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医技术------刮痧疗法
中医刮痧疗法中医刮痧疗法什么是刮痧:刮痧(Skin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治病原理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刮痧工具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均可作为刮痧的工具凡。一般有以下几种:(1)苎麻粗纤维早年用,现己多不用。(2)铜钱现已少见。(3)汤匙、小碗、酒杯现较为常用。总之要求:边缘光滑、没有破损,无锋利之物。可就地取材。介质:增加润滑,有清水、植物油、风油精刮痧时各部位的顺序头面部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术者用刮板在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以印堂穴为中点,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止于两侧太阳穴,点揉太阳穴。以皮肤红润为度。患者闭目。施术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施术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术者用刮板自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刮痧时各部位的顺序项背部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医者侧立,先从后项发际下第七颈椎起至腰骶部第五腰椎为止,由上而下轻直刮。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间向外侧斜刮脊柱两侧,由上至下顺刮;背部肋间,由内向外斜刮。此处为常用部位。刮痧时各部位的顺序肩颈部颈部后外侧至肩峰,由内上往外下斜刮;颈前部气管两侧,由上往下顺刮.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骨);剑突下至脐上;均由上往下顺刮。胸胁部肋间,由内往外斜刮。肘腘窝由上往下顺刮刮痧时,一般先刮肩颈部、项背部,再刮胸腹部、肘腘窝。刮痧具体方法:先将预定刮痧部位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洗干净,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右手持瓷汤匙等刮痧工具,蘸取少许食油或清水,在预定部位进行单向刮动,干后再蘸再刮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条痕或斑块为度.将刮痧局部的食油或水擦干。刮痧适应症:中暑、流感、感暑夹湿、急性肠胃炎轻症;具有清热开窍、辟浊解痧之功。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刮治,如咳嗽较重;再刮治胸部第2、3、4肋间。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刮痧禁忌症: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高血压、中风等病禁用。损伤后出血不止或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禁用。局部皮肤溃疡,损伤处禁用。刮痧疗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增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1)“实则重之,虚则轻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和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本文标题:中医技术------刮痧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5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