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机密★启用前201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娴.熟沉湎.戛.然而止B.眷.念禁锢.销声匿.迹C.泯.灭亢.奋迥.然不同D.梦寐.归省.忍俊不禁.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寖泡在盏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A.缭绕荡漾歇息B.环绕荡漾栖息[来源:学.科.网Z.X.X.K]C.环绕飘扬歇息D.缭绕飘扬栖息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B.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的形象带来良机。C.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D.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C.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印款,印饰。D.网路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人选择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与活力。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灰烬”“血”“泥”写出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D.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句描绘了“天上街市”的奇景,诗人用两个“定然”,语气肯定,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现实世界。阅读《中国石拱桥》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来源:Zxxk.Com]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6.下面对赵州桥说明内容及顺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结构特征、建造规模和设计者。B.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结构特征、修建时间和建筑规模。C.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建造规模和结构特征。D.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地理位置、结构特征和设计者。7.下面对选文所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了我国古代石拱桥在设计和建造上取得的光辉成就。,B.选文通过科学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雄伟规模。C.选文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评价,赞美赵州桥设计和施工的巧妙绝伦。D.选文中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赵州桥四周景色优美。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为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援引《水经注》上的记载,令人信服。B.选文第三段的结构是先分说、后总说,这种结构使文章条分缕析,井然有序。C.选文高度肯定了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D.选文中“当时”“可算”等限定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阅读《小石潭记》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B.卷.石底以出卷:弯曲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以D.乃记之而去.。去:离开10.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影.布石上B.潭西南..而望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D.其岸势犬牙..差互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来源:Z。xx。k.Com]机密★启用前201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Ⅱ卷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1)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2)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岱宗夫如何?。(杜甫《望岳》)(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6),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13.自古以来,月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散,可谓“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诗人的笔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勾起了游子思乡之情;“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写了骨肉离散之愁;“,千里共婵娟”寄予了人间最美好的祝愿。(2分)[来源:学+科+网Z+X+X+K]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竹本固.固:(2)夫如是..如是:[来源:学|科|网]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来源:学科网]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清秋书简》,回答17—20题。清秋书简潘纤云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17.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18.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19.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3分)20.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某班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材料一】24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琴艺,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材料二】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材料三】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