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桃树的种植技术精品课件
姓名:杨冬敏学号:200840700054专业:生物技术桃桃树栽培技术一、桃树的生物学特征1、桃树的生长习性根系:桃树是浅根型果树,水平根发达,分布范围为树冠直径的1-2倍,垂直根不发达,在土层深厚的地区,根系主要分布在20-50厘米的土层中。桃树根系在一年中有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5-6月和9-10月,低温22℃时,根系生长最快。1、桃树的生长习性芽:桃树的芽按性质分为叶芽和花芽两种,花芽为纯花芽,全部由侧芽形成,枝条的顶芽都是叶芽,桃芽具有早熟性,生长旺的新梢一年可萌发1-2次副梢,但其潜伏芽少而且寿命短,因而不易更新。1、桃树的生长习性桃树的枝条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因而桃树层性不明显,枝条顶端优势强,结果部位易上移和外移。普通发育枝枝条生长枝徒长枝叶丛枝短果枝(5-15厘米)结果枝徒长性果枝(60-80厘米)长果枝(30-60厘米)中果枝(15-30厘米)花束状果枝(5厘米以下)2、桃树的结果习性桃树的结果枝类型随品种、树龄而不同,南方品种群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北方品种群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生长强旺,新梢多次分枝,如配合2-3次摘心,当年即可形成稳定的丰产树体结构。进入大量结果以后,树势趋向中庸,生长稳定,新梢抽枝粗壮,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复花芽居多。初果幼树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盛果期以中、短果树结果为主,占果树总量的76%以上。自然授粉坐果率高,需严格疏果,以增大果个。2、桃树的结果习性花芽分化与开花坐果a、花芽分化时间: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为桃花芽分化的两个集中分化期;b、开花:桃树花期最适宜温度为12-14℃,花开的1-2天为最佳授粉时期;桃大多数品种是自花结实,异花授粉情况下,可提高产量。c、果实发育:果实生长为双S图形,有两个迅速生长期,其间一个缓慢生长期(硬核期)。3、桃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a、温度南方品种群宜在年均温12-17℃,夏季月均温达到25℃,冬季要有7.2℃以下低温,750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休眠。b、光桃树特别喜光,光照不足,枝梢延长,花芽分化少,质量差,易落花落果。c、土壤土壤不宜粘重,喜沙质壤土,怕涝,忌积水,土壤中水分过多,根系死亡,宜在向阳的南坡,排水良好的缓坡上建桃园。pH4.5-7.5范围均可正常生长,pH7.5以上易黄化。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28%时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桃树忌重茬。二、桃树的需肥特性二、桃树的需肥特性桃树对三要素的需要以氮、钾为主,对磷需要量较少。a、施肥量:桃树的适宜施肥量和氮、磷、钾的比例,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势、产量、土壤肥力、肥料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而综合分析决定。一般每生产100斤果,需施入基肥50-100公斤,纯氮0.4公斤,磷0.3公斤,钾0.5公斤。b、磷、钙的吸收量也较高,与氮吸收量的比值分别为10:4和10:20。磷在叶、果吸收多,钙在叶片中含量最高。要注意的是,在易缺钙的沙性土中更需注意补充钙。c、各器官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量以氮为准,其比值分别为:叶10:2.6:13.7;果10:5.2:24;根10:6.3:5.4。对三要素的总吸收量的比值为10:3-4:13-16。二、桃树的需肥特性对氮肥特别敏感。桃在幼树期,如施氮过量,常引起徒长,成花不易,花芽质量差,投产迟,落果多,流胶病重。盛果期又需氮肥多,如氮素不足,易引起树势早衰。果实生长后期如施氮肥过多,果实味淡,风味差。在衰老期,氮素不足,会加速衰老;反之,氮素充足,可促进多发新梢,推迟衰老过程。需钾量大。桃树对钾的需要量大,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钾对增大果实和提高品质有显著作用。如钾不足,叶片变小,色变淡,叶缘枯焦,叶身出现黄斑,叶片早落,落果重,果未熟而果顶先烂,所以壮果肥中钾的比例应高于氮,并在果实发育期喷钾。在年生长期中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1,果实发育的中后期为1:0.5:1.5。NK二、桃树的需肥特性基肥以秋施为最好,此时正值根系的第2次生长高峰,效果最佳。施肥宜深不宜浅。桃的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吸收力强,但根系分布浅,多集中于地表下20-40厘米的土层。如营养不足,就会影响树势、产量、品质和寿命,所以施肥宜施在30-50厘米深的土层,不宜浅施;浅施更易引起根系上浮。二、桃树的需肥特性梢果争夺养分矛盾激烈。桃的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都在同一时期,因而梢果争夺养分的矛盾特别突出,如健壮树落花后施氮肥过多,枝梢猛长,落果特重;弱树如氮素不足,又会引起枝梢细短,叶黄果小,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树龄树势和结果重,适时施好花后肥和壮果肥,以协调梢果矛盾。施肥1N素:对N素敏感,过少抑制生长,过多造成旺长,花芽减少,停止生长晚,易抽条;2P素:P素需要量较少;3对K、Ca、Mg需要量较多;4N:P:K:Ca:Mg=10:3~4:6~10:6~10:4~5二、桃树的需肥特性三、桃树所需的矿质营养氮:桃树新梢生长量大,果实大,对氮素较敏感,结果树氮素过多易引起新梢徒长和延迟结果,加重生理落果,要适当控制氮肥施量。随树龄增大及产量增加,需氮量也增加。磷:桃需磷量比氮、钾少,主要作用是使传粉受精良好,增加果实含糖果量和促花芽形成。钾:桃需钾多,钾充足时果个大,含糖量高。钙:以果胶钙的形式构成细胞壁的成分,为正常的细胞分裂所必需,也是某些酶的活化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是许多酶系统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吸收和转移,有助于植物体内糖的运转。三、桃树所需的矿质营养硫:提高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防止果树新生叶失绿黄化和枯梢,促进果实生长。铁:是叶绿素合成和保持所需的元素,并参与光合作用,是许多酶的成分。硼:影响某些酶的活性,促进糖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锌:参与生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是某些酶的组成部分。锰:是形成叶绿素和维持叶绿素结构所必需的元素,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在光合作用中有重要功能,并参与呼吸过程。三、桃树所需的矿质营养铜:构成铜蛋白参与光合作用和氮代谢,促进花器官发育,有利于枝梢和幼叶生长,促进果实生长。钼:参与氮素代谢,与维生素C的合成有关,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提高果实口感,增强抗病毒感染能力。三、桃树所需的矿质营养1、缺氮a.土壤缺氮会使全株叶片变浅绿色至黄色。起初成熟的叶或近乎成熟的叶从浓绿色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叶柄和叶脉则变红。此时,新梢的生长受到阻碍,叶面积减少,枝条和叶片相对变硬。b.如缺氮过于严重,则在1~3周内,大的叶脉之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在后期,许多红色斑点发展成为坏死斑。叶片逐渐形成离层而脱落,从当年生长新梢的基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1、缺氮c.新梢顶端,生长短,花芽多,坐果率大大减少。在严重缺氮时,整个新梢短且细,花芽较正常株少,叶片也小,为浅绿色,颇似缺钾的树。但是缺钾时,顶梢较细,节间长。叶肉红色斑点是缺氮的特征。d.含氮低的植株,其果实早熟,上色好。离核桃的果肉风味淡,含纤维多。果面不够丰满,果肉向果心紧靠。2、缺磷初期全株叶片呈深绿色,常被误认为施氮过多;若此时温度较低,可见叶柄或叶背的叶脉呈红褐色或紫色,随后叶片正面呈红褐色。缺磷时果实晦暗,肉质松软,味酸,果实有时有斑点或裂皮。3、缺钾a.缺钾症状的特征是叶片向上卷,夏天中期以后叶变浅绿色,后来从底叶到顶叶逐渐严重。严重缺钾时,老叶主脉附近皱缩,叶缘或近叶缘处出现坏死,形成不规则边缘和穿孔。b.随着叶片症状的出现,新梢变细、花芽减少,果型小并早落。4、缺钙果园缺钙可削弱桃根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幼根的根尖生长停滞,而皮层仍桃树对钙很敏感。继续加厚,在近根尖处生出许多新根;严重缺钙时,幼根逐渐死亡,在死根附近又长出许多新根,形成粗短多分枝的根群。桃树微量元素缺乏症四、整形修剪1.树形生产上以自然开心形为主,也有杯状形。a、桃树花芽量大,生长量也大,注意合理负担;b、主枝先端优势强,内膛易光秃,要注意用二次枝带头缓和树势;c、潜伏芽寿命短,更新困难,注意利用内膛徒长枝和旺长枝培养结果枝组;d、合理配备枝组;e、生长量大需进行夏剪,以控制生长势。分为抹芽、摘心、疏枝。2.修剪2.修剪桃树整形修剪桃树的整形修剪,是根据桃树的生长和结果的习性,通过科学的修剪技术进行合理的造型和各类枝的调整,使树体结构合理,主从明确、层次清楚、生长平衡、光照良好。桃树具有生长性极强和生长旺盛的特点,整形修剪不当,容易造成上强下弱、光照不良和枝条的两极分化,,使内膛和下部枝条因营养和光照不足而致衰弱或死亡,形成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移,使桃果产量低、品质差。因此,对桃树进行科学的整形修剪,是获得高产、优质果实的十分重要的手段。3.整形修剪任务整形修剪的主要任务有:a、培养和维持丰产的树形;b、培养健壮的各类结果枝组;c、调整各类枝的主从关系和树势的平衡;d、调整各类枝的密度和比例;e、根据树龄、树势、品种等因素调整花芽的剪留量。a、防寒桃要特别注意夏季修剪,特别是在弯曲部分易萌发新枝要及时抹掉,对徒长枝要及时控制;b、生长缓和,花芽多,结果早,修剪时要防止早衰;c、由于主枝压平后徒长枝多,更新比较容易。4.修剪注意问题五、土和水的管理1.土壤管理a、深翻:在土壤粘重的桃园,为了改良土壤,在行间进行深翻,深60cm左右,结合施有机肥料。砂石地桃园也进行深翻,掏砂石换土,结合施有机肥料。深翻对连年丰产起着良好作用。b、秋耕:在落叶前后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深20-30cm。c、间作:桃园间作物可用豆类、瓜类、草莓、花生等。也可以种绿肥如毛叶苕子、苜蓿。无论种何种作物,都要留足树盘,及时施肥灌水及中耕除草等工作。1.土壤管理d、留足树盘:由于新栽桃树矮小,根系正在扩展,竞争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较弱,因此,一定要加以保护,留足树盘,树盘直径最少要100~150厘米以上。e、中耕除草:桃园全年中耕除草2~4次。在春季萌芽前结合追肥全园中耕松土,促进深层土温升高,以利根系生长活动。采果后干旱季节结合浇水浅耕松土,清除杂草,有利于保水和增加土壤温度,并可减少病虫害。2.灌溉管理冬季土壤封冻前、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应结合施肥进行科学浇水。浇水后应及时划锄,保持土壤疏松。桃树抗旱而最怕涝,轻者黄化,树势衰弱,重者死树。因此在雨季来之前,如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时,应疏通排水沟,以利及时排水。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块或洼地要起垄栽植,以保证根系集中分布区不致积水。3.灌溉方式a、地面灌水是采用窄沟把水引人果园进行地面灌水的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树盘或树行灌水、沟灌、穴灌等。树盘或树行灌水,在树冠外缘的下方作环状土埂,或树行的树冠外缘下方作两条平行直通土埂,埂宽20-30厘米,埂高15~20厘米,通过窄沟将水引入树盘或树行内,经一定时间待水与埂高近似时,封闭土埂。水渗下后,及时中耕松土。沟灌,在树冠外缘向里约50厘米处,挖宽30厘米、深25厘米的环状沟或井字沟,通过窄沟将水引入环状沟或井字沟内,经一定时间待环状沟或井字沟水满为止。水渗下后,用土埋沟保蓄水分。穴灌,在树冠外缘稍向里挖10个穴左右,每个穴的直径为30厘米,穴深60厘米,挖穴时勿伤粗根。用桶将每个穴灌满水,再用草封盖穴口,灌水后两天调查,水分渗透的直径达1米,这是一种较省水的地面灌水方法。3.灌溉方式b、滴灌由水源、进水管、控制设施(水泵、水表、压力表、肥料罐、过滤器等)、输水管道(干管、支管、毛管)、滴头等组成,滴头将水滴到果树根系分布范围进行渗透、扩散灌溉。输水管道一般为塑料管,其直径粗度应与供水量相适应,其长度因输水距离面定,多埋设在地下。毛管通常为可绕曲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的软管,每行树铺设一根毛管。每个滴头按每小时滴水量为4千克计算,滴水的扩渗半径为0.5米,每株树安装的滴头数量,应根据滴水的扩渗半径和树体大小等因素确定。滴头可分为管间滴头、孔眼式滴头、螺帽式滴头、发丝滴头4种,其每小时滴水量为2-4千克不等。滴灌特别适用于果树,它比喷灌能省水30%以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3.灌溉方式c、喷灌由水源、进水管、水泵站、输水管道(干管和支管)、竖管、喷头组成,喷头将水喷射成细小水滴,像降雨均匀地
本文标题:桃树的种植技术精品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