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习题答案延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保护性的出口促进战略并不是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简单折中,它强调保护本国工业,但更强调促进出口,它是管理贸易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管理贸易强调贸易双方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贸易折衷方案,彼此谅解,彼此相容,既注重争取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兼顾对方利益,从而避免极端形式的贸易冲突,限制贸易大战,减轻破坏程度,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博弈的结果。实际上的进口促进战略:既不鼓励进口替代又不主张出口,实际上推动进口且限制出口的情形,寻求出口极小化和进口极大化,以提供国内所需的资源。现阶段我国国情和经济国情: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表现:(1)、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2)、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国情的具体表现:我国已形成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钢材、水泥、化肥、发电量以及主要家用电器等200余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接近或超过50%;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已超过90%;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我国工商业已经开始“反哺”农业,等等。尽管我国已经是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表现为我国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占有率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等。他着重阐述了我国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战略选择。一要重视自主创新和品牌创新,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二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节能减排上下大力气,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三要积极探索工业现代化战略和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方面,重新定位三次产业的使命,以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在工业现代化方面,要特别重视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四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工业化模式和道路。五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市场化的进程,逐步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六要根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调整和完善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政策。一方面要继续鼓励拥有高精尖技术或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的外资企业投资我国,另一方面要逐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和单纯靠榨取廉价劳动力获利的。第一章导论1、发展中国家具有哪些经济特点?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现阶段的状况说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答:物价飞涨、银元风潮、米棉之战、统一财经、1949年的中国,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是在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进行“战后经济恢复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恶劣,整个社会仍然处在十分贫穷与落后的状态中;人民政府提出“勤俭建国”,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都实行“供给制”,以身作则地组织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不计报酬地忘我劳动。——于是,随着国内局势的逐渐稳定,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在1950年进入快速地恢复与发展时期。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就比49年前的最高年份1936年还高出20%,提前完成“战后经济恢复”任务,年平均经济发展速度约为19%!从人均GDP来看,2008年中国为3263美元,在世界排名第98位,只及世界平均水平9054美元的三分之一,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之后,例如仅为巴西(8400美元)的约2.6分之一。当今中国的工业发展有以下特点:首先,工业发展在“量”的方面突飞猛进,而在“质”的方面却进步不大,许多原材料及低端工业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高性能材料、核心部件2和大型设备却依赖进口,“中国制造”的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其次,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国际行为”的态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形成强大制造能力,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产品,使中国出口规模持续膨胀。最后,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07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每千美元0.82吨标准油(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每千美元0.30吨标准油,美国和日本分别为每千美元0.20吨标准油和每千美元0.10吨标准油。长期延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已使我国面临资源制约严重、环境难以承受的局面。总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道路可谓是任重道远。中国确实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之所以如此庞大,主要因为它拥有13亿人口,若以人均收入计算,中国去年的人均收入才3600美元,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谈到庞大的军队,面对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美国、朝鲜因素等,庞大的军队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是必要的,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也是骑虎难下,每年有众多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军队若不吸收,年轻人失业率飙升,影响社会稳定;外汇储备数额虽然巨大,但大部分是“不动产”——美国债券,中国只要开始脱售美国债券,其价值必定狂跌,直接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在富翁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自然有较多的富翁,而这显示的其实是中国财富的分配不均,而不是中国整体的富裕。中国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到过中国并走出其大城市的人都会感觉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需要先进发达国家的援助,无论是在落后地区发展、环保科技的转移等。此外,近年来屡次遇到自然灾害的中国各地,在重新建立家园时,也需要外国的援助,其中就包括建设爱心学校。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区分有什么体会?试从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论证这种区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答: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就要求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增加发展的“绿色”成分,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提质升级的必经路径。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深入探索,本版特刊发几位学者的论文,以促进学习与交流。3、了解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后,你对这门学科有何基本认识?答: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三洲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向独立,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过对发展问题较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激进经济学家试图以他们所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去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主流派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们在传3统的和当代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体系和框架中研究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还以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去对照比较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前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研究内容趋于具体化2.研究范围趋于国别化3.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融合4、如何对待西方发展经济学?答:发展经济学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固有的庸俗性质。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成份。它所分析研究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其本身是有参考价值的。发展经济理论中对一些局部的、具体的问题的分析,并非都是谬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各个侧面如人口、工业、农业、贸易、财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当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论点,如两缺口模式指出了一个开放经济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发展极的概念说明了中心城市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投资项目估价分析使人们认识到,利用资源时应当把眼光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扩大到社会经济效益。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些学说和理论,与新古典学派并不一致,对它们应当区别对待。尽管新古典学派是发展经济学的正统,但西方经济学界还是有人能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主张。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还可以看到激进学派的理论。激进学派是作为主流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有关经济发展的许多重要问题上,持有与新古典学派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关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性质和根源,激进学派就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5、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规律?答:“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即指经济上较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发达国家,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以前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相对全面客观了。目前的具体标准是: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本质差别,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能力。这种能力的形式是资源配置机制,表现是资源配置效率。衡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标准就是这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OP)与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是否安定等。人均住房标准也在收入水平中。6、经济发展究竟有没有规律?答: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生产力之成长主要决定於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实质资本累数量累积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技术水准提升以及制度环境改善。因此,经济增长也意涵决定生产力之诸多因素的扩展与改善。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4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1、简评四种经济增长模式。2、对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有何看法?答:罗斯托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走向成熟阶段这是指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国家的产业以及出口的产品开始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不断增多,厂家和消费者热衷新的技术和产品,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