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一、理化特性及接触机会该类物质在常温下大多属沸点高,挥发性低的固体或液体,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醇、醚、氯仿及其他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油漆、印刷、橡胶、炸药、农药、香料、油墨及塑料等工业。二、毒理在生产条件下,主要以粉尘或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可经呼吸道和完整皮肤吸收。对液态化合物,经皮肤吸收途径更为重要。该类化学物吸入人体内后,苯胺经氧化、硝基苯经还原,最后两者均转化为氨基酚,从肾脏随尿排出。三、毒作用特点(一)血液损害1.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作用以苯胺和硝基苯最为典型。能使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出现紫绀。大多数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属间接氧化物,该类化合物经代谢后产生的苯基羟胺和苯醌亚胺为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能力。也有些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如二硝基酚、联苯胺等。2.溶血作用红细胞的存活需要不断供给GSH。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经生物转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如苯基羟胺可使红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红细胞膜失去保护,发生破裂,产生溶血。3.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赫恩小体Heinzbody)可直接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的硫基,使珠蛋白变性。初期仅两个巯基被结合变性,是可逆的。后期四个巯基均与毒物结合,珠蛋白变性后形成沉淀物,使红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即赫恩小体。(二)肝脏损害某些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中毒性肝病。以硝基化合物所致肝脏损害较为常见。肝脏病理改变主要为肝实质改变,脂肪变性,严重可发生急性、亚急性黄色肝萎缩,或发展为肝硬化。中毒性肝损害亦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及其分解产物沉积于肝脏,而引起继发性肝细胞损害,此种损害一般恢复较快。(三)泌尿系统损害某些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肾脏,引起肾实质性损害,肾小球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出现血尿;肾脏损害亦可继发于大量溶血后。5-氯-邻甲苯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四)神经系统损害该类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进入人体后易与含大量类脂质的神经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神经系统损害。重度中毒患者可有神经细胞脂肪变性,视神经区可受损害,发生视神经炎、视神经周围炎等。(五)皮肤损害和致敏作用有些化合物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致敏作用,一般在接触后数日至数周后发病,脱离接触并进行适当治疗后皮损可痊愈。此外,个别过敏体质者,接触对苯二胺和二硝基氯苯后,还可发生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与一般哮喘相似。(六)晶体损害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环三次甲基三硝基苯胺等,可使眼晶状体发生混浊,引起白内障。(七)致癌作用本类化合物中的联苯胺、β-萘胺为强致癌物可引起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