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想一想?大家想一下,怎样判断西瓜有没有成熟?本节提纲•中西医产生、发展的时代历史背景•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医对疾病、人体生认识的差异•医学与哲学、现代科学、真理的关系•中医学地位的展望一、中西医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1、中西医早期差异的形成•中西医形成初期,两种医学受到了不同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医学以元气论为基本,强调整体的分化性及由此决定的不可分解性。一方面,人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之气演化的产物,从而提出了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外邪六淫等理论。另一方面,人体自身是整体的、不可分解的,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功能是由混沌未分的整体分化而成的,人的整体性具有原发的、先天的性质,中医学从这种整体性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并由此提出了藏象、经络等理论。•西医学以元素论和原子论为基础,认为整体性是组合的、可分的。一方面,把人理解为由元素或原子组合而成的,没有把人看作是自然宇宙分化的产物,也不认为人与环境存在母子关系;另一方面,按组合观点理解人的整体,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因此,解剖、分解、还原成为其必然的研究途径,从而为近代西医学分解还原研究奠定了基础。•2、中西医差异的扩大•从公元5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的推动下,中医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中医理论沿着《内经》和《伤寒论》所开辟的道路,进一步贯彻和发挥了元气论为核心的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体系走向成熟,脉学、病因学、病机学、证候学、针灸学等理论日益健全。逐步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了朴素的系统论思维,学术思想上的中医特色正式形成。•此时的西方,以欧洲为代表进入了政教合一的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受到教会的严格控制和禁锢,哲学及科学都成了宗教神学的婢女。西医学开始背弃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唯物主义传统,否定元素论、原子论,走上了宗教神学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中西方间的差异就由唯物论内部的元气论与元素论、原子论的差异,转变为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差异、元气论与神创论的差异。两种医学的差异进一步扩大。•3、近代中西医差异的加深•17世纪以来,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及科技革命实现了思想的解放,复兴了古希腊的唯物主义思想,西医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了还原研究,形成了医学还原论。打破了古代仅限于整体水平的研究,开始把人体分解,向部分及微观深入;打破了古代研究方法中的方法的直观、模糊、思辨等局限,开始应用分解方法、还原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冲破了古代单纯依靠临床经验总结的局限,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从经验医学阶段转向实验医学阶段。•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之中,没有类似欧洲那样的文艺复兴、科学技术革命,这种社会环境,不用说使中医得到发展,相反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和障碍。此时西医学逐渐传入我国,从此在中国形成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二、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差异的根源:哲学思想。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物质由基本粒子组装而成,同样可以分割。东方哲学源自:古代的“元气说”:“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即西医的思维方式是还原论思维,而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传统的系统论思维,为更好的理解中西医间的差别,让我们来看一下两种思维方式间的差异。•1.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从《周易》的“太极”、道家的“道”和“一”、儒家的“太一”到元气论的“元气”,都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世界和万物是由这个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产生出来的。而西方原子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合而成的,复杂的高层次是由简单的低层次组合而成的,最终都是由最小的、作为本原的“原子”、“元素”组合而成的。•2.发生机制不同。•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世界和事物是“分化”发生的,是由混沌未分的统一体分化而成。《易传》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老子》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白无误地道出了与西方原子论完全相反的世界观。而西方原子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合而成的,复杂的高层次是由简单的低层次组合而成的,最终都是由最小的、作为本原的“原子”、“元素”组合而成的。•3.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不同。•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世界和事物的本原是个统一体,事物从本原上就是不可分解的,部分始终是作为整体内的部分而存在,不可分解性是事物整体性的本质。西方原子论的“组合”观认为人的整体可分为部分,再把各部分分解为更加细小的部分,直至分解到其本原――“原子”。•4.运动的源泉不同。•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事物运动的动力源泉在本原的内部,内在矛盾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阴阳交而生物”,由此构成了内源的矛盾运动和事物的千变万化。西方原子论强调原子不可分、没有内部矛盾。•5.还原观不同。•西医贯彻着还原论的“实体”观,按照原子论,是要“还”到“原子”来认识;中医按照系统论,是要“还”到“混沌未分的统一体”来认识,“整体”才是本源性的最终说明。三、中西医对疾病、人体认识的差异•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分类西医中医医学模式生物医学形神环境医学病因病机邪气-重生物正气-重环境诊断特点局部、机器为主整体、以人为本治疗原则对抗、剿杀调节、从化哲学思想原子论元气论总体微观分析医学宏观整体医学饮食刀叉筷子•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不同分类西医中医疾病以病为本,诊病治病以人为本,诊人治人形神重视形体重视关系生理基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病理群体求同式个体求异常式特点机械制衣量体裁衣四、医学与哲学、现代科学、真理的关系•哲学是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源和生命的本质及归宿,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和生命是怎么来的,最终到哪里去,分类上来说,是形而上的学问。•现代科学的定义:以现代物理学、数学、化学等学科为基础,采用的是从观察、总结、验证、推演和计算最后得出的可以重复验证的一门学问,从分类上来说是属于形而下的学问。科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比如现代医学的指南,就属于形而下的东西,就属于阶段性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阶段性的东西总是在不断否定之否定中,每一次否定到肯定的过程,都有无数人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科学是研究“死”的物,且方式是抽象地研究两个静止的物之间的线性关系。•医学研究的是目前人类最难解释的生命现象,不仅重视事物高度的普遍性,更重视人体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异质性或称独特性。科学研究再复杂,最终的定律是“物质不灭”,而医学除了物质不灭外,更好回答为何“生死有期”。生命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只有在一定层次上才会出现。生命的特征不是各部分、各层次的简单相加,整体特性也不能简单还原。生命是一整体结构的存在而存在,更以整体功能的密切配合而存在,这就是医学与科学的区别。把一个生命系统剖分成各个部分,不过是一个死物,或是一个失去了生命的物体。•中医是行而上的宇宙生命观为理论基础,践行着形而下的物质生命实践。这是中医学的高明之处,也是区别于不完整的形而下的西医学之处。•科学只是不断揭示物质运动规律的学问,而物质的运动规律远远不是宇宙的真理。•我们经常讲要追求真理,什么是真理呢?真理,就是事实真相,是宇宙生命物质的本源。宇宙,生命,物质的本源就是道。中医建立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理论,取像比类思维,从而从最微观的气,到宏观的天地,到人和万物,都包含进去,逻辑上无懈可击,实践中,可验可证。•所以,中医不是现代科学,而是真理。五、中医学的地位展望•习近平:2010-6-20在澳大利亚出席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九大报告:健康中国•李致重:如果把中医药学比作一颗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传统的文化与科学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为其本,临床医学为其主干,方药与疗效则是其花、叶与果实。•祝世讷:2014.12•三大奇迹:从未中断的古代文明•仍未融合的科学•至今仍在应用的科学体系•三大难题:中西医不可通约•中医学时间理论问题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中医学走向世界无轨道可接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