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丹霞山开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一切从丹霞山开始作者:江镕来源:《环境》2012年第06期“丹霞”是中国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冯景兰院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地貌景观名称,它以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广东丹霞山而得名。广东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292平方公里,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2010年8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红色巨岩与特别访客1929年,广东丹霞山,那片已寂寞伫立了千百万年的红色巨岩,与一个特别的来访者相遇了。这位访客便是地质学家冯景兰。当时,他正在两广进行地质调查,注意到那里广泛分布着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尤其在广东仁化县附近的丹霞山地区发育得最为完全,厚达数百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长期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与石洞。冯景兰在西方学习过矿床学、岩石学,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然而却没有在任何一部西方学术著作中被提到。于是,冯景兰开始研究这种特别的红色岩层,并以当地地名中的“丹霞”二字为其命名。在当时,冯景兰或许未意识到,他抬起手轻轻叩响的这扇“中国丹霞之门”,在轰然打开后,将如阿里巴巴的宝藏般,呈现出无数令人目眩的景象。10年之后,中山大学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考察丹霞山,提出了“丹霞地形”这一地貌学术语,并推动了华南丹霞地形的研究。自此之后,丹霞地形代表一种由红色的石头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成为一个地球科学术语。不过,直到39年之后,中山大学地理系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4年之后的1982年,有“丹霞痴”之名的原中山大学地理系黄进教授对中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他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一问,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这个时期恰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明朝官员的“丹霞山”丹霞地貌曾经情牵中国四代地质人,但说到广东丹霞山这一名称,却要追溯到明朝时期,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龙源期刊网李永茂、李充茂兄弟俩是河南邓州南召县人,明朝遗臣。李永茂曾经担任虔州巡抚一职,在他任上,其父去世,李永茂需辞官守孝3年,于是他有机会来到广东的仁化县。在这里,他看到了叫做廉白山的一处地方,与故乡南召县丹霞山有着相类似的地貌和景色,内心十分喜欢。后来,当李永茂、李充茂参与的恢复明王室行动失败后,弟兄俩就避居到廉白山中。这廉白山又叫做长老峰,李永茂说:“长老诸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于是更名廉白山为丹霞山。李永茂出金百余两,向当地的刘望夫、刘松涛兄弟买得此山。之后和弟弟、儿子以及亲戚、幕僚等人劈荆棘、修关门、凿石阶、架木梯、建房屋,隐居于丹霞山内。李永茂逝世后,李充茂继续锐意经营丹霞山,在山顶云岩、雪岩及虹桥之下筑墙多堵,又开井引泉,构筑亭台。经过这一番开发,不甚出名的荒山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后来,李充茂在丹霞山出家为僧,拜天然函罡为师,取法名“今地”。到了1661年,李充茂将丹霞山赠给了师兄今释澹归。今释澹归在丹霞山开辟道场,率领弟子们苦心经营,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别传寺,它也被誉为当时粤北的三大寺院之一。“中国红石公园”之绝世姿容虽然丹霞山的海拔仅为408米,但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色彩斑斓,景色相当奇丽。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00多座,群峰如林,错落有序;山间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因而有人赞谓:“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丹霞山景区可分为3层。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阳元山和阴元山等。在长老峰主景区一带,现存有摩崖石刻和碑刻130多处,石崖遗址80多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阳元山与阴元山是大自然恩赐给丹霞山的瑰宝,两山分别有男人和女人的生殖器官状的石头,阴、阳两石隔山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甚是奇异。中层景区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从这里到通天峡,两旁岩石像合掌一般,游人必须小心翼翼,手扶铁索,碎步而上。“幽洞通天”四个苍劲大字刻在石壁上,使人顿生寒意。但这段陡直的丹梯铁索已经加建了稳固的铁栏,人扶着铁栏上下应该安全。下层景区主要有锦岩洞天胜景。在天然岩洞内有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在洞中,还可看到马尾泉、鲤鱼跳龙门等风景。这里有一块很著名的“龙鳞片石”,可随四季的更替而变换颜色。丹霞山下还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一直以来,丹霞山对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特别是2010年中国丹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是使丹霞地貌被世界认可。2010年丹霞山购票游客就从上年的57万人增加到84万人,增长49%,一跃成为中国南方热点景区,有力促进丹霞地貌龙源期刊网区旅游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发展并产生长期效益,为中国旅游景区发展作出独特贡献。丹霞山成为世界遗产,填补了广东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广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