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Min方案解读魏民—2——2—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3—01方案基本信息解读(一)比赛时间:2013年11月2~4日。11月1日报到。(二)比赛地点: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三)比赛项目:中职组高职组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设交通运输类专业组、财经商贸类专业组设英语组、德育组、农林牧渔类专业组、旅游服务类专业组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3.网络课程比赛设土建大类专业组、艺术传媒设计大类专业组设数学组、德育组、材料与能源大类专业组、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组—4——4—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5—02赛项要求解读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此项目考察参赛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媒体的选择及其表现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软件的使用效果。参赛软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设计,遵循现代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满足教学需求。—6—02赛项要求解读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1.参赛软件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可为学生用自主学习软件、仿真实训软件等(2012年大赛通知表述:“可为仿真实训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自主学习软件等”)。2.参赛软件应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能实现助教、助学、仿真实训、考核等功能,明显改进教学与实训效果。软件选题应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3.参赛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不限,软件风格、形式不限,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能够脱离平台运行。4.参赛软件应由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2012年大赛通知表述:“鼓励团队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2012年大赛通知表述:“团体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软件的版权。—7—02赛项要求解读第二节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此项目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8—02赛项要求解读第二节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应为教学应用效果突出的作品。—9—02赛项要求解读第三节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此项目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实训教学的能力和运用设施、设备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应针对限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操作现场提供的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演示操作效果。—10—02赛项要求解读第三节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1.参赛教师应根据限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信息化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11—02赛项要求解读第四节网络课程比赛此项目主要考核参赛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和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网络课程的基本技能,(删除2012年通知“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深度实施,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02赛项要求解读第四节网络课程比赛1.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高职课程进行开发,满足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2.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2年通知表述:“鼓励团队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2012年通知表述:“团体”被删除)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3.参赛作品应是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2012年通知表述:“参赛作品将由大赛组委会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统一共享”。)4.已参加过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参加2013年比赛。—13——13—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14—03比赛内容解读第一节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英语课(文化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依据前述内容要求进行了重新表述)—15—03比赛内容解读第二节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教学内容限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数字显示时钟的制作与调试”有关内容,土木水利类专业课程建筑“CAD”有关内容,加工制造类专业“CAD/CAM技术”有关内容。(2012年通知内容为:“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16—03比赛内容解读第三节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为“两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德育组比赛。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2012年通知表述:“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公共基础课,也可以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17—03比赛内容解读第四节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18——18—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19—04比赛方法解读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1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软件制作。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展示参赛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20—04比赛方法解读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2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预期的教学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21—04比赛方法解读信息化实训教学3此项目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22—04比赛方法解读网络课程比赛4此项目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2012年通知表述:“由组委会统一搭建课程网站并组织专家网络评审”)—23——23—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24—05举办单位解读(一)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二)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三)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删除“神州数码(北京)有限公司”)。—25——25—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26—06组织机构解读组织机构解读增加“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内容。—27——27—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28—07奖项设置解读(一)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二)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29——29—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30—08设计评价05设计区别08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一)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www.nvic.com.cn)进行网络报名。(二)中、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代表队每个小组的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交通运输类专业组的作品参赛,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数学组的作品参赛。(此条进行了整体合并、修改)(三)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代表队每个教学内容的参赛作品限报1件。(此条进行了整体修改)—31—08设计评价05设计区别08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四)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大类(专业课,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准)的重复。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2件语文学科或2件文化教育大类的作品参赛。(此条进行了整体修改)(五)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32—08设计评价05设计区别08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六)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七)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八)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九)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十)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录制讲解视频专用软件和使用教程在大赛官方网站下载。—33——33—目录举办单位解读5组织结构解读6奖项设置解读7参赛方法及要求解读8方案基本信息解读1赛项要求解读2比赛内容解读3比赛办法解读4资料报送要求解读9大赛同期活动解读10—34—08设计评价05设计区别09资料报送要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