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某工业园区考察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赴某工业园区考察的报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内容,8月12日至1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率队赴**市装备制造基地、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大路工业园区和呼和浩特市**新区考察,学习借鉴当地园区规划和建设、产业发展和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先进经验、做法。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张锐,市工信局、自然资源局、能源局、生态环境局以及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整体情况本次考察是以“聚焦**‘九链五都一市一城’高质量发展目标,学习借鉴自治区西部先进地区的工业园区和新区先进经验做法”为主题,通过考察找出不足,找准差距,学习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考察采取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总结会议等方式进行。**市长亲自指导部署考察线路、考察内容,率队实地考察了园区指挥中心,实地走访了园区入驻企业,深入了解园区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相关政策以及园区企业发展现状等有关情况,并与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园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返程前,**市长在驻呼办事处主持召开考察总结会议,与会人员谈体会、讲收获,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建议。通过本次调研,大家深深感受到**市和**新区广大党员干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及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当地政府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倾心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发展理念。**市历经20年过山车式的发展曲折,在资源型富集区闯出一条创业、创造、创新之路,从**现象逐步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经济发展的韧性、创新性稳步增强;**新区历经三年的高标准规划建设,以“创新、引领、绿色”为理念,推进新区高质、高效发展,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自治区营商环境最优和行政效率最高的新样板、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贡献了**新区智慧和方案。二、考察具体情况(一)**市工业园区1.产业集群化发展。**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全面实施资源转换和发展新兴产业现代化工业战略之路。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和科研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形成了清洁能源、煤化工、氯碱化工、绿色农畜产品、陶瓷、装备制造六个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煤炭设计产能亿吨、电力装机2300万千瓦、天然气产能320亿立方米。2018年销售煤炭亿吨,发电1035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600亿千瓦时)。煤化工产业方面,产能1639万吨,在建产能1063万吨,现有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等23种产品,逐步形成世界一流高端煤化工产业集群。氯碱化工产业方面,产能285万吨,生产PVC、PVA、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产品。绿色农畜产品方面,2018年产羊绒4000吨、羊绒(毛)制品1000万件,**集团在世界上享受盛名,产量占自治区的二分之一,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五分之一。陶瓷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建筑陶瓷、工业陶瓷为主的产业链条,下一步将做着力培植两个陶瓷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方面,通过资源配置和股权融资的方式引进了奇瑞汽车、京东方,形成32万辆整车、45万台的发动机、60万台的变速箱及玻璃基板81万片,下一步与吉利、先行和陕西重卡开展合作,研发智能化的能源重卡。2.高标准建设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到2010年**市形成了17个工业园区,从2000年到2009年前市政府主导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基本实现了园区的“九通一平一场一站”完善的基础设施。当地干部认为,基础设施是招商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前置条件,商是不会过来的。比如,水电路讯各方面基础设施以及渣场、污水处理厂、统一的供水供暖供气,这些都是招商引资的基本保障。目前,在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每年出资10个亿作为产业发展基金,撬动银行资金,推动现有的煤化工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发展。3.创新园区管理的体制机制。园区运行体制机制上是单独运行,人权、财权、事权全部相对独立,园区配备的级别也非常高。实际运行中,由于园区毕竟不是一级政府,因此在项目审批等环节存在不畅通的现象。另外西部旗区反映,要是园区财政收入从旗区再拿走,旗区财政就没有什么了,现在是市和旗两级管理,园区和旗里分灶吃饭、分灶运行。在考核机制中,由市工信局代表市委市政府,除了党建所有内容统一纳入全市的考核范畴,进行统一考核、统一评比。这使园区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比拼,特别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各个方面,充分调动了园区的积极性。4.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市化工园区已基本都实现了“循环化”,已完成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下一步,所有园区将编制绿色发展规划,煤炭和废渣将采取煤炭走廊和管道运输,同时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推动现有的中间产品精细化、高端化、高附加值化,实现综合利用、循环化利用,培育世界一流高端煤化工产业集群。(二)呼和浩特市**新区1.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新区坚持以生态优先理念规划建设新区,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内蒙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构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水平规划体系。一是遵循“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城市景规化、建设现代化”的原则和“蓝绿交织、山水相依、疏朗大气、组团布局”的要求,高起点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生态保护、绿地园林、海绵域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大数据、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等各类专项规划,构建起了“4+13”“一张蓝图”规划体系,并强化规划的刚性管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二是按照自“先生态、后业态”、“先地下、后地上”的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严格划定生态控制区、农牧业保护区和城市开发边界等“三区三线”,设定新区生态空间占比为63%,优先启动了“两河一廊道”生态设计和建设,新区起步区市政生态绿化、生态治理项目全面启动,核心区绿色生态宜居水平基本实现一步到位,确保新区规划建设充分凸显自然生态本底。三是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稳步推进金盛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二号大街、起步区的市政配套路网和中水厂、核心区交通基础设施等一批先导性建设工程建设,实施数聚小镇、金融小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小镇和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多规合一”数字化平台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清洁能源及地热供热等技术,推进大数据学院、乳业学院申报工作,新区产业承载和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2.打造自治区营商环境最优、行政效率最高的新样本。**新区把创新理念贯穿体制机制、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全过程,用创新的理念和方式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一是全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组建了“一办六组”大部制、扁平化的工作机构,设置了36个内设科室,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局一个部门管审批,规划建设局一个部门管土地、规划建设,综合执法局一个部门管执法,将“条条管理”变为“集权管理”,“一管到底、一步到位”,解决了部门推诿扯皮问题,提升了行政效能。同时,组建了3个国有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公司化执行实现重点项目市场化投资、市场化建设。此外,为有效管理已征收储备土地,依法组织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正在向自治区编办申请设立土地收储管理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个事业单位。二是全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窗受理、一号申请、一网通办、一章审批、一站办结、一口出证”的审批模式。探索启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率先在全区实现“拿地即开工”(符合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有项目立项手续,招拍挂摘牌后交了土地出让金,完成施工图审图工作后就可开工),项目开工时间平均可提前120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受理、网上运转、网上督办、网上反馈。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本级56项行政审批事项已授权新区审批,实现了“新区事、新区管”。三是创新性实施“企业零跑腿”服务。针对大量审批事项需协调县、市、省多级部门,创造性地实施招商引资“企业零跑腿”服务机制,制定出台了《新区招商引资“企业零跑腿”服务承诺(暂行)》,组建了专业招商服务公司,专职为落地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彻底解决了“招商部门笑脸相迎、审批部门踢来踢去、投资企业冰火两重天”的问题。四是全面开展“区域评估”试点工作。为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前完成了规划区域内建设项目审批前置性评估评审工作,为企业提供评估事项代办和“评估零收费”服务,有效解决了建设项目评估评审手续多、耗时长的问题。**新区通过开展“企业零跑腿”、“拿地即开工”、“评估零收费”等投资服务,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手续完备比自治区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58天,投资企业切实感受到了高效服务。3.打造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新区坚持高端、高新发展,紧盯国内国际最新产业方向,在大数据、生物科技、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招引落地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项目,推动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大数据产业快速做大做强。新引进了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北方区域中心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家73万台服务器项目,建成投用后能力将达到145万台;中行IDC全球金融数据中心落户实现了以往由“冷灾备”到如今“热处理”的本质转变;公安部可信身份认证平台、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CPU+GPU)、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三大超算系统落地建设,总算力接近“太湖之光”;积极“赋能”自治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改造升级,空压机经济指数平台、微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爱养牛乳业产业链、BIM产业基地等正式运行,包钢炼铁高炉等规上企业实现“登云”;清华同方服务器制造基地一期投运,填补了自治区大数据装备制造产业空白。与此同时,国家火炬**新区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科研项目落户新区。二是生物科技、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以国家基因检测应用中心内蒙古博奥检验中心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产业加快集聚,高导热氮化物材料产业化项目已试生产,下一步重点向氮化镓等化合晶体生长方面延伸。三是大力推进下一代智能物流业发展,京东X事业部智能无人配送基地、无人超市正式运营,京东“亚洲一号”内蒙古智能物流园10月份投入运营,唯品会内蒙古运营总部落户新区;四是大力打造金融业发展集聚区,86家金融机构落户金融小镇,注册资本175亿元,各类私募基金注册管理规模132亿元,填补了地方不良资产处置牌照等多个金融业态模式空白。五是休闲康养产业快速起步发展,恒大养生谷、大型温泉水上主题乐园恒大水世界、启迪冰雪小镇、国际马产业园等项目积极推进。4.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方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平台开始招标、线下园区启动建设,首列新区一中欧班列(中亚方向)成功开行。另一方面,提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走出去招商水平,深化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在制度创新、区域协作、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在粵港澳等地派驻招商引智工作小组,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签署合作备忘录,成功举办2018中国.内蒙古(**新区)首届智慧产业峰会、中国.内蒙古(**新区)智慧产业北京论坛,即将承办的2019年全国高性能计算机学术年会开幕,**新区社会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升。三、考察收获与启示(一)必须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规划、园区规划经济有效衔接,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方面要强化规划引领、约束作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强化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质量管控,要加强各产业、企业的循环化改造,实现节能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产业规划体系要逐步完善,紧紧围绕资源和优势产业谋划区域产业功能定位和产业项目,搞好区域协调联合。我市园区单体总量小,产业链条短、产品种类少且附加值低,相近园区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