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宁波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第二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章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第四章加快发展服务业第五章建设现代化国际枢纽港第六章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七章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八章推进科教强市,建设文化大市第九章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第十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第十一章建设“平安宁波”,促进社会和谐第十二章保障规划实施结束语2规划指标的属性本规划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预期性指标是体现政府实现意愿的指标。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主要是公共服务和公众利益领域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纲要》重点阐明政府“十3一五”时期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章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第一节规划背景一、“十五”时期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前完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60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新进展。交通集疏运网络进一步完善,港口发展实现新突破。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对内开放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文化大市建设扎实推进,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果,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市第十次党代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六大联动”和“平安宁波”两大战略,统筹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在全面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明显增强。这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油价变动的风险增加,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我市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国内看,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加速升级,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为我市加快发展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要求东部地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我市在高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市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趋紧;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实施可持续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相对滞后;公共安全和突发事故趋于增多,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指导原则“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加快“法治宁波”、“平安宁波”和文化大市4建设,促进发展模式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主要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始终不渝地抓住发展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发各方面推进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五个统筹”,加快“两中心一基地”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发挥宁波在全省的领跑和示范作用。———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按照“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品牌,优化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品牌之都。———坚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完善城市功能,深入推进港桥海联动,加快南部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保持宁波改革的先发优势。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要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入开展“解难创优”活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第三节发展目标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年均递增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3.5:53.5:4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港口地位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跻身世界港口前三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城乡区域发展基本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东部新城区、北仑新区、镇海新城区、余慈杭州湾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和科技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扩5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文化大市建设成效显著。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实施,人才资源更加丰富,争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10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到14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各级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社区(村)依法自治达标率达到90%。———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要素配置市场化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率先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6第二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节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1、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15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继续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等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能力,新建标准农田40万亩。科学实施滩涂围垦工程,争取围垦面积14万亩。继续完善防洪防涝体系,维护加固标准海塘170公里。建成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广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现代农作方式,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机械化进程,发展节约型农业。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组织实施一批种子种苗、贮运保鲜、绿色安全、加工增值等科技专项,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种子种苗基地。2、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扩大优质水稻、高山蔬菜、创汇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力争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5%,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650个。优化产业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重点培育蔬菜、水果、水产、竹笋、茶叶、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发展节粮型食草动物和特种畜禽,建成一批规模养殖和绿色畜牧基地。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建设创汇蔬菜产业带、浅海滩涂养殖产业带、林特花卉产业带和草食畜禽产业带等四大农业产业带,力争建成100个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和20个都市农业园区,初步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农业布局。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信息化应用。扶持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第二节改善农村面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农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