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课题14、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12个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教材分析重点1、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难点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具课件收集抗美援朝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并质疑加:学习单元导读。1.(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就是唱着刚才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出国参战的。志愿军赴朝参战六十年周年纪念时,有当年参战的志愿军老战士,去朝鲜祭奠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他们在烈士碑前,热泪长流,久跪不起……此时此刻,当年在朝鲜与美军作战的场面,尤其是就要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历历浮现在他们的眼前。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志愿军老战士一起去追忆那动人的告别场面,去听一听离别时他们对朝鲜亲人都说了些什么。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理解亲人含义。(生齐读课题)2.由课题质疑:文中写到的亲人是哪些?此时,你有什么疑问?这个疑问我们留到课文学完了再来解决。二、展示背景资料,指导读题。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回顾《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说你对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有了哪些了解?2、出示课件:默读,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抗美援朝的信息?3.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4、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2)思考:读完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2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反馈、交流。(1)出示词语屏幕: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耗”(hào)等生字读音。(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四、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依次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A:理清脉络。(1)写志愿军与大娘分别的情景。(2)写志愿军小金花与分别的情景。(3)写志愿军与大嫂分别的情景。(4)志愿军在火车站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情景。B、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借助教参提示)五、初步领悟1——3自然段的写法(可往后放)1、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生答,老师指引。(开头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包含着关心体贴之情,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中间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结尾都用反问句来抒情。)六、速读课文4-6小节,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3、激情朗读,引发悬念(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2).江报、交流(师相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3)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七、结束语: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容。八、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摘抄文中的反问句,并将它们改为陈述句。课题14、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3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是自己感动的词句。教材分析重点1、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课文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难点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具课件收集抗美援朝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激情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4课,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那个催人泪下的分别场面,让我们与志愿军战士一起,深情地向朝鲜人民呼唤:生:(齐读课题)再见了,亲人(2)激情读题。同学们,在1958年12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他们站在站台上握着朝鲜人民的手说……(生:再见了,亲人)手拉着手说……(生:再见了,亲人)登上了火车,他们说……(生:再见了,亲人)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他们说……(生:再见了,亲人)火车已经开走了,他们仍然呼喊着说……(众生:再见了,亲人)2、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亲人具体指谁?3、再提疑问:为什么把朝鲜人民称为“亲人”?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一)教学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想一想:第一自然段写了大娘的哪些事?(2)画一画:(画出感动你的语句和词语,说说你的体会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1)洗衣服几夜没合眼读相应句子(2)送打糕昏倒路旁出示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①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②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先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说说文中的雪中送炭具体指什么,最后联系生活实际,用“雪中送炭”说一句话。(抓住这个词语的理解再次巩固理解难词的方法)③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④结合“当时有许多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指导朗读,体会感情。(3)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出示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4候,房子已经被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理解:丢下——背进想象:大娘失去惟一的小孙孙后,她是如何想念他的?她会后悔吗?为什么?(指导朗读此句:悲痛)导语:是啊,大娘她把志愿军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比自己的亲人更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拓展词语:你会用那些成语形容。如:情深似海、深情厚谊、情同手足。)3、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忘记?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说明了什么?⑵这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出示)⑶两句话比较,那一个句子好,好在哪里?⑷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4、引读开头“劝慰”部分(课件展示“劝慰”部分)(1)出示图片(2)激情引读5、小结此段:同学们,通过朗读,我们由衷地感到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虽然他们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相机板书)(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1.总结学法:①大声读,找事例。②扣词句,说感动。③感情读,悟深情。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出示句子:(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2)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体会对敌人的仇恨)——指导读(3)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体会对志愿军的爱)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1、出示句子: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2、师:大嫂的事迹震撼人心,这位同学的朗读震撼人心。她把感情完全融入了自己的心里。她在想大嫂是为了什么才去做。同学们,我们心里都洋溢着这种情感,让我们把大嫂的形象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一起读这段。3、全班齐读这一段。四、感悟车站分别场面1、引读第4——6自然段。5师:如果说读完第一自然段我们的耳边会萦绕着一首慈母的赞歌的话,那么读完二、三自然段,我们的眼前就会呈现一束美丽的金达莱花。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要离开这些勇敢、勤劳、善良的人们,怎能不深深地依恋?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即将离别的最后时刻。志愿军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呼唤(配乐《分别》)生读第四小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师:火车缓缓地起动了,车鸣声呜呜地叫响了,今朝分别不知何时再相见!此时此刻,志愿军的心中唯有默默地希望——生读第五节。(列车呀,请慢一点开……)师:然而,急驰的火车哪知战士们的心啊,它渐渐远去了,可志愿军们仍看见大娘、小金花、大嫂等众多的朝鲜人民不停地向他们挥手,挥手,再挥手!热泪盈眶的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中呼唤——生读第六小节。2、你感受到什么?(中朝人民的依依不舍、深情厚谊)五、回归整体,感受“亲人”1.感受朝鲜人民的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军怎能忘怀呢?是不是只有她们三人热爱志愿军?——生答:三人是朝鲜人民的代表。(指导选材的方法,她们三人分别是朝鲜人民老中少三类人的代表)2.感受志愿军是朝鲜人民的亲人。(1)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再读课文,找出句子体会。(2)交流:◇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我们缺少野菜……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奉献和情谊。志愿军把朝鲜人民当做亲人。)3.感悟文章中心:(1)志愿军战士踏上异国他乡,与朝鲜人民共同浴血奋战;朝鲜人民关心志愿军战士,军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共同的敌人,为了共同的心愿──和平,这就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经受过战火洗礼的。当年,志愿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余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就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适当补充英雄名字及事迹。(3)再次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思考:如果将课题改为《再见了,朝鲜人民》,在表情达意,表达效果上与《再见了,亲人》有什么区别?(指名说)你认为作者这样命题有什么好处?(相机指导学生命题,对学生习作进行指导)4、朗读诗歌,深化中心。6出示赞美中朝人民友谊的诗歌,引领学生齐读。六、学习本文表达方法。抒情叙事交织,第二人称的叙述口吻。七、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删)(3)推荐读物:《谁是最可爱的人》资料见课件文件夹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洗衣服几夜没合眼不是亲人大娘送打糕昏倒路边志愿军—————朝鲜人民救伤员失去小孙孙深情厚谊胜似亲人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课题14、再见了,亲人第(三)课时课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从课文中选择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教材分析重点1、指导学生根据要求选材,确定表达顺序。2、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展开合理的想象,独立完成练笔。难点1、根据要求选材。2、展开合理想象,习作具体。教具课件课件教学过程一、审题。1、开门见山,朗读小练笔要求。2、说说本次小练笔的要求是什么?(写志愿军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