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目的A、武王建立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B、周公东征,为了稳定东方,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再次分封。内容A、分封的内容与对象: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参见教材P5图表)B、诸侯的义务与权利: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作用: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政权。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瓦解原因:A、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2、宗法制含义: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小宗:次子、庶子的后裔。大宗率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作用: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分封制与宗法制,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3、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和相权的矛盾4、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一、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甚至废除相权,加强皇权。二、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①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高无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②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太尉:负责全国的军务地位与丞相一样,但秦朝没设,秦始皇自掌。③地方制度:郡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制的实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③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2、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清)西汉外朝(三公九卿)——执行机构(汉武帝)中朝——决策机构汉初郡国二制并行,后封国名存实亡汉武帝全国分为13州,州做为监察区,郡县两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隋初州县两级宋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分路、州、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中书省)省的最早长官平章政事。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明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创立内阁,废行省,设三司明成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票拟权清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产生条件(1)是由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三面环海、港湾众多、众多海岛。(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6C末)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还设立了五百人议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3)、顶峰(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BC5C)①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③五百人会议: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④陪审法庭: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⑥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3、主要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4、衰落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因)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5、评价:意义:积极: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②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更为周全。③有利于修正错误。①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减少以权谋私。②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局限:①范围小,仅仅对公民群体而言,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没有民主权利。②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妇女没有政治和经济权利。——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实质: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民主(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罗马法形成及分类1)、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2)、分类①从形式上分:成文法和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只有习惯法)a、习惯法特点: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局限: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可方便。b、成文法背景:平民和贵族斗争。诞生的标志:《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作用: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评价见书31页)②从整体结构上分: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背景:罗马对外扩张,版图扩展目的:解决民族矛盾与经济问题)3)、罗马法体系完成——《民法大全》背景: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②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③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制定: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影响:它是罗马法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罗马法的内容①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②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③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等。3、罗马法的评价(1)实质:罗马法是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的地位和统治的工具。(2)影响:第一,对罗马帝国的影响: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维护奴隶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它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顺应了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变化,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承认了公民的平等权利;罗马帝国把罗马法推广到帝国的每个角落,对于维系帝国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对世界的影响:①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体系(严格界定法律主体权利义务、法理),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为近代资产阶级的立法提供了蓝本(《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民法典》等就继了罗马法);为西方司法制度、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陪审制、律师制、司法原则等)。②自然法思想影响资阶级的启蒙思想,天赋人权、权利平等为近代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③罗马法也影响着东方的立法,司法。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借鉴了罗马法(3)局限性: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代议制:公民通过由自己统一所选举出来的代表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物,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一)、英国君主立宪的建立1、背景1)、议会制度①起源:中世纪②基本形成:13世纪(当时还是封建性的③完善:14世纪上半期[国王、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2)、资产阶级革命①革命爆发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王权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力——生产关系(具体见书本P107)②经过: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①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②作用: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发展(1)责任内阁制(18世纪前期开始形成)①产生方式: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②义务: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内阁政府”③权力: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最为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首相的权利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2)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壮大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作用: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3、影响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议会斗争代替暴力冲突)4、特点①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③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在这一模式下,真正掌握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④国王作为国家的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脑,国王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