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China国土概述12345678地貌气候陆地水中国近海土壤地理生物地理环境演变第三章气候第一节气候特征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第三节气温和降水•气候的主要特征•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重点难点•气候的形成影响因素•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小范围是指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多变性短时间稳定性长时间大范围是指长时间的、多年的大气状况的综合特征一、季风气候显著二、气候的大陆性强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第一节气候特征一、季风气候显著概念回顾:季风广义: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转变(季风夹角120º~180º)的现象。狭义:仅指海陆季风,是由于两种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季节变化引起,使冬夏季盛行风向显著差异甚至相反,同时这两种盛行风向也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能使影响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明显的年变化。第一节气候特征季风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第一节气候特征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唐古拉山中国季风范围水平近地面-季风分界线东南部垂直-2000m以下的低空,尤其是500~1000m高度上空最为明显,季风是近地面层的现象。东亚季风的特点:冬夏季风都很盛行,但冬季风要强于夏季风;降雨属于极锋雨西南(印度)季风的特点: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第一节气候特征季风的界定-季风指数(Schick,1953)F1与F7: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与:表示7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1月的频率''1771()()sIFFFF'7F'1F第一节气候特征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的最大值分部(张家诚等,1985)第一节气候特征四川及滇东东亚季风与印度季风的相遇转换区,季风指数最小。二、气候的大陆性强大陆性气候: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在中国主要表现:气温年、日较差大,春温高于秋温;大多数地区最热月份为7月,最冷月份为1月;降水集中在夏半年第一节气候特征1、气候特征大陆度:表示大陆性气候的强弱,多用气温年较差计算焦金斯基(W.Gorczynski)公式:(φ为纬度,0~100:海洋性~大陆性)张家诚等(1985)修正:补充年、月平均日较差10℃指标,对我国气候的大陆性和海洋性作出区划1.720.4sin气温年较差(℃)大陆度=第一节气候特征1、气候特征海洋性东区海洋性西区大陆性过渡东区大陆度大于50,日较差小于10℃海洋性过渡西区大陆度小于50,日较差大于10℃中国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张家诚等,1985)海洋性过渡东区大陆度略大于50,日较差小于10℃海洋性过渡西区大陆度小于50,日较差大于10℃第一节气候特征1、气候特征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纬度地带性(气温):热带、亚热带、温带经度地带性(水分):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垂直地带性(高度):各种不同的垂直带谱第一节气候特征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区划(中国气象局,1966)第一节气候特征——经纬度地带性气候带、气候大区和气候区第一节气候特征——经纬度地带性第一节气候特征1959年中国科学院—温度带划分1、气候特征各温度带的范围、特征第一节气候特征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中温带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高原气候区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2000℃一年一熟。青稞等3、气温与降水第三节气温与降水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湿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区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气候湿润,森林半湿润区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半干旱区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干旱区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水量逐渐增加降水量逐渐减少山脉从此图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呢?第一节气候特征_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自然带)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规律。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赤道至两极的变化规律基带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以及山顶与山麓相对高度等因素有关。青藏高原北南青藏高原北南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2)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南坡相对高度比北坡大,同时纬度低些。南坡降水较多。因为,南坡面对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北坡背靠大陆内部较干旱。垂直地带性1.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2.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热量和水分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3.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类型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图示成因明显地区地带性分异规律(赤道到两极)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热量差异低纬、高纬地区(沿海到内陆)东西更替南北延伸水分差异中纬地区(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水平延伸地形海拔水热差异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小结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季风下垫面(海陆差异、地形差异、青藏高原)—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大气环流(冬、夏季)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中国季风气候形成一、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中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华南欧亚大陆东岸,毗临太平洋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纬度位置影响影响(一):太阳辐射量-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方太阳高度角大但北方理论白昼长,太阳辐射量大但南北差别不大,气温高而南北差别小-冬至时,太阳正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和理论昼长都比夏至小,太阳辐射量小,但南方比北方大,故气温低且南北差别大第一节气候特征影响(二):行星风带类型-夏季为副热带反气旋-冬季为西风环流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纬度位置影响中国的环流格局三圈环流:行星风带:西风带(35º~60º);副热带高压(30º~35º);东北信风带(25º以南)30º10º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范围:5°~10°气候是有规律变化1月-西风环流1月平均流场(100mb)图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7月-副热带反气旋7月平均流场(100mb)图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高压脊线影响(三):海陆热容量不同造成不同季节海陆气压的变化,产生季风冷高压热低压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影响(四):-沿岸流及台湾暖流(黑潮)对海陆温差影响不大-暖流增强了东南部水汽输送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海陆位置影响二、下垫面多山的地表青藏高原的影响-构成独立的气候区域: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年辐射强,对流性降水-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500mb100mb850mb青藏高压南支北支1月平均流场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一)a、动力作用-对冬半年西风的分支作用使对流层下部500mb以下西风发生分叉、绕流和汇合,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式,强化了北冷南暖的气流活动-阻碍南北气流的交换冬季,使西北盆地冷空气局限在北坡而呈干冷气候;夏季,南坡气流爬升、降水增加,北坡气流受阻下沉、气候干热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二)b、热力作用-夏季,高原近地面层形成热低压,周围空气向高原辐合,加强了夏季风势力(夏季对流层上空的青藏高压是夏季风环流的加热机);冬季,高原近地面层形成冷高压,它加强了蒙古高压,也即加强了我国冬季风的势力7月平均流场500mb100mb850mb南支北支青藏高压热低压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中国三大自然区演变趋向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三、大气环流a、冬季环流高层:西风环流低层: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近地面层:极地大陆气团锋面:北方-寒潮冷锋南方-华南准静止锋-大陆变性昆明准静止锋-大陆+西南暖流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高空500mb100mb850mb一月平均流场图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1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低空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1月平均流场(850mb)倒灌东风西南风西北风东北风回流东风近地面层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中国1月气候锋图锋面寒潮冷锋华南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b、夏季环流高层:反气旋(副热带高压)低层: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近地面层:热带太平洋和赤道海洋气团(两个来源)锋面:极峰(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高空500mb100mb850mb七月平均流场图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7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低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1024mb,151º,37º)印度低压(994mb)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近地层面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中国7月气候锋图锋面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中国年平均气温一、气温a、气温分布北冷南热平原暖高原冷1月最冷7月最热第三节气温与降水中国1月平均气温第三节气温与降水第三节气温与降水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原因: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⑵北方昼较南方短,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⑶冬季风南下,北方影响比南方大(山脉阻挡)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到成都西侧后穿过横断山脉至藏东南。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中国7月平均气温第三节气温与降水第三节气温与降水原因: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⑵北方昼较南方长,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于南方,总热量相差不大;(3)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中国气温年较差b、气温年变化与四季划分第三节气温与降水四季划分-气候统计上:春季(3~5)、夏季(6~8)、秋季(9~11)、冬季(12~2)-张宝堃(1934):用候平均气温10℃和22℃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即冬季(10℃)、夏季(22℃)、春秋(10℃~22℃)第三节气温与降水二、降水第三节气温与降水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_____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读图回答火烧寮。火烧寮。火烧寮。第三节气温与降水(一)中国降水的地区分布50降水量(毫米)160040050800200降水量(毫米)1600400800200读图回答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