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论文《我对表演艺术的六步骤理解》表演艺术属于当今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表演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揣悟,对社会时代的洞悉,对人文修养的驾驭,而抛却一些外部上的技巧,我们观察表演的内涵和它价值和体现价值的方式方法,我们能够发现许多和日常生活一样的道理。如此我粗劣的分出六个由浅至深的理解观点,一步步阐述我的表演理论的理解:表演的第一步,俗世的欲望:表演的原理:在拽文之前,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当你早晨从家里到单位去上班或上学的时候,你路过一个平时熟视无睹的酒店,当你坐公交车或骑车路过的时候,你看到了被熏得黢黑的墙壁和烧炭般的烟灰,其中还夹杂着礁肉味儿,人山人海,消防车,急救车,不断送出来的担架,蒙着白布,隐约见到露出来的丧失肉色的胳膊。当然人潮之中到处是哭嚎声,一切都是那么混乱。对于日常生活的平凡人来说,这种触目惊心的场面是难以见到的。显然,在你得心目中产生了惊心动魄四个字。我想,这一切印象都将环绕着你的心悸继续走完以下的路程。在学校或者单位,在工作之余,在下课之时,当与同学和同志抽空闲聊的时候,你应当能想到那个心有余悸的话题,你必将要将这一切的发生述说出去--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来看一看,你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欲望要和别人沟通和述说呢?如此平常的行为,我为何要抬出来和大家探讨呢?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剔除无聊的铺垫,我直接来判断,之所以,你要将这个你所亲眼见到的事件拿出来急于与朋友述说,其原因只有一点----------该事件触动和震撼了你的内心。就是如此,它有别于你认为的那些可说可不说的事件,假如没有这个事件发生,你的家到单位之路将很平淡无奇,最起码在你心目中是这样的,你不可能把自己走红绿灯的事情去拿出来去述说。当你心灵受到震撼的时候,你有一种急于沟通的愿望,这是人交流的重要动力源,当你心灵产生惊变,你期望于大家理解你的这种心情,并期望大家同时与你一起感受这种心情,你通过自己声色并茂的描述,或表情或手舞足蹈或加强语气,甚至有某种夸张渲染的虚构!都是为了让对方真正的得到你的传授,情感的完整传递。一个首先是你心灵受到震撼(或是新鲜,土老冒进城也是一种心灵震撼);另一个是情感传递,或情景再现来调动倾听者的想象力,使他们犹如亲身体验般的获取与你同样的感受,如此这般也理解了你为什么心灵震撼或突然转变的原因了。后者是沟通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几乎是最重要的,只不过该例子有些极端,相对平静一些的事件,只要在心中产生余悸,那么便必然的产生述说需求!这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到表现的一个过程。记住表演艺术,只有演员和观众产生交流时才算是艺术,否则什么都不是。我们将惊奇的发现,这样日常的举动,竟然和表演的意义有相通之处。表演的过程是什么?是情景的再现。表演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你的心灵产生悸动和震撼。后者不是让你明白道理上的意义,而是让你体悟到其要表达的意义。当我们听谁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再现那个挫败假设(教训你的错误或即将可能的错误)的时候是不完整的,当我们对教训者有叛逆心态的时候,那么这个人说的话,我们可能想都不会想。因此,很多过来人所获得的道理往往不是教说传承,而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体悟传承。只不过,那些长辈通过体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用教说的方法来实现自己体悟的价值罢了。因此他们往往忘却自己的知识也是经历失败所带来的珍贵经验。就人类文化和智慧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少走弯路,长辈对于少辈的语言指导,其目的是在更短的生命时间下得到超越前辈的经验,这也是所有教育业和所有传承智慧的目的,如果我们教育一个人一个道理,他70岁的时候才搞明白,那这多少算是不怎么成功的!就表演的原理来说,事实上这是一种情感的传承,其载体是社会实践生活的一切行为事件。而上述简单的行为过程人所产生的欲望和表演从体验到体现的欲望及其必然的表演情绪是完全一样的。区别是事件大小,长短,复杂程度,经过准备还是很随意性的,但我们单单来看表演的原理,或生活提取一件小事与表演过程的对照,我们便知道,原来表演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了。因为,那个相同原理的日常行为,我想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的做过的!那么可以小结性的说:表演原理与其他艺术一样,都是为了情感传递,成功的传递触动心灵的情感,那么表演算是成功的了!表演的第二步,舞台的技巧:原理明白大概,扣细节。如何成功的传递情感,对于戏剧影视表演来说,如何在舞台上或镜头前成功的传递出真实情感,是首要目的。相对于上面所提到的那个日常行为,我们可以说,日常中用语言,表情和姿态来略带夸张的叙述和再现出我们曾经体会到的感受。而现在,我们要在舞台上用语言,表情和姿态且略带舞台特有的夸张来叙述和再现出我们将要表达的感受。舞台的夸张,是由于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固定距离和位置所造成(指传统戏曲)。远处观众的肉眼看不清楚舞台表演,那么演员就要合理性的略带夸张。这种夸张为了突出其行为动机和人物形象,必须在语言,表情和姿态上都要花费功夫的,否则会陷入夸张而不真实的效果。虽然舞台表演势必带有某种生活的不真实,但这也是舞台表演有限性和不得已的地方,而且观众要注重欣赏戏剧应当注重的地方,关于舞台戏剧表演风格我们以后再详细讨论。舞台表演,无论是话剧,戏剧,相声,小品,歌剧等等。都是生活传递情感的延续和专业化。可以说,舞台上为了能够达到再现情景的目的,几乎影响了所有部门的专业化。如灯光,道具,化妆,服装,演员,配乐,等等。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再现情景和事件,再现的目的是给观众传递情感,触动观众的心灵,从而达到提升旨趣品位和获得人生感悟的多种意义!日常生活的再现和舞台表演的再现其过程如此一致。一个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来恢复当时情景。一个用复杂多人参与的,有专业设备的,力图更完整的再现当时情景。比较起来显然后者比前者更加专业。舞台表演的专业性,导致了舞台专业分工。这样下来,代表有表现欲望的人是导演,代表直接参与表演(或情感传递)工作的人是演员。代表该事件的是剧本的内容和剧作家。代表再现当时环境的是灯光,舞台,道具,等等。代表情感烘托的主要是音乐。这一系列的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团体,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演队伍。日常生活(只上述的类似行为)和舞台表演的区别显现出来了:日常生活那个人,再现情景,传递情感,基本靠一个人就搞定了,但其劣势是再现的不完整;舞台表演的集体,具有更完整的叙述本领。但其缺点是,专业性提高了,但团队整体协调和默契程度受到挑战了,再其团结到如何程度也不可能比一个人自己的默契度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表演团队合作中,由于专业化,把本来一个人的事情彻底给分裂了无数块,演员可能没有导演那般对剧本的理解和体悟而产生的表现欲望。导演也不可能把演员控制得像自己的手和脚和脸的那般自如。又由于对剧本的理解的分歧,产生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事实上这种理解的分歧是必然的,正如《笑傲江湖》一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东方不败,令狐冲的形象!谁也不能保证大家的欣赏口味都是一样的。但为了达到协调一直,就需要统一观念和风格,这需要导演和剧作家来和大家沟通和探讨,同时由于表演是再创作的艺术,因此,更需要所有参与者,尤其是演员来阐述其对事件(剧本)的理解,这个理解不是敷衍了事,不是讨好导演和剧作家,而是问问自己第一次初见剧本的那种天性上的感悟。这里,我们只说演员在表演专业化道路中,应当做的事。其他灯光美术的就略过了。表演由于其目的是表演本身,所以演员表达情感是必然的过程。这牵连到一个人的意识问题,当他始终注重表现的姿态时候,或自己心中所产生的观众可理解的形象。由此去表达出来的情感传递,是没有内涵的,它丧失了日常规律中的体验过程,震撼心灵的过程!前苏联戏剧很长时间都陷于这种忙乱的应付表现姿态而忘却了自身修养和行为内涵的状态之中。唯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尼以及同时代的一些表演大师们的出现,才得以发现并纠正了这些错误。我们看看这个错误是怎么产生的,舞台演员为表演而表演的时候,而不是像日常生活的人们因为接触了震撼心灵的事件(即体验)然后再自然而然的生成欲望来再现情景。为表演而表演的演员,没有这个体验后产生表现的欲望。也没有产生要和观众交流的那种渴盼的共鸣,甚至不想从观众那里得到什么回应,哪怕掌声。显然,以前苏联为例,我想他们(错误的演员)对表演的感觉只是一种专业,和清洁工,公务员没有太大区别。由此对每个艺术形象都是得过且过,而且为表演而表演的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内涵,这种态度是有害的,他不仅仅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有害,对演员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没有好处!这样的演员,或这样的生活方式,是盲目的追求表演,在意识上把表演和生活的联系趣味,戏剧性给断隔开来,她们对表演和戏剧已经没有情绪可产生。这样的演员,对表演已经没有欲望可言,甚至于把自己当成了提线木偶,导演说什么,我做什么?由此,逐渐的形成了一种套路,匠艺式表演。什么是匠艺式表演,就是使用无情感的手法,运用面部肌肉的诸多功能来达到表现的目的,连哭泣都有一套相应的动作。表演体验多痛苦啊。这倒好,演员轻松了,喜怒哀乐搞懂了,自己也可成功应酬那些戏剧和观众了。同时,内心无丝毫的感动,这样的结果就是,演出下来以后,除了发现自己的肌肉控制力更娴熟,便没有任何心情余悸了。而越没有体悟和感情,就越觉得索然无味,越索然无味就越煎熬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匠艺式表演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菌”,当导演称赞一个演员演的好,演的自然的时候。好家伙,大家都用那种方式去演了……!吓不吓人,因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极端排斥偶像演员对各类表演艺术演员的负面影响!表演的错误,在于想通过理智来控制那个多变万化的情绪。许多青年演员和表演初学者都想这样,感觉好似,瞧瞧,我能各种场合下控制自己的情感。我想哭就哭得大家心酸落泪,我想笑就笑得大家也拍手叫绝。一个演员能做到自身动作和行为本身的影响观众,那是好事,是演员个人魅力的体现。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本事的。一步登天的想法是要不得的,除非你是天才,而天才的悟性也是有极限的,青年他能够很自如的靠本色去演,成年了呢?如果表演技巧不深化,对表演认识不深刻。那天才就变成蠢才了,老本吃光了就一无所有了。而且第一自我控制第二自我也不是理智控制情感这么简单的解释。通过日常下意识的行为,我们对照式的解抛舞台演员的意识错误,首先从理解上她们便歪曲了情感再现才是表演本质的事实。就专业演员来说,由于其目的是表现和传递情感,因此体验就没有搬到舞台上来,体验需要在台下去做。做足了,达到了想要表现欲望的程度了,仿佛日常中想要述说的欲望一样。你便可以表现了。就戏剧本身来说,只有充分的体验事件本身,或真实的做到情景再现,且将自我融入那个再现的情景当中去体验和适应,通过对人性的解读一步步的理解剧本想阐述的脉络,才是演员该做的。因为你是专业的演员,所以一定能做到。也就是说,对于平常的人,他遇见戏剧发生的事件是随机性的,其产生表达述说欲望的心态也是随机性的。舞台浓缩了现实生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述说完整的情景,删减其他不必要得东西来呈现在舞台之上。演员要为了那个随意的日常生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体验,而不是等待现实事件的发生。只有获得了体验,方能找到表现的欲望和表现手法。这才是最关键的……表演的第三步,抓住表演的内核:通过日常来观照舞台表演的方式方法就很一目了然了。但是,我们还要有一个问题。表演的技巧在哪里呢?如何获得正确的表演方法呢?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演员呢?而不是诸多错误的反面教材。对于演绎各种角色来说,我们首先突破的一点是,了解角色。而了解角色之前,我们必须要洞悉人性,而洞悉人性之前,我想还是先洞悉我们自己吧。所以,一个演员绝对的要了解她自己,否则她是演不好别人的。可以说,表演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文化上的误导。表演似乎一般人都以为是娱乐为主的小丑,杂耍,街头卖艺,当然小品等等艺术都算上。但无外乎是虚伪的代名词。他们演的好了,也只能证明他们虚伪到家了。因为表演似乎就意味着戴上假面具来取悦观众。甚至丧失自尊和人格的满足大众的商业口味!我不能说这种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我只能说这是曾经表演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经过。现在许多人表演家都争论体验派和表现派。上述假面具多少算是表现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