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读书笔记迈克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竞争优势读书笔记迈克尔、波特波特在“竞争三部曲”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三种基本战略、价值创造活动、完整钻石体系等,其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对于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极具参考价值。他前两部著作实际是将以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领域中,借鉴产业组织的经济学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公司战略展开研究。他以产业结构、产业内优劣对比、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壁垒后的行为等概念和相关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以获得持续超额利润。在他看来,企业经营活动所处的市场结构(企业的外部环境)是竞争战略的基础,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他认为,企业获得高于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主要有两个中心问题:1、所选行业要有吸引力,即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由影响竞争的五种力量构成,它们是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相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2、在该行业中获取有利地位,即产业定位。它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它有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总成本最低战略是指在一个产业中,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实现以低成本取得领先地位的目标。差异化战略也称差别化战略。则是指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求,以求因其独特的地位而获得溢价报酬,它主要是因为需求的多样化。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优势积累,价值链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企业能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主要是技术或经营方法的改进。他认为有三种一般竞争战略可供选择。1、低成本战略:它要求积极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管理费用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研发费用、销售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提高效率性。2、差异化战略:它要求选择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并溢价超过追求差异化成本。同时,培育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降低价格敏感度、提高收益、提升进入壁垒。3、专一化战略:它要求对一系列行动进行整合,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尽量满足某一特定的目标群体服务。可用来对替代品最低抵抗力或竞争对手最弱之处作为公司的战略目标。由此形成了最引人注目的竞争模型、通用战略的设定及企业价值链。他在探析企业竞争优势时,认为成本最低战略与差异化战略二者不可兼得,企业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最糟糕的是陷入两难境地.《竞争优势》阐述了企业可以选择和推行一种基本战略以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它论述了竞争优势的不同类型--成本的差异化--与企业活动间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于判定竞争优势和寻找方法以增强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是价值链,它将企业划分为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和分销等互相分离的活动。他把企业活动的空间称之为竞争范围,通过其对价值链的影响面对竞争优势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还阐述了狭窄的范围(目标集中)如何通过调整其价值链来创造竞争优势,宽广的范围如何通过开发利用服务于不同细分市场、产业或地理区域的价值链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增强竞争优势。在论述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增强了实干家分析产业和竞争对手的能力。本书由四部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竞争优势的类型和企业如何能够获取它们。第二部分讨论了产业内的竞争范围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第三部分论述了相关产业的竞争范围,或者说公司战略如何对业务单元的竞争优势做出贡献。第四部分拓展了竞争战略全面的含义,包括处理不确定性和改善或保护竞争地位的方法。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差异。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竞争战略一定是源于对决定产业的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运用这些规律或根据企业的利益理想地加以改变。竞争规律都体现在五种竞争作用力当中: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作用力决定了产业的盈利能力,因为它们影响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即影响投资收益的诸多因素。五种作用力中的任何一种都由产业结构或产业基本的经济和技术特征所决定。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中的每一种都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有所贡献,并且奠定了差异化的基础。引入价值链作为进行分析的工具.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相关的许多活动.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来源。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并且包括价值和利润。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内部物流、生产经营、外部物流、市场和销售、服务。内部物流: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如原材料搬运、仓储、库存控制、车辆调度以及向供应商退货。生产经营: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例如机械加工、包装、设备维护、检测、印刷和各种设施管理。市场和销售:与提供一种买方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和各种活动,例如广告、促销、销售队伍、报价、渠道选择、渠道关系和定价。服务: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例如安装、维修、培训、零部件供应和产品调整。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企业既然要做到成本领先,那就必定具有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差异化战略极为重要,因为经营差异化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管理者们认识到了成本的重要性,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或“成本削减”作为目标。成本研究往往集中于生产成本,而忽视其活动,如市场营销、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对相对成本地位的影响。如果企业在从事价值活动中取得了低于其竞争者的累计成本,成本优势也就由此而生。虽然多数企业都能毫不费力地识别出其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却常常忽视了那些所占比例较小但正在增长、而最终能改变其成本结构的价值活动。企业在识别其价值链之后,必须把营业成本和资产分摊到各种价值活动中去。企业的成本地位源于其价值活动的成本行为,成本行为取决于影响成本的一些结构因素,被称之为成本驱动因素。有十种主要成本驱动因素决定了价值活动的成本行为,它们是: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如果企业成本优势的来源对于竞争者来说是难以复制或模仿的,其持久性就会存在。企业获取成本优势有两种主要方法:控制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可以在总成本中占有重大比例的价值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方面获得优势)和重构价值链(企业可以采用有所不同、效率更高的方式来设计、生产、分销和销售产品)。当一个企业能够为买方提供一些独特的、对买方来说其价值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东西时,这个企业就具有了区别于其竞争厂商的经营差异化。原材料采购和其他投入能够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并由此而影响经营差异化;技术开发活动能够推动具有独特产品性能的产品设计;生产经营活动会影响诸如产品外观、规格的一致性以及可靠性等独特性的形式;发货物流系统能够影响发货的速度和稳定性;营销和销售活动也常常对经营差异化有影响。经营差异化的代价一般很高。企业为了其独特性,要在价值活动方面做得比竞争对手好,就一定会经常付出成本。制定差异化战略的几个必要分析步骤:1、确定谁是真正的买家。2、确定买方价值链及企业对其影响。3、确定买方购买标准的顺序。4、评价企业价值链中现存和潜在的独特性来源。5、识别经营差异化的现有和潜在资源的成本。6、选择相对经营差异化的成本,为买方创造最有用的独具特色的价值活动结构。7、检验已选择的差异化战略的持久性。8、在不影响已选好的经营差异化形式的活动中降低成本。经济学方法论谢拉。C道著二、文献结构及内容综述本书采用简明的体系梳理经济学方法论所涉及的复杂的内容,全书共有九章,解构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同时运用方法论分析与具体的理论相结合、具体分析与抽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经济学领域不同方法的优点与缺点。第一章从学界与公众笑谈经济学入手,引出经济学方法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第二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评述了经济学原理不断变化的原因。经济学家们努力改进现有理论构成经济学变化的内因,而信息技术及相应的数据搜集与处理技术的进步、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体自身的变化构成了经济学变化的外因,但并不能说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经济学的进步。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希望经济学能为他们提供有用的知识,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成为核心问题。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经济学需要跨越极枯燥的、抽象的原理的限制,去贴近生活。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对经济学的偏好、所能获得的帮助以及经济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相对地位已经成为大学里的经济系尤其关注的问题,因为经济学原理的未来依靠的就是现在和将来的学生。第三章具体讨论了经济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人的本性进行理性化,从三个不同的着眼点来分析家庭经济学理论并做了一个案例分析。贝克尔用社会成本理论分析了家庭内部分工,即家务劳动由配偶中只能获取低收入的一方承担;克拉克把婚姻看成是家庭成员间的合作博弈,家庭中用于持家的支出和供养子女的支出被视为公共物品(作为家庭收益);女权主义者经济学家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分析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经济关系的,探究社会习惯对家庭成员决策所产生的影响。每一种理论所形成的结论,存在彼此的差异,如何选择最好的理论并非易事,用经验事实去解决理论的纷争几平不太可能。家庭经济学提出了一个非常一般性的问题,即经济学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经济学中人的本性理论在多大程序上源自于同样关注人的本性的其他理论,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般而言,经济学是对现实的抽象,而现实同样也是其他理论的研究对象。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取自于其他学科,例如厂商理论,其他理论如管理科学、商业研究、市场营销等也都关注厂商问题。第三个问题源自于家庭与厂商的理论与总体经济理论的相互关系,即微观与宏观的区别。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政府如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如全球污染分配问题上,尽管发展中国家污染会损害健康,但机会成本(用污染换收益)要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因此,污染的全球再分配可以增加全球福利。第四章集中讨论了作为理论检验的经验研究工作、作为预测基础的经验研究工作和作为制度安排基础的经验研究工作三个经验问题,分别以教育与所得和教育与增长、预测金融危机、独立的中央银行为例。第五章探讨了经济学中一些基本的问题,如经济学的性质、范围、目的,经济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尤其是同物理科学的关系等等。第六章从归纳法与演绎法的争论开始,从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经验检验、批判的理性主义和建模、数学与经济学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学的进步,探讨了把理性主义哲学引用到经济学方法论中去产生的各种问题。这里强调经济学的模型化和数学化,模型被看作是理论检验的工具,而数学被看成是在经济学领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的有效机制,被视作繁荣经济分析的工具。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需通过模型来交流,而数学表达方式既有助益,同时也有代价。第七章为理解经济学,讨论了反对理性主义的各种观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方法论领域的新变化。关键概念库恩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是在库恩对物理学思想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带来了方法论的重大变化,使方法论的重点转向弄清实际情况,而途径是理解语言的使用方式,思想的社会内涵以及新变化的动机。第八章是理解经济体,从现实主义、理性、逻辑性与严密性、多元论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九章是经济学与方法论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包括社会学、思维模式与本体观,我们对方法论的选择,经济学方法论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其他社会科学等的相互关系,把经济学运用于政策问题的方法,经济学教育的意义以及方法论与经济学的未来。三、阅读感想关于经济学的目的是“预测”还是“解释”,或者说哪一方面更为重要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文中也辨证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米尔顿·弗里德曼(1953)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