。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对国情和世情认识的过程中,中国共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