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略特《荒原》中来看“荒原”理念[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专题研究》课程结业论文-1-从艾略特《荒原》中来看“荒原”理念摘要:《荒原》是艾略特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传世佳作。很多人觉得《荒原》十分难懂,认为这部诗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或探讨。在这部长诗里面,作者大量引用现实生活场景。本文主要是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对《荒原》中的一些人物来进行解读,把欧洲文化的现代“荒原”纳入到历史、现实、将来三个部分来进行浪漫主义解构中加以叙说,其中又涵盖着强烈的拯救意识,从而指向了“荒原”的消失,揭示了一战后西方精神文明的衰落。关键词:“荒原”理念历史形态现代世界将来解救西方精神文明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新颖而独特的表现手法,更主要的是在于它丰富的象征意蕴和完整的意象体系“把宇宙压缩成一个球体,使它滚向一个重大的问题”【1】的主题: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探索人类精神文化史的“荒原”问题,以及对“荒原”的拯救。作者主要是以人类精神文化为背景来考察现代欧洲文化的“荒原”,把欧洲文化的现代“荒原”纳入到历史、现实、将来三个部分来进行浪漫主义解构中加以叙说,其中又涵盖着强烈的解救意识,从而指向了“荒原”的消失。过去、现实、将来在这部长诗中共同构成了对“荒原”浪漫主义批评的三个方面。过去——历史形态,表现了作者对“荒原”本质的理解,也是艾略特对现代“荒原”进行浪漫主义叙写的理念前提;现代——现实意识,是艾略特对现代人的生活经验,心灵冲击下的一种解构,同时包含着作者本身的一些生活困惑;将来——解救意识则是历史形态与现代世界相碰撞的一种必然结果。【2】一、《荒原》的历史形态:作品的历史形态首先体现在作品本身的原型结构上,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解构。在这里,对于《荒原》的历史形态,我首先想从这部诗的几个历史典故入手,重新阐释《荒原》的主题: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探索人类精神文化史的“荒原”问题,以及对“荒原”的解救。艾略特从古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的作品《萨蒂礼孔》引来一段话作为题《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专题研究》课程结业论文-2-词,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因为我在库米城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孩子们问她:你要什么,西比尔?她回答到:我要死。”【3】(引用原文下同)西比尔是库米古城的女无知,她向太阳神阿波罗要求长生阿波罗给了她一千年的时间。但是她忘记了要求青春永驻,以致虽生犹死。她后来活了700多岁,老年的痛苦已经忍受了许久,但她还得一直活着。那时她老得身体缩成了一团,四肢像羽毛一样轻……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就是所说的“荒原”状态:“死不了;活着只有痛苦和不幸,美丽的青春已成为了过去,昔日的繁华已无迹可寻了。”艾略特在《荒原》里反复强调虽生犹死的主题:“不真实的城市,在冬天早晨棕黄的浓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桥,啊,这么多我没有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叹息,隔一会儿短短地嘘了出来,每个人的眼光都盯着自己的脚。流上小山,流下威廉王大街,直到玛利亚·伍尔诺教堂,在那里大钟正沉默敲着九点的最后一响。”这段诗歌描写了从伦敦郊外赶往金融中心上班的职员们。艾略特在这里刻意的来模仿或是直接借用波德莱尔的《七个老人》和但丁的《神曲·地狱篇》里的诗句或典故,暗指当时欧洲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人们,他们经常性的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只是机械般地做着例行公事,过着不死不活的生活。又如,职员们等待下班时的景象。“在紫色黄昏到来时……眼睛和脊背从写字台直起来……人的机体像出租车在悸动地等待。”其中一名女打字员在和情人幽会后,机械地用手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就这样,艾略特笔下的男男女女仿佛是地狱的幽灵或是没有灵魂的机器。诗人之所以反复强调现代荒原中人们不死不活的一种状态,是因为按照西方的传说和宗教,生死是紧密相连的,有生就有死。既然不死就没有重生的机会。作者把生与死这一轮回的历史形态幻化成生——死——再生的意象系列来加以表达。有大自然的死亡与再生;残忍的月份荒地上顽强的生长出丁香;被冰雪覆盖的寒冷的冬季,枯干的眼球提供着少许的生命;乱石堆里枯死的树干,还留下“最后的手指”,“想抓住些什么”。更何况是无水的荒原,忽然来了一阵雷声,降下了甘霖。还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专题研究》课程结业论文-3-人的生命的死亡与再生:翡绿眉拉和她的姐姐被残忍的国王杀害,却变成了燕子和夜莺,今天依然在这个世界鸣叫:弗莱巴斯死了,又返璞归真,其尸骨进入海底漩涡,被一潮流剔净。人类的社会历史形态,也是如此,同样是“一种意义世界的死亡,一种新的意义世界的诞生。【4】”艾略特在这部长诗中,以历史形态为主线,主要论述了自己关于生——死——再生的意象框架,具有社会象征意义。1920年前后是人类自己也无法理喻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在物质上给欧洲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和破坏,而且从精神上埋葬了人们心中的上帝。对理性科学的怀疑、对传统道德的失望、对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对现代化生产中人被异化的担忧……这一切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荡涤了一切,冲击了人们的观念、信仰、思考和结论。伦敦坍塌了,巴黎毁灭了,美国变形了,就像昔日的庞贝城,人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除了一片荒原之外,什么也发现不了。上帝的存在剥夺了世界的意义,上帝的消失又剥夺了万物的意义。在这一片神秘莫测的荒原面前,人们什么也不能理解。“荒原”,是一个带有深刻意义的象征性概念,是对人类精神文化丧失信念,丧失意义,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无序状态的某种象征。“荒原”的深刻内涵,其实是对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出现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需要人们去寻找一种新的人类精神文化家园,也是艾略特对人类精神文化发展规律的一种意义上的把握,值得人们思考。艾略特曾经写到:“现存的不朽作品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美体系,由于新的(真正新的)艺术品加入到它们行列中,这个完美体系就会发生一些修改……尽管修改是微乎其微的。于是每件艺术品和整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比例、价值便得到了重新的调整;这就意味着新旧事物之间就取得了一致。【5】”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要把一种标准施加于人的世界理念中,要求人们不断去超越有限的理性原则和时空价值,创造人的新的价值状态和内在秩序。这种超越首先是要打破既有的价值体系为先决条件,在旧式的价值体系没有摧毁,新的价值尚未形成之前,都会出现一个暂时十分混乱、无序的局面。这就是“历史形态形态下的荒原”。而这种“荒原”迟早会被一种新生的有序秩序所取代的。艾略特天才般的预示,表明了一种新的历史变化:一个旧有的时代即将终结,新的时代将要快速诞生。文化形态下的“荒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前景失去了信念,丧失追求上进的勇气。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世界,希望就会随之而来。“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为了路。”这是艾略特荒原理念的出发点,也是这首长诗的历史形态真《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专题研究》课程结业论文-4-谛所在。二、《荒原》的现代世界:作者确立了自己考察现代荒原的理念出发点,接下来就是对现代世界的考证,这也是此诗的核心主题所在。“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在死去的土地里哺育着丁香,混合着记忆和欲望,又让春雨拨动着沉闷的根芽。”这是全诗的开端部分,是作者对现代意识荒原的总的概括,充分揭示了现代意识形态下的荒原世界与传统意义世界的一种严峻对立局面。现实中的一切都是一种无序的状态,需要调剂。充斥在这里的是无聊的人们、无聊的生活、破败的城池……在这样现代化环境中,欧洲的文化世界充满了一片“荒原”。《荒原》诗中的“对弈”有两个场景是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场景就是写上流社会里的一位空虚无聊的女性,在卧室里自言自语:“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明天该做些什么?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在丧失了人生的意义之后,现代人自然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些什么了;第二个场景写一位名叫丽儿的下层社会女性和她的女伴在一家小酒楼里谈论私情、打胎和怎样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结尾几行借用《哈姆莱特》中奥菲利亚在告别生活的一段疯话,演示出现代西方女性已经彻底堕落,不疯犹疯。【6】场景的设置,也给我们显示了某种目的,某种逻辑性的意义,引人思考。确切点儿说,这些荒原现象与社会的正常秩序相互冲突,与社会正义相违背的结果必然会成为“荒原”。这也反面证实了那个世界有一种统一的价值尺度和理性原则,是一个有理性、有道义、有秩序、有信念的真正的意识世界,在这里人们不会因某种元素而无可是从。但是现代世界中的两性却向我们表现出极不形同的世界。那位小职员和打字员:“时机现在倒是合适,他猜对了饭已经吃完,她厌倦又疲乏,试着抚摸着她,虽说不受欢迎,也没受到责骂,脸红了,决心也下了……她回头在镜子里照了一下,没有意识到她那已经走错了的情人;她的头脑让一个半成熟的思想经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专题研究》课程结业论文-5-总算完了事;完事就好。”他们平稳慵懒地做完了一切。没有风信子女郎的纯洁,没有特里斯丹和依瑟的炽热,没有克里奥佩托拉和狄多的如痴如醉,也没有翡绿眉拉的痛苦与悲戚……没有想过能够得到什么,也没有想过会失去什么,是一幅无状态的一种有机图画,冷漠平淡。这就是现代世界中的两性,“自然主义”情欲,人的动物性本质赤裸裸地显露出来了。人变成了动物,人的自我意识开始丧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理念,出卖了自己的精神食粮和肉体,成为用稻草搪塞起来的“空心人【7】”。同时,艾略特用具体的场景给我们展示了一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危机,宣扬只有依靠宗教才能使得荒凉混乱、腐败透顶的社会现实有所改变。“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你是活的,还是死的?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不记得?”……“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按住不知信息的眼睛,等着那一下敲门的声音。”可以说,这里只有老鼠吃下的尸骨,没有一丝的生机,需要生命的紫云呵护。这就是艾略特为我们描绘的现代荒原世界。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死亡,但不是生命终结意义上的死亡,是生——死亡——重生的循环过程。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扭曲和错位。人的本能冲动,内在情欲,像冲决堤的洪水日益泛滥;强权政治,种族压迫,战争威胁,乃至人际交往,社会规范等,这一切都在毁坏人类已经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使现代人愈来愈来感到无家可归。这就是现实世界,现代世界中的“荒原”。三、《荒原》的将来解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专题研究》课程结业论文-6-艾略特曾经阐释了文学的“非个性特征”,强调文学传统对个体作家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任何艺术家要想在艺术领域中确立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必须熟谙历史文学传统。【8】很多人认为《荒原》是一部晦涩难懂的长诗,是因为艾略特再次深刻地为我们设计了将来解救的层面。此诗中拥有强烈的将来解救意识。第三章“火戒”,第五章“雷霆的话”的标题就是直接揭示这一内涵的。“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将出来主啊你救吧烧啊”可以看出,艾略特更加将这种解救的希望寄托于宗教上帝的身影,希望以一种统一的宗教、统一的意义世界程序、统一的理性原则来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旧有的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荒原”因素在新生命面前改造或是消亡。“当时是活着的现在已经死了,我们是曾经活着的现在也已经快要死了。”渔王只能在煤气厂后面的死水里垂钓,背后传来的是“用血肉制成的引擎”的声音。而这样的声音可能会给人间带来些许春天的气息。面对今天生不如死、生即是死的百无聊赖的现代“荒原”世界,强调人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反对形式上“荒原”,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最后,依据对诗歌内容全部分析,可以看出《荒原》的主题,就是一种改造社会的要求。人们不但不懂得解救,反而以无限膨胀的欲望去挤压精神干枯的尸体,这是当代社会的巨大悲哀。《荒原》最后一段梵文结尾,翻译过来就是:“给予,同情,克制,玄妙的和平。这是多么深刻的东方智慧啊!”诗人似乎有意识的在启示我们:西方社会可以借助于东方智慧来摆脱自己精神危机的困境。人类的各种文明经过碰撞和交融,有希望达到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