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第一节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第二节环境评价和预测第三节环境功能区划第四节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第五节环境规划的实施第六章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2(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第一节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3(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1.规划的编制(1)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上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提出主要要求、时间进度,下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组织规划编制组,编制工作计划和规划大纲。也可以由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同级环保部门组织规划编制组。规划编制组一般分为领导组、协调组和技术组,人员由通晓规划对象的专家以及有关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由对规划地域或领域具有决策权和协调能力的部门领导人担任指导。二、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5环境规划编制技术程序(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环境规划由专门组织的技术队伍(规划编制组)承担,这是规划编制的主要阶段,其编制技术要求程序见右图。6是沟通上下级认识、协调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过程;是将规划方案变为实施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是环境规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1)规划初级申报、审核和审批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2)环境规划文件技术档案文本:背景材料、调查或检测信息、技术档案等环境规划文本:由环境规划管理部门管理环境规划报审文本:是正式环境规划文本的缩编文本,用于申报、审批。2.规划的申报与审批7规划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调查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规划社会,经济,能源,水资源发展利用预测环境规划区域预测环境预测技术方法确定原则,目标和类型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目标初步可达分析指标结构、功能和效果分析指标类型及选取区划基本依据环境规化功能区划功能区划类型专家支持系统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法规费用-效益分析环境规划方案协调决策决策风险与时效分析国家、地区管理政策环境规划方案审批投资估算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环境规划方案实施与管理动态追踪控制管理环境规划工作计划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可否编制程序环境规划方案优化8(一)含义(二)环境目标的基本要求(三)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四)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五)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式(六)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第二节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一、环境目标9分类项目说明管理层次宏观目标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目标的具体规定内容环境质量目标大气、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目的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包括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等生态保护目标包括森林、草原、生物、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等的保护目标环境管理目标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管理目标,实施环境规划,执行环境法规及环保宣传、教育等管理目标时间短期目标目标准确、定量、具体,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中期目标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目标长期目标主要是有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空间范围国家、省、县市各级环境目标,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和山区10(一)定义(二)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三)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11环境规划指标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大气水环境噪声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污染控制水域环境保护重点污染源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投资12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区域环境的特征、环境的承载能力,找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发生原因、地域分布。一、环境评价第三节环境评价和预测13(一)环境调查与环境信息采集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与分析是贯穿于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141.信息情报收集的内容与来源初期的信息情报收集以广和全为原则,应包括与规划有关的一切经济、社会、科技、人文的以及自然、地理、生态、污染情况等。信息情报源主要包括: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历年的统计资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环境科研部门的文献资料(包括环境调查、科研成果等);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为环境规划编制而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的资料。152.信息情报采集的方法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即文献调研;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书信调查采集信息,确定主要问题或对问题进行排序;吸收有关部门的干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依靠当地环委会或上级部门疏通信息情报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设立环境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163.信息情报的收集和使用注意事项①在初期信息情报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应尽早确定规划的方向、范围和结构,缩小信息情报收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收集工作。②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去伪存真,确认所得数据的时空界限和权威性。③规划收集的资料应妥善分类和保管,订立使用制度和范围,注意不使之扩散和散失。171.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一般应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水体环境污染现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噪声污染现状固体废物污染现状(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18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1)经济现状主要是指与环境规划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部分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2)社会现状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等,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193.污染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201.评价参数要选择涉及范围广、可以控制,且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者,参数选择宜从简,以能基本表征评价对象为原则。2.评价标准应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为首选标准。3.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多因素相互的影响和作用。4.要将污染源与环境效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三)环境评价的注意问题21二、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221.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通过环境评价探索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为建立环境规划的预测或决策模型奠定基础。3.规划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这种关系才能作出未来环境状况的科学预测。4.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等有关资料例如城市集中供热、绿化和建污水处理厂等,都直接关系未来环境的状况,这些资料是环境预测所不可缺少的。(一)环境预测的依据231.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是影响预测的重要因素。3.突出重点即抓住那些对未来环境发展动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不仅可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预测涉及面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要注意不同层次的特点和要求。(二)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24按预测目的可分为:1.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在人口增长、环保投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均维持当前水平的前提下,预测未来环境的可能状况,即提供环境质量的下限值。2.目标导向型预测(理想型)---预测为达到环境目标,排污系数应有的递减速率及排污量应达到的基准。目的是提供环境质量的上限值。3.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性预测)---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是预测的主要类型,是规划决策的主要依据。(三)预测的类型25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和工业部门产值预测。预测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的区划、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标准来预测区域环境容量的变化,预测区域内各类资源的开采量、储备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四)预测的主要内容263.环境污染预测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预测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损失。主要包括:①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②废水排放量预测;③噪声和废渣污染预测;④农业污染源预测——土地中农药、化肥施用量、积累量,粮食、菜、水果中农药含量等。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装置、措施、方案以及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效果的预测;预测规划期内的环境保护总投资、投资比例、投资重点、投资期限和投资效益等。275.生态环境预测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的贮量、消耗量、地下水位等,城市绿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化趋势等;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农业耕地数量和质量,盐碱地的面积和分布,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分布;此外,还包括区域内的森林、草原、沙漠等的面积、分布以及区域内的物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的变化趋势。281.基本思路在环境调查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综合分析或一定的数学模拟手段,推求未来的环境状况。技术关键是:把握影响环境的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并获取充足的信息。寻求合适的表征环境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式。对预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五)预测方法的选择292.常用预测方法选择(1)定性预测技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如专家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和列表定性直观预测等。由于环境规划是要达到合理投资、使用与支配环境保护资金的目的,所以应尽可能使预测定量化。(2)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技术以统计学、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和系统动态仿真为基础,对于定量分析环境演变,描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关关系比较有效。常用方法有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等。30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第四节环境功能区划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与目的(一)含义31一是为了合理布局,二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三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对于未建成区或新开发区、新兴城市等来说,环境功能区划对其未来环境状态有决定性影响。(二)目的321.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区域或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与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2.自然条件依据地理、气候、生态特点或环境单元的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水源区等。3.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如新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基地、名贵花卉基地等。二、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内容(一)依据334.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如工业区、居民区、科技开发区、教育文化区和经济开发区等。5.行政辖区依据一定层次的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有时不仅有经济、社会和环境合理性,而且亦便于管理。6.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一般可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341.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2.以功能区为单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