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鄂市社区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题记——林荫街道技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玉军新时期的社区已经被推到了社会发展的前沿,它如今角色色彩更加浓厚。时代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社区由最初的简单式服务转向了多元性地服务模式,社区职能有了更广的范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需要社区干部不断地充实知识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发挥好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12月3日至6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班,五位老师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管理创新进,舆论引导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社区社会工作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使我对社会与社区建设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为今后开展社区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然后参观了东胜、康巴什、伊旗三地的社区。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感受到了所参观社区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真是受益良多。鄂市三地社区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很值得我去认真学习和借鉴。此次参观学习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参观,我们了解到所到社区的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党组织建设等各方面情况,也深深地体会到他们思想观念跨越式发展的成果。一、东胜社区的经验与做法(一)东胜区新园社区打造的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服务,成为东胜区社区工作的一大特色亮点。通过三条途径掌握民情:干部了解:社区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问需会,在网格内设置民意征集箱。社区工作人员每两周对特殊群体入户走访一遍,做到“五必问”:特困家庭生活情况必问、孤寡老人身体情况必问、失业人员就业情况必问、流动人口租房信息必问、矫正对象思想情况必问。居民反映: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民情收集站等,方便居民随时到社区或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反映就业、就医等服务需求,反映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区物业、卫生、停车、治安环境和邻里关系,反映需要社区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信息化手段采集:探索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平台,借助视频监控、社管通、微信群、一键式呼叫器等信息化手段,让居民随时反映需求及意见建议。六种步骤办理民事:第一步:分析民情,日汇总、周分析:要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每天进行汇总,每周进行分析,寻求办理方法和解决对策。重点难点问题邀请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集体讨论,社区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有关单位。第二步:建立台账,根据办理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分级建立即办件、限时件、特办件、承诺件和代办件等台账第三步:及时办理,社区工作人员自身能办理的事项,随时办理;自身难以办理的,召开联席会议或协调相关部门办理;重大事项由社区党组织提议,工作站、居委会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后组织实施,居民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第四步:反馈结果,通过公开栏公示、电话告知、网络反馈等形式,反馈和公开解决方案、办理进度、办理结果,让居民随时掌握办理情况,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第五步:群众评议,建立述职制度,社区党组织书记代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每半年向党员和居民代表述职一次,接受党员和群众评议。居民代表可现场质询。街道领导当场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方向和要求。要通过设置电子评价器、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第六步:动态考核,街道党组织每年对社区进行一次量化考核,社区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评定,年终汇总。要充分发挥全区综合考核评价管理系统和“数字城管”监控平台的作用,加强对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情况的日常监控,定期考评通报。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党组织星级管理、改进工作、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五种方式满足民需:组团服务。每个网格要配齐网格党组织书记、志愿者、信息员等,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以及综合执法队、民生服务队成员等组成服务团队,提供志愿服务、隐患排查、法律咨询、就业援助等优质服务。数字服务,探索建立数字党建、人口房屋、民情信息、电子监察、物业管理等系统,开展远程教育、便民缴费、居民热线、社区在线、居民邮箱等服务,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居民提供快捷高效服务。代办服务,专人受理、全程代办、按时办结”,为残疾人、无办事能力的困难群众、低保户等提供代办服务。预约服务,要公布预约服务项目和服务电话,对于因材料不全未能一次办理或办理前咨询可预约办理的居民,为其提供预约服务。错时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上、下午下班后轮岗延时服务,周六日轮值服务,实现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不断档,让居民下班或节假日也能享受优质社区服务。(二)东胜民族街道新建社区:以辖区转移农民利益诉求为根本出发点,创新“1754贴心工作法”,为这些“新市民”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打造1个新市民生活馆。按照街道“一居一品”要求,全力打造新市民生活馆特色党支部,为辖区新市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设立7个特色功能服务之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立“红细胞党员之家”、“小候鸟少年之家”等,进一步为辖区新市民提供服务。建立5个义工爱心站。动员辖区212名新市民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并根据辖区新市民分布、兴趣爱好及特长等,成立法律咨询、文艺爱好等义工站。设立4个贴心服务平台。开设“新市民QQ群”、“社区微博”、“道德讲堂”和“小区文明小喇叭”四个平台,在丰富辖区居民生活的同时,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广泛倾听居民的心声。二、康巴什社区的经验与做法(一)康巴什新北社区:按照新业富民、健康新北的工作思路,以“五联三化一提双促”建设转移农民幸福新家园为目标。着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解决居民就业工作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上来,通过“保姆式”就业服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现就业服务精细化,打造为民服务新品牌。社区工作人员对居民就业情况的走访过程中,做到四步曲:第一步,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居民的就业经历和求职意愿;第二步,深入分析,帮助居民分析求职优势和劣势,转变就业观念,宣传就业帮扶政策,动员参加免费再就业技能培训;第三步,送岗位上门,根据居民的求职意愿,搜集相关岗位上门,帮扶居民成功就业。第四步,跟踪回访。社区工作人员摸清居民就业状况后,建立劳动力动态信息库,通过“动态管理、就业指导、跟踪回访”的保姆式服务模式,实现居民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一条龙”服务。按需办班,免费就业培训进社区。一是就业引导培训进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加入“三送一提”宣讲团,根据居民需求,从就业政策等方面开展巡回宣讲,转变居民就业观念。二是就业技能培训进社区。社区联合党委统一协调,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与专业培训学校合作,开展居民就业技能培训。居企共建,就业岗位进社区。社区联合党委充分发挥辖区企业的力量,依托康圣投资集团开辟就业岗位,拓宽居民增收渠道。通过市生态圈防护林工程、北区环卫业务、成吉思汗广场、巨力广场园林绿化、养护等项目的开展,吸纳居民就业;同时公司通过平价便民店、商砼站、农贸市场等经济实体,保障居民稳步增收。共建单位结对帮扶,就业帮扶进社区。社区创建过程中积极发挥辖区内党员干部的社会资源,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二)康巴什康城社区:滨河街道康城社区坚持“小社区、大服务”的理念,“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党建新机制,以党建促社建,用服务暖民心,不但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更提高了党组织及党员服务群众的意愿和能力,有效地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创新载体,搭建服务平台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康城社区“软硬兼施”,动脑子、出点子创新了“软载体”和“硬载体”。“硬载体”方面,社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4800平米的活动阵地,包括一站式服务大厅、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党员之家等26个活动室,同时配齐了相关器材设备、人员管理。尤其突出的是康城社区统筹将新区的10个职能部门和街道的行政服务管理整合成为14个窗口,创新性的开展了各项便民服务工作,使党员群众进“一家门”办“多件事”,变“多头跑”为“一头办”,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三讲堂一基地”是康巴什新区滨河街道康城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社区创新服务的“软载体”,这里已经成为辖区党员干部群众更新观念、拓展视野、乐享文化盛宴的主要平台。为了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党员干部群众修身养德、清正廉洁的载体,满足居民精神需求,提升居民素质,滨河街道康城社区在党员干部中组建了一支理论政策宣讲队伍,依托社区市民学校设立了道德、生活、法律讲堂,打造了一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三讲堂一基地”设立后,全力构筑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专题讲座、实地参观,极大的丰富了辖区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党员更好地服务群众搭建起了平台。创新方式,延伸服务范围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康城社区党支部紧紧围绕“为民服务”主题,联合辖区11个单位党组织成立了康巴什新区首个社区联合党委,逐步构建起“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共同服务、共谋发展”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联合党委“党代表”每星期四深入社区收集民情民意;成员单位不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决定辖区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和党建工作安排;成员单位及在职党员通过一对一帮扶制关心辖区弱势群体。同时,社区还组建“党员义工队”延伸服务群众的范围。针对党员志愿服务意向,康城社区成立了六支义工分队,分别为阵地管理、创城创卫、爱心服务、法律援助、卫生防疫分队和特色讲师团。这六支义工分队在社区的指导组织下,遵循“随时服务,月月活动”原则有序的开展着志愿服务。康城社区另一个服务群众的特色方式是“党员现场会”。它由社区党员志愿者、楼栋长、居委会成员组成,每2周到居民小区解决小区问题,包括铲除楼道里张贴的小广告、清理楼道里的垃圾等。这种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现场解决问题的“党员现场会”,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新举措,精细服务水平康城社区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协调多方力量,整合资源,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成长新起点”为辖区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针对辖区双职工家庭居多,孩子放假后无人照看这一问题,社区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实践基地的作用,开设了“成长新起点”暑期培训班,由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为学生辅导课业,并教授书画、舞蹈等兴趣课。不仅解决了孩子没人照看的难题,又使孩子的假期过的充实快乐。“心情作坊”为辖区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指导培训:针对广大女性创业就业需求,康城社区专门开辟了“心情作坊”作为辖区妇女学习技能、释放心情的地方。通过街道的帮助联系,鄂尔多斯市拯榕学校定期向辖区妇女开展妇女手工艺培训,使她们拥有剪纸、串珠编织、手工艺花制作等一技之长。“百姓服务热线”畅通党群沟通渠道并及时提供服务:为了使居民及时有效的享有社区服务及常见服务,康城社区开通了8593456百姓服务热线,除解答各项办事程序、了解民情民意外还提供辖区各商业网点的联系方式,确保为居民服务及时有效。“民情日记”记录社情民意:年初,为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街道为每位社区干部发放一本《民情日记》,通过《民情日记》记录社区干部访民情、听民声、记民意、践民愿的点点滴滴,助推社区干部提升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基层服务更加贴近实际、深入民心。三、伊旗社区的经验与做法(一)伊旗通格朗社区:通格朗社区抓住以文化教育为突破口,创建伊金霍洛旗教育型社区服务品牌,社区围绕“职能下沉、民生优先、服务向前、民心向上”的理念,构筑了垂直管理的“大社区”体制,变“旗—镇—社区”三级管理为“旗—社区”两级服务。社区围绕教育型社区这一特点,在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四个中心实施四大工程,通过“235心连心”党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在每个工程下打造不同的品牌项目。工作法中的“2”是指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的党员队伍,建设一支群众工作能力强的社区骨干队伍,两支队伍双向进入、交叉任职;“3”是指三级引领即党支部引领中心、党小组引领站所办、党员引领窗口。三级下沉即部门职能下沉、社区职能下沉、中心职能下沉、三级联系即联合党支部联系社区、单位支部联系片区、党员联系群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