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专长综述:各位尊敬的老师前辈,你们好!本人***,***出生,出生时家境平寒,体弱多病差点妖折,幸得当地一位医生妙手,方才续命,因此年幼便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但真正进入医药行列是在2000年,由于没有正式拜过师,一切全凭自己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对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运用于临床实践,由于工作原因,每天都要接触很多各式的医生和处方,与各式的医生进行探讨,吸取所长,不断积累,希望在将来能运用所学治病救人,就象当初别人救我一样。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从《内经》、《难经》、《伤寒》《本草纲目》《寿世保元》等等,书中所载历代医家的心血力作可谓浩瀚,然我们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一详读,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运用中医的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而成,所以我们只有领会掌握中医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临床中分析不同的病情灵活用药,不能生搬硬套,因为病情千差万别,不能一方治百病,所谓方无定数病无雷同。中医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阴阳统一体,如果因为某种因素而使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中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机,再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方法调整人体阴阳使之恢复平衡。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脏腑阴阳之根;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先天之本”要靠“后天之本”不断的充盈。因此对于肾和脾胃的研究是人体健康之根本,肾气胃气尚在虽病易治。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多虚证,包括阴虚和阳虚,阳虚为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阳不振、肾虚水泛;阴虚包括肾阴亏虚和阴虚火旺,临床上常见有水肿、癃闭、遗精、阳痿、腰痛、耳鸣、眩晕、泄泻等。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共司升清降浊。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冷热不适,都会影响胃的功能,发生病变。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所以一般以食积、口渴便秘等燥热之证属于胃。又胃主受纳,如胃失和降,常见恶心、呕吐之证,胃病临床常见有胃痛、嘈杂、呕吐、便秘、口臭、牙宣等。医术渊源:没有光鲜的医术学历,只是凭着对中医的兴趣,看了很多中医的书籍,我觉得最好的是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和现在的中医教材,因为它总结了《内经》、《难经》、《伤寒》等历代医家的精华,是学习中医的好途径。医术实践经历:从2000年进入药店工作,由于药店是主要经营中药,首先从认识中药开始,接下来就是了解每味中药的性能,于是去买了中药学、中药炮制学来认真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能认识几百种常用中药以及其性能,由于对中医很感兴趣,所以对中药有了了解之后便开始学习中医的的理论基础,在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中医和处方,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他们谈得最多的也是他们的行医经验和医术,自己也会默默的记在心里,经过认真的学习渐渐掌握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于是开始为身边的人试着看一些小病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行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