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诗经》—蜉蝣学.科.网一、复习巩固背诵《无衣》二、导入新课: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此,我国古人有很多说法,特别是道教、儒教、佛教阐述得很精深。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蜉蝣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诗文__蜉蝣1、欣赏《蜉蝣》阅读//、跟着录音学生阅读《蜉蝣》。3、全班读诗文,读出感情来。三、诗文研读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四、诗文理解原文译文注释蜉蝣之羽1,衣裳楚楚2。心之忧矣,於我归处3。蜉蝣之翼,采采衣服4。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5,麻衣如雪6。心之忧矣,於我归说7。1.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2.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3.於(音乌):通乌,何,哪里。4.采采:光洁鲜艳状。5.掘阅(音穴):挖穴而出。阅:通穴。·6.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7.说:(音睡):住,居住。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五、赏析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覆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国,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六、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文。七、分角色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八、总结。九、作业:1、背诵《蜉蝣》2、写一写:通过学习,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