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实习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教学系统设计院(系):科学技术师范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班级:08级教育技术一班时间:11周任课老师:邹立君小组成员:吴刘欢、刘浩然、陈佳、刘艳、周威目录引言..............................................................................................3一、教学设计目的及要求.........................................................3二、课程设计的重点及内容.....................................................4三、任务的总体安排和进度...................................................12四、任务流程图:...................................................................12五、遇到的问题:...................................................................13六、解决方案...........................................................................14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4引言“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简称“双主”模式,)是何克抗教授在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此模式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有机结合,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使用一种教学设计模式而产生的教学时单方面(教师或学生)主宰教学而出现的“满堂灌”或“盲目学”的现象,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采用更合理的学习策略掌握学习内容和提高自学能力,优化了教学过程。一、教学设计目的及要求“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缺点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的成长。“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缺点是忽视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不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际的设计方法上看,都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它廉有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的优点,同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不同地区学校教育的实际。通过“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并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上去,具体掌握的基本能力有以下几方面:1、能用自己的话阐述“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理论的差异及互补性2、理解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内容3、理解两种理论的互补性与“主导—主体”ID的理论基础4、掌握“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5、选某一课程内容,按网络课程脚本的“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流程编写脚本二、课程设计的重点及内容1、学习以学为主ID的学习理论基础和以教为主ID的理论基础,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的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动机理论及缺陷3、结合其优缺点,再进行“主导—主体”ID的理论基础学习。4、网络课程\课件脚本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5、学习“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怎样去解决问题具体内容: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ID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教为主的ID模式,另一类是以学为主的ID模式,前者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后者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作用,针对以上两种模式,在教学中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它们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所以,根据教学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加以灵活运用。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就形成了“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一)、以学为主ID的学习理论基础(1)以学为主ID模式的主要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核心特征:1)学习是一种意义构建的过程2)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2)以学为主ID的学习理论基础的优缺点优点: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缺点:这种教学设计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很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二)、以教为主ID的理论基础1、从17世纪30年代以来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如下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20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观”;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和“九段教学法”;20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2、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课题并不涉及学生方面的任何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要把呈现出来的材料(无意义音节或配对形容词;一首诗或几何定理)加以内化或组织,以便在将来某个时候可以利用它或把它再现出来。”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奥苏贝尔还指出,根据学习引起的能力变化来区分学习类型,根据用何种方式来引起能力变化(也就是用何种方式来实现有意义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而所有其他的学习类型皆可併入到这两大类型之中。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三类:上位组织者: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下位观念。下位组织者: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新学习内容为上位观念。并列组织者: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低于学习内容,但二者间具有某种和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先行组织者是建立在两个理论的基础之上:A)结构中的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随着抽象概括程度的降低,其所处层次也逐步降低B)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3)动机理论奥苏贝尔不公在对学习过程的认知条件,认知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而且他还注意到影响学习过程的另一个因素即情感因素的作用,并在这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可归纳如下:A)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1)动机可以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2)动机可以影响习得意义的保持3)动机可以影响对知识的提取B)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种内驱力组成3、奥苏贝尔理论的缺点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或发现教学法只适用于实验室情境(即实验课)中,而在更加典型的课堂教学情境(即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则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几乎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传授学科内容的基本方法。”4、以教为主ID的理论基础的优缺点优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缺点: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题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的成长。根据在以教为主ID总结其优缺点,老师可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长期统我国各类各级学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难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三)、两种理论的互补性与“主导—主体”ID的理论基础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这二者都是互相矛盾的:在以教为主教学设计中,教师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就愈被动;而在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中,学生愈主动,教师的作用就愈削弱。我国教育技术界专家何克抗教授在深入分析了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两种模式取长补短,提出了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主体—主导”模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新型学习环境的“双主”教学系统设计思想,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四)、“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1、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步骤,并且画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2、复习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步骤,并且画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3、通过对两种教学设计流程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我们可以得到“主导—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4、通过“主导—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可以得出四个特点。(1)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现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作为补充,已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从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的影响;在“情景创设”框或“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框中,可通过适当创设的情境或呈现的媒体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而在“学习效果评价”环节或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所做的“教学修改”环节中,则可通过讲评、小结、鼓励和表扬等手段促进学习者三种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5、总结双主模式与前两个模式的区别“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从方法和步骤上来说,是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的综合,但其指导思想却与上述两种教学设计有本质的不同,双主教学设计强调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需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设计模式。五、学生分组讨论:从下面任选一门课程,并为其选择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如:•英语教学•数学教学•物理教学•音乐教学•体育教学•计算机教学•心理学(五)、“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在网络课程(或课件)脚本设计和开发中的指导作用1)网络环境对教育、教学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