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遥感院经济地理要点整理(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区位条件评价原则及步骤【综述题、层次分析法】评价原则: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全面综合分析,深入主导因素运用辩证的观点运用发展的观点运用开放的观点技术可能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理性论证步骤:①确定评价目标。为经济活动个体寻找最适宜的地理区位,以使经济活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对经济活动系统的地理空间组织则除考虑个体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需求外,更重要是考虑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以经济活动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优化作为其区位条件评价的主要目标。②拟定评价标准。在进行相关工作之前应首先拟定评价的标准体系,以利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描述和应用。③划定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地域单元)的划分是为了确定一定地域单元分辨率下的地域分异。a.主导因素差异的原则b.相似性原则c.边界完整性原则。④评价因素的选择与权重的确定。a.评价因素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利用方式和评价目的以评价区位条件来选取评价因子b.在确定了参评因素的基础上,还需根据不同因素对不同经济活动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确定各因素的权重。16.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填空、名词解释】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和数学家柯布,以美国制造工业的产出P、雇佣劳动量L及固定资本量C的数据为基础,导出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α、β为弹性系数,k为随机干扰因素,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B(t)通常被认为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技术进步因素。函数表明了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17.区位选择的范围与层次【填空】①区位选择:a.宏观到微观b.定性到定量②区位活动的范围与行政区域对应a.国际范围:择优将经济活动落实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b.全国范围:择优将经济活动落实在国内某一地区或某一省区范围内c.省域范围:—市县范围内选点d.市域范围:—落实到具体用地范围e.县域范围:—落实到具体用地范围选址或用地选择18.农业区位的选择【填空】农业的区位:①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②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直接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2)地形:高度、坡度、坡向和地面的切割程度等(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3)土壤:结构、肥力、深度、化学成分、酸碱度(东南丘陵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东北的黑土适合种大豆)(4)水源: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条件:影响质量和效益。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3)政策: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例推行技术、增减面积、调整布局和结构、提价和压价等。(4)科技:科技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的。(5)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例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等。19.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域选择【填空】工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工厂选择建在什么位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工业(厂)与其主导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以及能源输送方式的进步,工业生产所用原燃料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加工利用深度不断加深,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原燃料、劳动力数量等因素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不断减小,而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加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其它因素:环境因素: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工业生产在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生工业“三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工业区位选择还要注意环保。例:请考虑下列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什么?20.商业的区位因素与区域选择【填空】商业活动的区位分析是结合消费者行为来研究商业的空间结构;a.自然环境与商业区位b.社会经济条件(1)自然环境对商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自然环境通过空间和场所制约商业网点的地域分布,从而影响其密度。a.优越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地质基础牢固的地区,为商业网点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条件,商业网点的密度则可相对大些。b.一些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如崎岖的山地、闷热的雨林地区,对商业网点的分布有很大限制作用,网点密度可相应小些。②自然环境通过影响商品生产类型和规模,制约商业区位的形式、内容。地貌类型和热量、降水等差异,会导致商品的差异,从而导致区际间商品交换,引起商品流动。a.热带的椰子、菠萝等水果就会流向温带、寒带地区,而温带的苹果、桃等水果也会流向热带地区。b.山区需从平原地区调进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平原地区需从山区调入林牧产品,从而导致了地区间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出现商品网点。③自然环境影响商品的连续性,使商业活动的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出现了时令性特点。a.如四季气候的变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要求商业部门不违农时地安排好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供销及农产品的收购b.从气温上讲冬冷夏热的条件,也要求商业经营活动适应季节性的需求,“冬卖棉袄夏卖衫”。④自然环境影响商品的品质和性能,可形成各地不同的特产a.如东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壤生长出众多名牌的茶叶;b.畅销国内外的贵州茅台是得天独厚的好山(背靠大青山)、好水(面临赤水河)等孕育的结果。(2)社会经济条件通过经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技术条件、消费行为来影响商业区位选择①经济地理位置。任何一个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兴衰,都与经济地理位置有关。武汉,处于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水运便捷,历来是粮、棉等农产品集散地。再加上众多铁路,如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汉丹、襄渝铁路的修建与长江、汉水共同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又扩建了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使其成为大型商品生产基地。因而每一个商业中心的新建或对一个商品加工地的选择,都离不开经济地理位置。②历史因素。商业活动及其区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尤其有历史基础传统的行业、久负盛名的老商号影响较大。上海市在封建社会优越的位置未充分利用;鸦片战争后,上海在帝国主义控制下逐渐发展成为旧社会经济畸形发展的工商业城市。解放后,在原有历史基础上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生产中心和商业中心③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商品的包装、加工、装卸、运输、储存等技术进步,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商品流通网络布局有多方面影响,使传统布局形成发生变革。如荷兰的鲜花可以装点世界许多城市,就是依靠技术的进步及交通的改善。再如,存储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季节性商品(水果、蔬菜等)集中储存,再供应上市,实现供需时间平衡。又如,电子商务的开展、无人售货机的推广等,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方式。④消费行为。某一群体的消费者,因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条件相同,往往具有共同的购买动机和共同爱好,从而形成一种消费倾向和需求趋势,影响商品需求和发展趋势及组织适销对路的供应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区位选择。商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众多,考虑商业布局的时候,需从多方面着手。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的作用在加强,有些因素的作用在减弱。商业设施的选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基本原则:商业活动是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这是商业设计选址与布局的经济原则客流规律、交通状况、商业环境、地形特点、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店面租金、区域内同类商店的数量、风水(迷信…迷信…)等。21.三大经济区位选择模型及廖什模型【综述、比较哪个好】A.经济区位理论经济区位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基础。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形成经济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的两层含义:布局区位论: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也就是区位主体已知,分析区位主体的肯能意向,再选择最佳区位。经营区位论:空间内经济活动的有机组合,也就是区位空间已知,根据其特征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B.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即寻求农业的最佳布局方式,使农业的产出最大化。杜能从一个假想空间,即“孤立国”出发,探索合理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原则。理论前提: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六个假定条件a.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b.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c.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d.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e.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f.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应用:杜能农业区位论尽管是在众多的理论前提下演绎出的一般性理论,但由于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可以用此理论来解释许多现实的土地利用。主要研究实例涉及宏观尺度(国家或大洲范围)、中观尺度(城市范围)以及微观尺度(农村聚落范围)。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纳瓦佛等人的研究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杜能圈结构意义:a.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1)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b.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用此原理可说明农业土地利用,对于其它土地利用仍然有效,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缺陷: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的鼻祖,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详见PPT第五章41页)C.韦伯工业区位理论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materialindex)判断工业区位指向。原料指数为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劳动费指向论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韦伯用临界等费用线进行了分析。图中,围绕P的封闭连线即从运费最小点P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理论上说以P为中心可划出无数条线,相当于综合等费用线。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供给地L的劳动费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集聚指向论指标:加工系数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条件:a.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b.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c.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固定,并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意义:韦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其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他的两部区位论著作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同时对现实工业布局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韦伯区位论的特色:①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②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③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当今世界由于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原料使用量和劳动费以及运费大幅度削减,本来属于原料地和劳动供给地指向的区位类型现在已变为消费地指向区位类型。一些尖端技术工业布局受地域束缚极小,工业区位的选择范围扩大。因此,工业区位出现了新的指向型,如临空型、临海型和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