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小苗的诞生》教学设计本课概述:本课是“生物生长的需要”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课本中设计了一个活动,首先让学生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并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研究种子萌发需要水”给学生提供参考,来动手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根据这种方法,再研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最后总结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研究第二课的内容:让小苗继续生长,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土壤呢?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呢?拓展活动:制作种子标本盒,有利于学生对多种种子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参与种子萌发的全过程。种子萌发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使学生体会到种植庄稼的不易,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辛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能通过实验验证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制定“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的实验方案。2、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分析总结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3、会制作种子标本盒。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2、种苗在太空遨游以后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坚持长期对种子发芽情况的观察。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看法。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描述种子发芽的大致过程。2、能介绍自己进行探究活动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那么,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二、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动手做:做“让种子萌发得最好”的探究实验,提前一周把绿豆、黄豆、西瓜种子发给每个学生带回家(也可以自备种子),想法让其萌发得最好,并作好观察记录,一周后把萌发的种子和观察记录一起带到课堂交流。2、讨论交流:⑴比一比,谁的什么种子萌发得最好?⑵介绍自己给种子提供了哪些条件?⑶发现了什么问题?⑷你认为哪些条件是种子萌发一定需要的?(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⑸怎样验证?(实验验证方案)3、交流汇报4、教师对“对比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指导。看课本3页的实验方案。⑴强调对比实验的方法:相同条件:①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②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③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④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不同条件:①保持1号瓶内的种子干燥。②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号杯干燥种子没有发芽,2号杯潮湿种子发芽。我们的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水。还想研究的问题: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5、学生课后做实验验证,并继续探究还想研究的问题。三、科学在线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概括出重点内容。四、拓展活动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比较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自己制定分类标准,制作种子标本盒,并进行展示。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根和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背景材料河北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教学活动设计基本思路本课主要侧重于对植物根和茎的作用的研究,而非对根和茎其它方面如:分类、形态、功能性的研究。教材以“植物制造养料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设问为导入,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提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样第二部分对于茎的作用,其目的也是引导学生想出一个方法来显示茎可以把水和养分输送到叶子和植物的其他它部分。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围绕这两个实验来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证明植物依靠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实验,实际有两种不同的证明策略。一种是证明用肯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明法”,一种是证明用否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并不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伪法”。事实上,即便把植物的根切除,植物一样能靠茎吸收水分。那么植物为什么要依靠根吸收水分呢?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去追问自己,我们将会自行得到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出现的证明方法不是“证伪法”。2.教学中我们将避免“证伪法”,因为学生的基础可能不够,但是如果学生真的出现这样的假设,老师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这个“皮球”没收或放在一边,可以将“皮球”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释或解决。3.教学活动中的时间安排可适当调节,有些活动可安排在课外进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出这些器官的功能。2、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3、能独立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4、能根据自己和别人的实验结果归纳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问题的研究。2、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实事求是地进行记录和分析。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根的特征和作用。2、能说出如何辨别植物的根和茎。3、能说出植物的茎的作用。4、能说出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分别举例说明人们对根和茎的利用。教学重点根和茎的作用实验证明教学难点证明实验的设计教学准备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完好的小植物;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两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杯。设计流程(一)、引入召开展示会: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根归纳: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2、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总结: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类。3、找出根的共同特点。(二)、探究探究活动一:研究根的作用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根的作用。2、猜想根有哪些作用。3、组织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的方案。●交流和指导:a.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为什么?b.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能容易的看到实验的现象?c.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有没有减少?d.怎样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蒸发)到空气中去?有什么办法?e.你预测试管中的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5、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根的主要作用。探究活动二:研究茎的作用1、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茎。2、预测植物的茎可能有哪些作用?3、交流:怎样才能证明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4、学生以组讨论实验方案。6、交流各自的方案、计划,预测将会出现的实验现象。6、学生以组进行实验。7、汇报、交流。8、总结:大部分植物茎的主要作用: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四)、拓展1、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进一步实验和观察。2、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五年级《生物生长的需要》这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生长的条件”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动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的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按食性给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了解动物身体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物与环境的求知欲,为下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研究奠定能力和知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食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某些动物齿和爪的特征。3.能推断出不同种类动物的齿和爪对它们捕食有什么好处。4.能设法弄清一种陌生动物的食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意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并愿意落实在行动上。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2、能根据动物某种器官的结构特点推断出其食性。3、能分别说出在自然条件下各类动物在什么环境中取食。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制定出保护各类动物取食环境的措施。教学重难点:创设环境让学生通过对动物牙齿和爪以及其它器官的观察了解推断各种动物的食性的基础上并按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动物活动片段、动物捕食的视频片段、网络环境、各类动物标本、观察记录表设计流程活动一:1、教师播放动物活动的场景录像,学生说说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食物?2、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动物,它们以什么作为食物?3、教师播放一段动物捕食的教学录像,提出观察要求:观察动物的食性,并仔细观察动物的一些器官是如何帮助它取食的。4、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5、学生按动物的食性给动物分类,同时填写实验记录卡6、学生汇报、交流,逐步补充、完善。7、有不同分法的小组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分类依据正确的教师应予以肯定。活动二:1、教师多媒体演示动物图片,学生重点观察三类动物的牙齿和爪的特点(如有条件最好找一些食物或标本)。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上述特点。3、交流:这些特点对动物捕食有何帮助?活动三:1、讨论:保护动物生存环境有什么重要性?2、才艺大比拼:主题:针对不同食性的动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制定保护草场、森林、草原、池塘等动物生存环境的具体措施。形式:可采用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画连环画等形式,力求体现创造性。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棒(可设各类奖项:“最佳创意奖”、“最具特色奖”等)活动四:课外:选择一种动物,研究它对食物的选择情况。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人对环境的需求》教学设计课题概述:本课从“我们需要它们”这一趣味性较强的头脑风暴游戏入手,让学生从五个方面尽可能多的列举人类对动植物的需要并展示列举的结果,使学生产生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感慨,作为活动一的深入,“家庭调查”将进一步引领学生实际调查家中来自动植物的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分类和探求来源,以及对获取资料的整理、交流和讨论,使学生的认识逐渐从肤浅转向深刻,从感性转向理性。活动最后的“科学在线”通过仿生产品的介绍,使学生知道人们不仅能直接利用动植物,还能在动植物的启发下改善自己的生活。教学目标:一、探究目标:1、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2、能发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能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怕出错。2、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有所发现。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实例说明人与动植物的关系。2、能有条理的向大家介绍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等与动植物的关系。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正确含义。四、其它目标:1、能举出在人类生活中利用仿生产品的实例。2、能举例说明自己应如何适应社会环境。教学准备:五张白纸卡片、活动记录卡、各种动植物产品等。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切实让学生感悟人对生物环境的依赖。教学课时:一课时。活动一:我们需要它们活动目标:1、能尽可能多的想出人类的生活与某种动植物有什么关系。2、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3、能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人类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等与动植物的关系。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大家好,同学们谁愿意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植物?生:举例说明。二、学习活动:师: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好吗?说明游戏规则:(1)分别对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等项目进行调查。(2)填写卡片,看哪些组想到的最多?三、归纳小结:(1)、组织全班同学介绍上面的内容。A、可说可写B、可以用拼音,简笔画表示。(2)、谈谈活动后的感受。活动二:家庭调查活动目标:1、自己设计表格,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2、能通过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3、能概括地描述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4、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正确含义。5、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地观察并有所发现。6、能举出在人类生活中利用仿生产品的实例。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家庭里有哪些来自动植物的产品呢?让我们做一次家庭调查吧!二、学习活动:(1)、组织活动:a、学生自由选择抢购产品。规则:1、各组分别派两人。2、30秒时间内进行。b、介绍自己小组的分类方法。(2)交流:比较来自动植物的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