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I)-1(a)認識互聯網的發展。(b)分辨內聯網和互聯網。(c)研究典型學校內聯網的功能。(d)認識連接互聯網的必要組成部分。(e)分辨「綜合服務數碼網絡」、「電纜」和「ASDL」服務。(f)認識「協議」。(g)認識「傳輸控制協議」和「互聯網協議」的功能。(h)認識「網絡規約地址」A、B和C組,以及它們的預設subnetmasknumbers。(i)認識「網域名稱系統」的功能。(j)認識「路由器」的功能。(k)安裝及配置「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l)使用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實用程序。(m)認識「防火墻」的功能。(n)認識「代理伺服器」的功能。學生應有知識(a)懂得使用「視窗九八」等操作系統。(b)懂得使用互聯網。(c)懂得使用簡報軟件。(d)懂得製作網頁。建議教學節數十一教節。內容簡介(a)互聯網/內聯網。(b)互聯網的連接。(c)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介紹。(d)網域名稱系統和路由器。(e)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安裝和配置。(f)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實用程序。(g)代理伺服器和防火墻。教學重點互聯網/內聯網(a)認識互聯網的發展。(b)以年表簡報資訊科技的發展。(c)分辨內聯網和互聯網。(d)研究典型學校內聯網的功能。互聯網的連接(a)認識連接互聯網的必要組成部分﹝撥號軟件、電話線、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專線﹞。(b)分辨綜合服務數碼網絡、電纜和ASDL服務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介紹(a)認識協議。(b)辨識傳輸控制協議和互聯網協議的功能。(c)認識網絡規約地址A、B和C組,以及它們的預設subnetmasknumbers。3.4(I)-2網域名稱系統和路由器(a)認識網域名稱系統的功能。(b)認識路由器的功能。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安裝和配置安裝及配置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實用程序使用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實用程序,例如ping,nslookup、tracert、netstat和ipconfig。代理伺服器和防火墻(a)認識防火墻的功能。(b)辨識代理伺服器的功能。本課以回顧資訊科技發展和使用資訊科技工具的能力來評核學生。學生需在互聯網找一些相關資料,並按時序鋪排。此外,他們需要使用一些資訊科技工具﹝例如:PowerPoint和FrontPage﹞,以年表簡報他們的成果。合格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指定網址,讓他們找尋有關電腦歷史的資料。然後,學生需使用簡報軟件﹝例如:PowerPoint﹞,以年表介紹電腦的歷史。良好學生需回顧一種軟件或硬件﹝例如:操作系統或大型儲存裝置﹞的發展。他們需用簡報軟件,以年表介紹該產品的歷史。優異除了需要達到良好水平的要求外,學生亦需展望該產品的發展路向,並且製作網頁,以年表介紹該產品的歷史。3.4(I)-3本課介紹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和內聯網的分別、不同的接達互聯網方法、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設定,以及路由器、代理伺服器及防火墻的功能。3.4(I).13.4(I)a﹝互聯網/內聯網﹞學生收看一套有關互聯網歷史的錄像節目,然後漫遊互聯網收集有關互聯網發展的資料。他們需學習如何選取重要資訊。此外,教師應盡量鼓勵學生根據現目下趨勢,估計互聯網的未來發展。3.4(I).23.4.a.2a-c﹝互聯網的連接﹞學生收看動畫,比較不同的互聯網連接方法,包括使用調制解調器、綜合服務數碼網絡調制解調器、電纜調制解調器和ASDL調制解調器。教師應先詳讀工作紙,然後向學生說明動畫的重點。3.4(I).33.4.a.3c﹝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介紹﹞教師應利用《CurriculumSupportMaterialforComputerSubjects》的例子來講解釋「協議」。此外,教師應利用動畫,說明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網絡規約地址和subnetmask的功能。3.4(I).43.4.a.4a-b﹝網域名稱系統和路由器﹞學生應通過動畫,學習網域名稱系統和路由器的操作。教師應重點介紹從網域名稱系統尋找網絡規約地址的過程,以及數據包和路由表的概念。3.4(I).53.4(I).5a﹝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安裝和配置﹞教師應展示工作站的設定,並在需要時解釋一些術語。然後,學生執行模擬程序,模擬裝置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和設定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參數。3.4(I).6﹝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實用程序﹞學生可在此環節學到一些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實用程序的實務經驗,如ping、nslookup、tracert、netstat和ipconfig,以解決一些常見的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問題。學生應能分析電腦的回覆訊息。此外,教師應與學生討論有關運用實用程序的問題。3.4(I)-43.4(I).73.4.a.7a-b﹝代理伺服器和防火墻﹞教師應利用動畫,向學生解釋代理伺服器和防火墻。此外,教師可展示常見瀏覽器的設定。3.4(I)學生需展示資訊科技的發展史。要取得「合格」,學生需利用簡報軟件,製作年表來簡介電腦的發展史。欲取得「良好」或「優異」,學生需利用簡報軟件或網頁軟件,製作年表來簡介一項軟件或硬件的發展史。通過在互聯網上的資源,學生應該顯示怎樣解決一些技術問題。1.試解釋何謂「點對點協議」。點對點協議是一項給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網絡撥號接達的協議。透過這項規約,用戶可憑調制解調器和電話線與主機溝通。這個規約支援壓縮,並能讓互聯網規約包輸送和網絡協議地址取得協調。2.試解釋何謂「PPTP」。PPTP是點對點規約的延續。它加強了傳送數據往還遠程客戶和私人伺服器的保安。3.試解釋何謂「異步傳輸形式」。異步傳輸形式乃為極繁重數據負載而設計的技術,以1.544Mbps至1.2Gbps速度操作。異步傳輸形式以數據包交接技術,把數據分成為每四十八個字節存貯一項資料,每個存貯格再加五字節的頁首訊息作網絡傳送。網絡設備可迅速地發送這些大小一致的數據。這項構造減低定額成本,並讓機構能以城市間的傳送方式,在桌面電腦間傳送異步傳輸形式數據存貯格桌面。3.4(I)-54.試解釋何謂「虛擬私人網絡」。虛擬私人網絡以安全的通訊渠道來讓公司電腦接上公眾網絡。公司客戶可用任何公眾網絡﹝例如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透過互聯網接駁到辦公室。公司用戶可撥進公用網。例如:公用設換電話網絡,使用互聯網連接他們的辦事處。5.試解釋何謂「X.25」。X.25最初於一九七六年成為數據包交接傳輸模式的國際標準。X.25是一項經過詳細測試,並經常更新的協議。X.25仔細地規定了每次交換數據包所需的資料。數據包的內容有系統地排列,在真正內容之前送出。交接以一個送到目標主機的「接通要求數據包」開紿,主機然後送出一個「接受接通要求數據包」。接通後,資料以數據包形式交接。要中止接通的話,只要發出一個「中止接通要求數據包」,並等候「確定中止接通要求數據包」。「再開紿數據包」把當時的SwitchedVirtualCircuits清理,然後把所有當時在X.25數據終端設備和X.25數據通訊設備間的PermanentVirtualCircuits重新協調。以上種種加上「診斷數據包」等指定數據包,使X.25變化多端、容易使用。X.25的傳輸速度可及2Mbps,適合傳輸少量數據,常見於遠程接駁主機系統。X.25的誤差檢查全面,確保傳輸穩健。因為傳輸速度低和對帶寬的高要求﹝作誤差檢查﹞,X.25通常不用於局部區域網絡間的交通。6.試解釋何謂「FrameRelay」。FrameRelay是一種以數據包為基礎的電腦間的通訊方法,主要用於局部區域網絡之間,以及覆蓋公共或私人網絡間的廣泛區域網絡。現時市埸上主要的電話公司已提供此類服務,讓客戶建立虛擬區域網絡,以提升表現。7.試解釋何謂「OSI模型」。OSI模型有助開發人員製作兼容於不同生產商產品的應用程序,並促進網絡系統朝著開放式和可相互操作的方向發展。OSI模型由七層標準組成,每層皆為其對上一層服務。(a)PhysicalLayer負責電子連接和發放訊號。PhysicalLayer把數據包編碼成媒體所攜帶形式,然後送出。(b)Data-linkLayer界定在兩個系統間實體連接的收、發資料規定。Data-linkLayer管理網絡設備數據的外流,並與接收站合作,確保數據能安全抵達彼岸。Data-linkLayer先核實檢查和,繼而為數據包加上目的地的地址和複製數據包。Data-linkLayer會保留該複製品,直至收到下一個驛站發出的確認訊號,才把複3.4(I)-6製品刪除。(c)NetworkLayer界定開拓和維護系統網絡間路徑的協議。NetworkLayer根據網絡現況、服務優次和其他因素,以決定數據應循的實際路徑。(d)TransportLayer主要處理錯誤檢查和復原,工作由網絡軟件的驅動程序負責。TransportLayer為數據包的資料編號,方便目的地的系統檢查。倘若有數據包遺失數據,目的地的TransportLayer會與發訊一方安排重新傳送。利用TransportLayer通訊的應用程序主要為網絡網間連接器程序。(e)SessionLayer負責網絡管理,讓兩個應用程序能在網絡上通訊、處理保安事宜、檢定名稱、記綠、行政和其他同類功能。SessionLayer開展通訊並負有確保所有中轉站通訊無間的負責為每段訊息的首尾設定界限,決定訊息應以半向傳輸﹝每部電腦輪流收、發﹞和全向傳輸﹝兩部電腦同時收、發﹞形式送出,然後記於sessionheader。(f)PresentationLayer負責網絡保安、檔案傳送和格式製定。PresentationLayer製定屏幕和檔案格式,以附合程序編寫員的要求。PresentationLayer的規約融合於操作系統和用戶工作站的應用程序之中。PresentationLayer確保訊息以接收一方可讀的語言﹝通常為「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傳送。PresentationLayer把數據翻譯﹝如有需要﹞、壓縮和加密﹝如有需要﹞,然後外加標題,以記錄所用語言及壓縮和加密的方法。(g)ApplicationLayer講述應用程序如何與網絡操作系統溝通。ApplicationLayer界定了一系列應用程序,以處理檔案傳送、terminalsessions和訊息互換。8.試解釋何謂「MAC」。MAC即「MediaAccessControl」。每張網絡卡均有一個獨一無二的MAC地址,作識別身份之用。數據包大小的數據包含了來源地和目的地的MAC地址。3.4(I)-73.4(I).1(第一頁)【互聯網/內聯網】限時:八十分鐘活動簡介互聯網(a)收看一套有關互聯網歷史的錄像節目。(b)參觀,認識互聯網的時間表。(c)回答有關互聯網發展史的問題。內聯網(a)瀏覽網站「LearntheNet」﹝﹞。(b)選擇項目單左邊的「參與電子商業」。(c)選擇「內聯網中」。(d)比較內聯網和互聯網的分別。(e)瀏覽網站(f)研究學校內聯網的功能。3.4(I)-83.4(I).1(第二頁)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聯網的發展1.試述美國哪個政府部門首先想到「互聯網」這個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述最初成立互聯網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