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这说明先秦儒学家A.认为“人性本善”B.重视教化作用C.主张“为政以德”D.推崇仁义观念【答案】B【解析】孟子的主张是“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致;荀子的主张是“普通人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故答案选B。A是孟子人性思想;C是孔子的思想;D是荀子思想。【点睛】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地给人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缓和矛盾和促进社会发展,荀子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2.西汉武帝时除在中央设立太学外,还在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A.使教育被儒学所垄断B.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C.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D.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还在郡国兴办学校,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授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故D正确;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设置地方教育系统的影响,A错误;改变选官制度的察举制,不是设立学校,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排除C。3.“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呈三角状布局,具有向心的空间感,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2-以模仿仙境;此后逐渐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式A.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B.反映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C.凸显了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D.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具有向心的空间感”可知,“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符合皇家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故D正确;“一池三山”中的三山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并非受佛教思想影响,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排除B;“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排除C。4.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曾云巢善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A.经世致用B.格物致知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细心观察、研究”“穷昼夜不厌”等信息,反映出理学思想中的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特点,故B正确;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发明本心是指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知行合一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5.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材料中的“他”是A.孟子B.朱熹C.董仲舒-3-D.王阳明【答案】D【解析】【详解】“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与王阳明“心即理也”观点相同;“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与王阳明“致良知”观点相同,王阳明认为只要恢复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故D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性本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AC;朱熹认为理在客观世界中,不符合“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排除C。6.在李贽眼里,无论是君主还是圣人,都“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因此他告诫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也”。这表明李贽A.否定“君权神授”B.反对君主专制C.主张人民主权D.反对崇拜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李贽认为:无论君主还是圣人,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他告诫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这表明李贽反对人们对君主和圣人的崇拜,反对崇拜权威,D正确;材料信息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反对对权威的崇拜,并非反对君主专制,排除B;人民主权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7.古罗马著名学者昆体良认为,如果一个人掌握了雄辩术,却用它来教唆犯罪,陷害无辜,与真理为敌,教授雄辩术的教师就不是给战士以武器;而是给强盗以屠刀。如果上天赋予人以说话的能力,却被人用去犯罪,倒不如生来聋哑,没有理智的好"。与其主旨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普罗泰格拉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答案】C【解析】【详解】“如果一个人掌握了雄辩术,却用它来教唆犯罪,陷害无辜,与真理为敌,教授雄-4-辩术的教师就不是给战士以武器;而是给强盗以屠刀”可知,昆体良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所学,苏格拉底重视道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智慧,完善人的道德,故C正确;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不符合题意,A错误;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亚里斯多德创立逻辑学,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符合题意,排除D。8.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在此,梁启超意在强调A.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B.启蒙运动构建新社会的蓝图C.智者学派促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并结合材料可知,“古学复兴”即十四五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A符合题意;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智者学派产生于古希腊,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宗教改革的时间是16世纪,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联系所学文艺复兴的影响分析解答。9.如下图所示,图示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可能是-5-A.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古典暨复古作品B.手抄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C.手抄本总数、科学著作、古典暨复古作品D.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6世纪文艺复兴在西欧兴起,因此文艺复兴作品大量增加,故③应该是古典暨复古作品;文艺复兴时期,神学著作不断减少,故②应该是神学典籍;16世纪随着印刷术的传入,印刷书籍不断增加,故①应该是印刷本总数。由此,本题答案为A项。10.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A.圣经至上B.简化宗教仪式C.因信称义D.建立国家教会【答案】C【解析】【详解】“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表-6-明马丁·路德反对外在的苦修和禁欲,强调内心的忏悔和虔诚信仰,即因信称义,故C正确;材料强调内心的忏悔和虔诚信仰,没有涉及圣经至上,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国家教会,排除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联系所学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11.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C.主张共和倡导由D.崇尚理性否定权威【答案】D【解析】据材料“盛赞牛顿……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并不是民主的代言人,故A错误;牛顿虽然是科学的象征,但材料没有体现反对迷信,故B错误;伏尔泰并不主张共和,故C错误;牛顿的科学理论是理性主义的体现,伏尔泰是反对专制的启蒙思想家,故D正确。故选D。12.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而不是集中于常设的委员会;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所以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13.下图是中国古代“教”、“学”两字字形的变化,变化的字形却有不变的含义。在此,不-7-变的含义指A.字体的笔画顺序B.字体的结构部件C.重视文化价值的历史传承D.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两字有变化的字形,却有不变的含义,即重视文化价值的历史传承,故C正确;从图中明显看出“教”、“学”两字笔画不一样,A错误;B反映的是表面现象,不是“不变”的实质含义,排除;变化的字形无法体现出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排除D。14.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医学与巫术相伴始终B.中医因源于巫术而没有科学成分C.医字经历了从巫术到医学的演化D.“医”字采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毉”被“醫”字所取代,针砭药石取代巫术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反映了医学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针砭药石取代巫术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医的来源,且“没有科学”的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强调医学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而不是汉字的演变,排除D。15.下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8-A.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B.实用科技居于主导地位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医学、天文、数学和地理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较高,这些学科的实用性较强,反映出我国古代科学成就中实用科技居于主导地位。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从事科研人员的多少,排除D项。【点睛】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规律的探索不够。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③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④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16.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肯定元杂剧的主要是因为它A.反映当时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C.体现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D.是元朝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答案】A-9-【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可知元杂剧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元朝政治黑暗的内容,故B项错误;元杂剧所反映是元代社会的现状,而基本没有涉及到政治观点,故C项错误;杂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材料强调因为记录社会现象而体现的历史价值,故D项错误。17.“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