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流行于16—17世纪,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追求金银货币的要求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反映。他们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只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对外贸易的原则应是“少买多卖”;国家还应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早期重商主义只着眼于货币,又称“货币差额论”,代表作是《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晚期重商主义着眼于对外贸易,亦称“贸易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和法国的柯尔培尔。重商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促进了货币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到17世纪中叶已变成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体系逐步瓦解。--国际关系辞典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盛行的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主要取决于金银储备的多少。故强调严格限制进口而应不择手段地进行对外贸易。--大学历史词典产生于17世纪欧洲殖民时期的一套经济理论。认为世界财富有一个固定的量,一个国家只有出口多于进口才能富裕起来。直至19世纪,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商业政策都以这种理论作指导,强调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倾销,严重制约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征服新法兰西后,英国也在北美殖民地推行重商主义。但随着《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的废除,英国在北美的重商主义体制便寿终正寝。--加拿大百科全书—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理论。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在突破封建主义经济体系和进行原始积累的时期对商业资本和流通领域等经济问题的研究。该学派从商业资本的观点出发来考察经济生活,赞美商人并维护商人的利益,把对外贸易视为国家富强的工具。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支持,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上需要借助国家政权来保护本国经济,因此该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看重金银货币,主张少花钱、多积蓄,主张通过减少进口、防止金银货币外流来增加贸易顺差,即主张少买多卖。晚期的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主张扶植工场手工业,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来增加贸易顺差,即主张多买和更多地卖。--现代经济词典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西欧各国在封建社会晚期先后产生这一学说。它最早从理论上研究了资本主义,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主张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而尽量少地流向国外。该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持货币差额论,亦称重金主义,以英国海尔斯、斯泰福德和法国孟克列钦为代表,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增加财富,禁止货币输出,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晚期持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是英国托马斯·曼和法国的柯尔培尔,主张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商品输出,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该学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理论探讨,但仅局限于商业资本运动的表面现象,错误地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并把利润说成是在流通领域中贱买贵卖产生的。重商主义者仅着眼于流通领域,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阐述为一个完整体系,也没有作出深刻的理论概括。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逐渐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注意力转向生产领域,以流通为出发点的重商主义必然崩溃,理论分析也就从流通过程过渡到生产过程,从而出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大辞典代表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15、16世纪时的欧洲处于封建末期,商业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们认为,只有金银等贵金属,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的财富,而贵金属除了经过采矿、冶炼获得之外,只能从对外贸易中取得。商业利润又只有在“贱买贵卖”中才能获得。因而重商主义理论家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少买多卖”,并且保持出超及金银等贵金属的进口。早期与晚期的重商主义理论侧重点有所不同:早期侧重于货币,因此也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侧重于对外贸易,因此又被称为“真正的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有斯塔福德(W.Stafford,1554—1612),晚期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曼(ThomasMan,1571—1641),著有《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等书。--宣传舆论学大辞典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产生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从产生至16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两个阶段。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积累的多寡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而且只有贵重金属铸造的货币才算社会财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限制、保护、奖励等措施,促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但在增加货币财富的具体方式上,两者主张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必须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在贸易上应多卖少买或不买,保证金银货币的流入。这实质上是力图把货币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起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马克思称这种思想为“货币主义”。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商品的购买,但最后须实现进口商品总额小于出口商品总额,实现贸易顺差,保证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贸易差额论”或“重工主义”,马克思称之为“真正的重商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曼。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其思想和政策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作用。但它的考察仅限于流通领域,认为利润从流通中产生,因此未能对资本主义作出科学的说明。当产业资本的发展超过商业资本,资本主义生产逐渐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重商主义逐步解体,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大辞典·下风行于17和18世纪的一种经济学说。主要涉及国际贸易,旨在最大限度地增加国家财富,重商主义把国家财富等同于国家的金银储备。为达到这一目的,征收进口关税以实现贸易顺差(参见“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和增加金银储备。*休姆(Hume)和亚当·*斯密(Smith,Adam)指出重商主义仅为商人的自身利益服务之后,重商主义被*自由贸易(freetrade)所取代。--麦克米伦百科全书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成为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16世纪,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主张为本国积累货币。为此,提倡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规定输出国外的一切商品必须直接换回金银,力求吸收更多的外国货币。因之它又被称为“重金主义”、“货币主义”、“货币平衡论”、“货币差额论”。其代表人物,在英国有威廉·斯泰福;在法国有蒙克莱田。蒙克莱田的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术语。晚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改变了早期重商主义那种守财奴的态度,而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货币,主张通过货币投入流通,在对外贸易的顺差中使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为此,提倡保护和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多输出商品。因之它又被称为“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其代表人物,在英国有托马斯·曼;在法国有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重商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到了17世纪中叶,随着工业资本的发展,它因阻碍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而逐渐解体。--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代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学说体系,是对于现代生产方式的最初的理论研究。对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从商业资本运动的表面现象出发,错误地认为利润是在流通中产生的。把货币(金、银)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式,把金银的积累作为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把货币与财富混为一谈。要求一切活动都要为取得金银财富服务。主张国家干涉经济生活,采取限制、保护、奖励等措施,促进工农业和贸易的发展,增加金银货币的进口。分早晚两期。早期持货币差额论,或称“重金主义”,代表人英国的约翰·黑尔斯等,主张禁止金银出口,坚持绝对的“少买多卖”,增加金银输入。晚期持贸易差额论,代表人英国托马斯·孟等,坚持少买多卖,但不反对货币输出,认为只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就能有更多的金银输入国内,不断增加国家的财富。重商主义的代表者还有法国的柯尔培尔和蒙克莱田,意大利的斯卡卢非和塞拉。--社会科学大词典世纪至18世纪的一种经济理论,其主要原则是国家财富的基础是对黄金的占有。为了获得黄金,欧洲各国政府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征收关税,对出口商品则给予补贴,以保证贸易顺差。欧洲各国政府还特许成立合股公司,给予这些公司发现、拓居和开发殖民地的垄断权。重商主义虽然限制了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但鼓励了当时对殖民地的开发,对西半球的开拓有所贡献。--美国社会历史百科全书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Stafford,1554—1612)和托马斯·曼(ThomasMun,1571—1641);在法国,有安徒安·德·孟克列钦(1575—1622)和柯尔贝尔(J·B·Colbert,1619—1683)。重商主义是在下列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5、16世纪,西欧封建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进行大量资本的原始积累。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地追求金银货币。与此同时,西欧中央集权的现代国家的建立,国家开支庞大,需要大量货币。在上述历史条件下,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国家联合起来。封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和扶植商业资本的发展。于是,重商主义应运而生。重商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因此,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但是,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量。只有通过对外贸易,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量;为保证贸易顺差,国家应当干预经济生活,奖励出口,限制或禁止进口。重商主义大约流行于16至17世纪,分为早期重商主义(15至16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亦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奉行“少买多卖”的原则。晚期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论”,主张在保证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下,允许金银出口。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保持贸易顺差,使金银进口大于出口。重商主义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曾经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但是,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它只考察了流通领域,还没有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因而它还不是一种研究资本主义的真正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这一学说萌芽于十四世纪末的英国,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大约流行于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流行于十六世纪下半期到十七世纪)两个发展阶段。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视货币积累的多寡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都认为发展国外贸易以输入金银货币,是一国致富的主要途径;进而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限制、保护、奖励等措施,以促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但是在增加货币财富的具体方式上,他们之间却有不同的主张。早期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采取行政的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在贸易上应多卖少买或不买,保证金银货币的流入。早期重商主义的主张,实质上是力图把货币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起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这种思想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和“重金主义”或“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