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的道地药材一、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就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道地药材可以理解为由某个或某几个行政区划所出产的即生产集中,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考究、符合现代GAP规范要求,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公众认可的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药材受种质、环境、生长年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疗效常常不稳定,因此古人对药材的道地性早有清楚的认识,古代本草中对药材的产地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带产地的中药名如川芎、云木香、广藿香、浙贝母、秦皮等说明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道地药材应具备的条件是优良的品种、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当地药农良好的种植(养植)和加工技术、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1、优良的品种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品质好、长势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保持药材种质的优良,与生长环境、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产地的种质一般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2、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地形、海拔高度、土壤、气候、日照、降雨量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如内蒙古的黄芪,甘肃的当归,四川的黄连、附子,广西的蛤蚧,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怀牛膝,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有些药材的在一定范围内长势良好,如吉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子等,在其它地方长势差或不能存活,有些药材虽在其它地方能生长,但往往会发生品种退化,药材性状改变,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或完全丧失,导致药效降低等情况。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也是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参、三七、麦冬等,非采收时间不可采收,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等。3、良好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道地药材产区都有悠久的栽培(养殖)历史,当地药农掌握了丰富的种植(养殖)技术,重视品种的改良、优化,常常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如选种、育苗、移栽、嫁接、剪枝等,在防涝、施肥、防虫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已成为道地药材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在产地加工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法,根据不同药材质地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拣、洗、切片、蒸、煮、烫、2发汗、干燥等及时进行加工,形成统一的外形和等级规格,使药材有稳定的性状、含水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避免生虫、霉烂,便于包装、储藏和运输,便于成分煎出,发挥疗效。4、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中药和中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中医,就没有中药,中药治病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道地药材就是有良好疗效的药材。三、道地药材的变迁道地药材是由中医药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它固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历代本草对药材的道地性记载很不一致,但从应用的历史和实际疗效来看,有些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都是上乘的,并应用至今,菊花有杭菊、贡菊、毫菊等。因此道地药材的产地并不局限于一个地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是道地药材产区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四、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传统道地药材的评价是通过感觉器官即眼看、手摸、口尝、鼻嗅、耳听等来进行评价,又称经验鉴别,需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才能作出较正确的判断。现代研究证实,很多药材的外观性状和其内在的成分有正比的关系,和疗效有正比的关系,如黄芪一直是以长圆柱形、绵性大、粉性足、豆腥气大、味甜,色泽黄白为优质黄芪,所含的黄芪甲甘、黄芪多糖等化学成分含量也较高,疗效也较好。因此经验鉴别在现代对药材性状质量的评价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五、现代道地药材的评价现代道地药材的评价是通过理化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评价,避免经验鉴别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分辨率较低、定量标准误差大等的不足,要求将道地药材的道地性数据化、标准化,如测定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全面地衡量,并和疗效联系在一起。中药治病发挥作用的不是药材中的一种部分,而是很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同中药的复方一样,单一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并不能真正体现中药的质量,并与药理作用结合起来,以获得全面的信息,反映中药材的质量。对道地药材产区和非道地药材产区药材成分的比较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以DNA分子标记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用于道地药材基原起源、演化规律及生态分布中心、居群变异与中药材化学成分的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对阐明道地药材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实质具有重大意义。在实际的质量评价中,由于药材的生产受大自然、不同地区、不同种植(饲养)水平、不同采收时间等影响,往往质量变化较大,不易控制。随着《中药材生产质3量管理规范》(GAP)的发布实施,对道地药材的来源、栽培(饲养)、土壤、气候、加工、质量控制等也有了标准化的规定和要求,从而保证将中药材质量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道地药材,按我国地域的自然特点分川药、广药、云药、贵药、关药、北药、秦药、怀药、淮药、浙药、南药、海药等,在民族医药方面,有藏药、蒙药、维药、羌药等。六、常见道地药材举例(一)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关药1.人参【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园参:吉林、辽宁、黑龙江。栽培,5年后采收。林下参:北纬39~48度,东经117.5~134度。人工播种,野生,参龄15年以上。【质量要求】圆参:支大,体轻质脆,皮细纹深,表面色黄白,断面色白,粉性,香气特异,味微苦、甘。林下参:生长年久,芦细长,上部芦碗密,体丰满,纹细深,收腿,皮条须,珍珠点明显。2.五味子【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小兴安岭、长白山区为主产区,野生为主。【质量要求】粒大,色紫红,皮肉厚,油润光泽,多双核。3.鹿茸(梅花鹿)【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习称“花鹿茸”【主产地】吉林、辽宁。饲养,二杠茸于清明后45~50天采收第一次,并于采后50~60天采收第二次。【质量要求】体轻,质嫩,圆短粗壮,茸尖饱满,皮色红棕,毛细柔软,油润光泽。4.哈蟆油【来源】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蛙的干燥输卵管。【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或放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块大肥厚,色黄白,油润,皮膜少,无黑色卵子。5.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汉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习称“辽细辛”。【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野生或栽培。野生于5~6月采收,栽培在3年后于8~9月采收。【质量要求】根细,质软,色灰黄,叶小色绿,气辛香,味辛辣而麻舌。46.龙胆(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习称“龙胆”。【主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大兴安岭及松辽平原为主产区,野生为主。古代产地以浙江、山东、河南、湖北为主,现已资源枯竭,主产地转为东北及云南、贵州(坚龙胆)。【质量要求】根茎小,根粗长,色黄棕,有横纹,味极苦。7.藁本(辽藁本)【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地】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野生,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质量要求】根茎粗壮,大小均匀,质坚,地上茎短,香味浓。8.关白附【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干燥子根和母根。【主产地】辽宁等省。野生,秋季8~9月采收。【质量要求】子根个大皮细,饱满充实,粉性大。9.平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地】吉林、黑龙江、辽宁。栽培为主。【质量要求】鳞茎扁平圆形,大小均匀,色白光滑,质坚粉细。10.白鲜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质量】条粗长,根皮厚,粗皮净,色灰白,无木心,有羊膻气。11.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野生为主。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带根茎,须根粗长、条匀,质坚实,断面粉性,木部略成方形,淡黄色,无地上茎,无泥土。12.车前子(平车前)【来源】为车前科植物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野生为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体轻松,外皮黑褐色,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513.升麻(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来源】为毛莨科植物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的干燥根茎。【主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大三叶升麻习称“关升麻”,兴安升麻习称“北升麻”。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体轻,外皮黑褐色,断面黄绿色,无须根。14.关黄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主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栽培,生长10年后每年7月采收。【质量要求】片大,皮厚,无栓皮,色鲜黄,体轻,味极苦。含盐酸小檗碱不得少于0.6%。15.桔梗【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主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习称“北桔梗”。野生或栽培,春、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长均匀,体直色白,味微甜后苦。(二)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北药、蒙药1.党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主产地】党参(潞党):山西、甘肃;素花党参(西党):甘肃、四川;川党参(条党)四川、湖北、重庆、陕西。栽培或野生,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长粗壮,横纹紧密,体稍硬质柔,断面黄白,气香味微甜,嚼之无渣。2.黄芪【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地】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栽培,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条直粗长,两端均匀,分枝少,绵性大,粉性足,味甜,豆腥气浓。3.甘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地】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新疆。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条长均匀,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粉性大,味甜。64.黄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主产地】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野生为主,生长3~4年后采收。【质量要求】条长,根头少,质坚实,色黄光洁,空心少。5.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产地】内蒙古、新疆、山西、宁夏、甘肃。野生为主,秋季采收。【质量要求】茎粗,外色淡绿,内部充实,髓心棕红,味苦涩,木质茎少。6.甘遂【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主产地】陕西、山西等省。野生,秋季采收。【质量要求】肥大饱满,色白,粉性足。7、远志【来源】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主产地】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野生为主,生长3年后秋季采收。【质量要求】筒粗,肉厚,质软,无木心。8.香加皮【来源】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主产地】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野生,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无木心,香气浓厚,味苦。9.苍术(北苍术)【来源】为菊科植物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主产地】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等。野生为主,生长3~4年后采收。【质量要求】个大、质坚实,断面“朱砂点”明显,油性足,香气浓郁。10.知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主产地】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等。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根茎肥大,质坚而柔润,断面黄白色,嚼之带黏性。11.牛黄【来源】为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主产地】京黄:河北、内蒙古、山西、北京、天津;西黄:陕西、甘肃、新疆;东黄:辽宁、吉林、黑龙江。全年采收。【质量要求】个大完整,色棕黄,体轻,质松,断面层纹薄而清晰,气清香,7味先苦后甜,有清凉感。12.白芷(白芷)【来源】为伞型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主产地】河北、河南。栽培,秋季采收。【质量要求】根肥大,挺直,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郁。13.柴胡【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的干燥根。【主产地】河北、北京、山西等,习称“北柴胡”。野生为主,春、秋两季采收。【质量要求】根条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