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授课教师:苏英姿课程结构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文学4123主教材:《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要求背诵课目:25.《老子》四章26.《论语》五则26.《孟子》五章29.大同与小康33.垓下之围(第一段和末段)38.人间词话评价体系A考勤B作业C考试点名:旷课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请假2次(包括2次)以上每次扣2分。20%30%50%2次作业1次集体口头作业;1次统一书面作业。期末统一考查口头集体作业说明1.按班级各分为4组。2.选择一篇作品,分小组讨论备课、做好课件,并推选出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并演绎课件。课件上交。3.以课件质量和上课讲解质量作为考核内容。小组集体得分。讲解人适当加分。4.作品选择范围为《大学语文》课本第二单元自学课文。5.课后分组、选题,下周选题上交。第二单元散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概述•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分: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叙事散文叙述、描绘——人、事(作者的认识感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鲁迅《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记事散文线索:事件发展——偏重叙述事件完整故事(许地山《落花生》)片断剪辑(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区别小说叙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写人散文中心:人物——粗线条勾勒人物性格特征(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鲁迅《藤野先生》区别小说——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抒情散文有记叙和描绘具体事物,无情节贯穿全篇特点:强烈的抒情性——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诗情画意,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用象征和比拟,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茅盾《白杨礼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朱自清《荷塘月色》冰心《樱花赞》写景散文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内容:景物的特征,方法:移步换景脉络:观察的变化,顺序:空间变换效果:生动的景物描绘,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更好表现主题。代表作品: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2)哲理散文中的联想思维:(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天下之柔弱莫甚于水,而攻坚者莫能胜之。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培根、梁漱溟、冯友兰、周国平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叙述事件的发展,可描写人物形象,可托物抒情,可发表议论,且作者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就散文立意而言,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优美,指散文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凝练,指散文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散文的鉴赏技法1.要识得“文眼”凡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2.要抓住线索,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灯》⑵以感情发展为线索,如杨朔《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琐忆》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形得而神自来焉”——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神韵。联想方式有:方式定义举例对比联想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引起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接近联想相邻的事物因时间或空间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谁是最可爱的人》“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时,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这一组排比句写的事情都发生在清晨,是因时间相同而生发的联想。相似联想由对一件事的感受引起的同该事物性质形态相似事物的联想《绿》:“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栽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追忆联想由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引起人们对经历过的生活、见闻、知识等的回忆。多表现为倒叙《祝福》先写祥林嫂在爆竹声中死去,再回忆她的一生。这种方式,不仅能省去一些与主题关联不大事件的叙述,而且可以突出某些情节,使行文更显紧凑。因果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法《荔枝蜜》:“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跌下来。”“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推测联想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测不知道的事情的一种联想方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进书塾是知道的事情,只是不知为什么要进这“最严厉的书塾”,所以才从童心出发展开推测联想,“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罢,也许是因为站在井栏上跳了下来罢。”运用联想推测原因,将小孩复杂的心情生动地再现出来。连锁联想运用联想的方法把几种事情一环扣一环地串连在一起,也可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两种以上的联想《荔枝蜜》由荔枝树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想到蜜蜂的劳动,再由蜜蜂的劳动想到农民的劳动,层次分明,有条不紊。5.品味散文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不同语言风格:鲁迅—精练深邃,茅盾—细腻深刻,郭沫若—气势磅礴,巴金—朴素优美,朱自清—清新隽永,冰心—委婉明丽,孙犁—质朴,刘白羽—奔放,杨朔—精巧,何为—雅致。•又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绚丽如云锦;《风筝》—凝重如深潭。6.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中国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文体文章(区别于韵文和骈文),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为散文。儒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孔子《春秋》左丘明《左传》《国语》《战国策》年代书名作者代表性文章特色关键索引先秦《春秋》孔子(丘)《周平王迁都》记述简洁,条理清晰,文学性较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先秦《春秋左氏传》鲁太史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语言简洁,叙述详细且清晰,故事化的语言引人入胜却不违背历史的真实,有一定的文学性为阐述《春秋》而写,详叙事件本末。艺术成就颇高,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年代书名作者代表性文章特色关键索引先秦《国语》待考究,一般认为是左丘明《周语》三卷记言多于记事,虽文学性不如《左传》,但也不乏精彩我国第一步国别史,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先秦《战国策》待考究,由西汉刘向校订和编订卷一《东周》铺张扬厉,议论纵横,文辞瑰丽,人物情态毕现,具有战国纵横捭阖的时代特征属国别体史,主要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略,以记言为主,其中有处于虚构想象的文学性人物描写。对后代的赋及议论文有深远影响年代书名作者代表文章特色关键索引先秦《论语》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学而篇》语言精炼简洁,含义深刻,言论有格言意味,场景真实。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先秦《孟子》孟子(及其轲)弟子《梁惠王章句下》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彻对话式论辩著作对唐宋散文有极大影响年代书名作者代表文章特色关键索引先秦《庄子》庄子(周)《秋水》寓理于事,想象丰富,风格汪洋恣肆,变幻莫测,挥洒自如。谬悠至论,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先秦《墨子》墨子(翟)《亲士第一》赋予逻辑性,议论透彻,行文流畅。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鲁迅评价: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年代书名作者代表文章特色关键索引先秦《荀子》荀子(况)《荀子咏礼篇》朴实深厚,说理透彻,取辟精审。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先秦《韩非子》韩非《初见秦第一》严峻销刻,深挟隐微。对后世有极大影响书中有我国最早的赋文•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记叙文。后市散文尽管有许多发展变化,但与以上两种形式都有密切联系。虽然当时主要的光芒已不可掩抑,在叙事写人、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后世良好的先导。总结汉代散文政论文:贾谊、晁错史传文:司马迁、班固汉赋: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229年的断代历史。史传文政论文赋文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西汉东汉贾谊《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王充《论衡》西汉东汉司马相如《子虚》《上林》扬雄《甘泉》《河东》梅乘《七发》京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小赋张衡《归田赋》等汉代政论文•两汉政论文的发展颇为迅速。政论文的功利性和时效性,决定了它与时代需要、社会风气,特别是与士人心态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汉初文人喜借题发挥,以史为鉴而述治国方略,文风疏直激切;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儒士多本经立义,婉曲作论而谈理政之宜,文风雍容温润;东汉后期文人常径遂直陈,横议朝政以痛斥时弊,文风刚劲质朴。汉代政论文的巨大成就,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年代作者作品特色关键索引西汉贾谊《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援史实以为据,逐层递进,行文波澜起伏,淋漓酣畅,其锋不可犯。在思想内容和语言上体现出对《战国策》及先秦诸子的继承与发展。西汉晁错《论贵粟疏》东汉王充《论衡》继承了西汉的传统,但气势不如西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年代派系作者特色关键索引西汉汉代史传文司马迁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有时则用并列结构和网式结构。语言:精确生动,文气流畅疏朗,曲折自如。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气势。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再现历史画面。人物描写与结构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语言对唐宋古文运动及桐城派有巨大影响。《汉书》的成就不如《史记》,但在史传文学的发展上仍然有贡献。班固笔法精密,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塑造人物形像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篇章。图为西汉赋文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