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科学课程与点拨院别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科学教育年级2009级姓名杨缘学号09410603026指导教师邹江2013年03月1日厚德树人笃学致用浅谈科学课程与点拨——以遵义地区为例杨缘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教育息息相关,中国从长远的目标出发把教育发展置于优先的地位。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分科越来越细,近年来科学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的内容简单却广泛,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一个载体,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可是由于科学教育在中国的起步晚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科学教育者点拨技巧的欠缺,教师拥有的点拨技巧都是一些传统的,比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以至于科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问题,针对当今的科学教育分科以及点拨技巧缺陷问题作出调查和探讨。关键词:科学教育;点拨;探讨1科学教育的起源和内涵科学教育起源于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起源于美国。是以一种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学生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和科学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培训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是一种传递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社会活动。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学科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涉及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整体教育,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1];并通过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融会贯通[2]。2科学课程的地位和影响科学课程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时期,高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此阶段生长发育好,就能为一生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课程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落英缤纷、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要用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观点来认识身边世界及其变动的规律。科学课程教育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并把它们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3]。第一,科学课程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一方面,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教科书中相关动植物、地理、天文等自然事物相关的课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课中有关环境、地球、方向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可以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第二,科学课程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科学技术已经逐渐地进入家庭和学校的生活,学生要适应各种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课程教育可以为学生奠定这方面的基础。3科学课程的点拨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育,而是一个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需求表现在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面对时学习活动就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效率也会变得更好。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小学生都很听老师的话,因此,教师可以以一种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自觉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之前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关键,好奇心、喜欢新鲜的事物是他们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开始入手要讲的课程[4]。兴趣是教师在科学课堂中顺利完成教学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维奠定了夯实的基础。3.2在教学难点处点拨科学课程在教学中难免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课程,那就是“教学难点”,怎么样让学生克服难点,教师的点拨技巧就显得很重要。尤其是上小学六年级的科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六年级的科学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初中的物理、化学等知识,在这个方面教师不能讲的太浅也不能讲的太深,要么是连接不上初中的知识,要么是学生部能够明白,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课堂。科学这门课程涉及学科比较多却简单,但是不能够讲太多,只要求点到即可,所以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把握好教育的重难点,加以点拨。如在教学《滑轮组》这一课时,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动滑轮的其省力作用以及定滑轮改变方向的作用。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3]因此,在难度处的点拨方法有很多,但是怎么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就依赖于老师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3.3为拓展思维而加以点拨对于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接受教育的环境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区别,一个勤于用脑的学生,不论什么时间都会思考,但是一个不喜欢动脑的学生而言,就会依靠他人为自己指引思考路线。小学是一个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就需要教师怎么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拓展思维,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把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发明家不是天生就会发明,他们的发挥也是用多次的实践失败加以总结,把自己的思维空间无限的扩大,才有成功的一天。而小学的科学教育就是锻炼、培养学生的机会,只要勤于用脑思考,就会有成功的一天。4科学课程与点拨的调查4.1科学课程的调查表一学校建文小学东风小学工农小学长征小学几课时1211总课时24242424从表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课程在我市的整个教育系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周的总课时有24节,却只有一节科学课,这就说明了科学课与其它的科目的重视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解决科学课时偏少的现象,我建议学校在排课时多考虑科学课时,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时,让科学逐步与其它的课时的重视达到平衡。4.2学校的科学设备情况表二你感觉你们学校与实验相关的器材齐全吗很齐全一般很少有时不够用根本没有38.66%54.62%6.72%0%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个学校都有相应的科学实验器材,但是有些学校将实验器材利用率比较低,只是把它们放在那里做个摆设。为了学生的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校要让学生多进实验室操作,因为实验教学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4.3教师是否专职表三学校是否是专职专职非专职建文小学13工农小学22长征小学13东风小学31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市的科学教师组成由专职和非专职,专职教师人数欠缺,有很多的非专职教师。为了解决当前的科学教育教师人员紧缺,对非专职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的科学知识不断的提高,达到专职教师的知识水平,而专职教师要在科学教育中起引导的作用。4.4学生上课情况的喜欢程度表四冷漠主义分散一般喜欢非常喜欢132.02%34.54%21.76%10.68%233.02%35.54%17.76%12.68%330.02%32.04%21.3%15.68%从表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喜欢程度较低,大多数的学生对上科学课不感兴趣,甚至是冷漠的对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有趣并能逐步掌握科学知识的教材,一定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兴趣。②提高教学水平。太易太难的教材与提问都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兴趣。适当的难度使学生容易获得新知识,并能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及时得到强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到有滋味,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提升。③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新颖的学习兴趣几乎不会凭空出现,大多数是在已有兴趣的衍生物,所以搞明白学生已拥有的学习兴趣,就拥有了开拓和提升其学习兴趣的基础。帮助学生认识内容。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其它学科的社会意义与个人的关系。4.5对教师点拨技巧的调查表五言语点拨演示实验讨论法假设思想方法122.08%34.84%26.36%15.62%223.02%30.24%22.76%27.98%325.02%30.04%23.3%20.68%从表中可以看到,科学教师的点拨技巧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法,没有更新教育技巧,这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教师的技巧需要更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上课选课项比例校校技巧选巧项比例校校4.5.1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应用题中,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关系,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解题方法。4.5.2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好比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4.5.3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法是首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假设,再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演算,根据数量出现的差别,加以适合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内涵的联想思维,掌握之后能够使要解答的问题更清晰、具体,从而扩展解题思路。5小结科学逐渐被人们重视,科学课程能充分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能力,也能表现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课程教育中选择适合的点拨方法是平衡教学预设和生成的主要途径。科学教育是点拨技巧发展的基础,而点拨技巧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总之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竞争的日趋激烈,教育的竞争也变的更加严峻,而教育的竞争主要依赖于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点拨技巧。参考文献[1]蒙健垄《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观及其当代意义》,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年[2]徐月明《科学课程标准——解读版》,湖北出版社1999年[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郝金华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1[4]愉快教育模式论[M],张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版[5]郁波《科学》六年级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