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温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校本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02-24范国睿Copyright©2005,GuoruiFan,ECNU内容提要学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什么是校本教育研究校本教育研究的核心要素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策略©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学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当前教育研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脱节·概念与理论体系的缺失·经验概括总结不够·缺乏对教育实践的指导—绝对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对待国外教育理论:介绍多于批判与借鉴—原创性研究日益减少©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学校(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理念缺失型:缺乏进行教育研究的自觉性·对教师职业本体的有限认识:“传道、授业、解惑”与现代教育研究·事务型与专业化—望而却步型:研究的神秘—不知所措型:缺乏对研究程序与方法的认识与了解—热情有余型:申请课题时的“虚假积极”与持之无恒—成果不足型:成果审视:部分研究成果的平面性与经验性©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兴校”战略在学校层面基本确立,存在问题:学校教育研究的作用与意义—有助于学校组织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助于继承与发扬学校传统·有助于形成学校特色(品牌)·有助于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教师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教师教育知识的增长·有助于形成教师的教育风格(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方法的改进以及教育艺术水平的提高)©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什么是校本教育研究©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的性质从本质上讲,教育研究是一种以发展教育理论或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为目的的科学的认识活动与创造活动。©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学校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提升学校教育能力来实现。当前,基础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建设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校本教育研究”也就因此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校本教育研究的意义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的建设,为了学校文化的提升,当前要特别注重形成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学校个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设。为了学校,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为了所有学生,包括现在的和未来的每一个学生。“校本(school-based)的基本内涵为了学校。©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不能靠简单移植,靠“取经”,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只有植根于学校的生活、贯穿于学校的过程,并被所有教师所体验、所认同、所追求的改革,才能沉淀为学校的传统与文化。“校本(school-based)的基本内涵在学校中。©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和教师是学校的当事人,对学校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和全面的把握,因而拥有真正的发言权;校长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发展负有最直接的责任,要把校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命运有机联系起来;要相信校长和教师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从学校实际出发,规划学校,发展学校。“校本(school-based)的基本内涵基于学校。©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校本教育研究的核心要素©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育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共同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群体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校本教育研究的核心要素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群体互助专业引领(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校本教育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教师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沟通。(一)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心灵的沟通与对话©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是自我反思(布迪尼),它要求把自己看作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自身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师作为反思性教学实践者©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思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自我反思”©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具有监控性,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注意运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自我反思的过程©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效果通过反思和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自我反思的内容©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深透,往往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自我反思的内容:经验的提升©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反思可以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通过反思,可以调整和重组、改造和提升教师教学经验。自我反思的内容:经验的提升©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经验+反思=成长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其他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克服教学上的被动性、盲目性,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实现教学“自由”,创造性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自我反思的内容:教学创新©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才能形成符合时代精神与教育改革需求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教育哲学。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验自身职业存在的价值与生命意义。自我反思的内容:理念与价值的形成©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群体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校本教育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二)教师之间的群体互助©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只停留在教师个体身上的研究,虽也可使教学行为产生一时的变化,但往往难以持久,也难以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难以改变学校的整体面貌。就校本教育研究发挥作用的机制而言,必须是教师集体的研究,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使研究成为学校教师共同的生活方式,从而真正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能力。参与、互助与合作的研究文化©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师集体的群体互助与合作文化,是校本教育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教育研究强调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学校要培植学术对话和学术批评的文化,营造教师内部自由争论专尤其是专业论争的气氛。要切实改造学校教育的情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空间,允许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参与、互助与合作的研究文化©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交谈:信息和经验只有在流动中才能被激活,才能实现增值,而教师也只有不断从伙伴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才会少走弯路。教师群体互助的基本形式:交谈©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深层次的交谈主要指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专业会谈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发散过程,该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有助于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专题讨论是教师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教师群体互助的基本形式:交谈©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协作,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在实践中,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育研究课题或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教师群体互助的基本形式:协作©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教师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要在群体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每一位教师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与长处,在群体互助中,要注意发挥不同教师的特长。通过群体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教师群体互助的基本形式:帮助©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强调教师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牵强附合;强调对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地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强调不同的观点的对撞、交锋、比较、鉴别。不作结论,各取所需。强调个人的消化吸收在自己的感受、认识、体验、经验与别人的感受、认识、体验、经验之间进行对接、兼容、批判。保留不同意见,保护不同的见解。案例:某校“教研沙龙”的组织©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研究就常常会囿于同水平反复,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教育研究的形式化、平庸化。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三)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校本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机构和师范院校的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相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他们的长处在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就其实质而言,专业引领是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研究人员与专业引领©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研究人员应该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专业研究人员要树立“实践第一”的理念,有深切的实践关怀,自觉地长期地深入到教育改革第一线,从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中,归纳、概括、提炼、升华、构建出具有时代精神、指导力强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既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又为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教学理论的指导功能。专业研究人员与专业引领©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就专业引领的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与价值。教学现场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形式,也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对专业研究人员而言,时间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矛盾。专业研究人员与专业引领©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研究人员在开展教学现场指导活动中,要努力做到: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