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苏州杨海华215125)摘要:当今,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正在出人预料的加剧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已凸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岗位,培养基本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实施以就业创业教育为主题、实现生存教育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当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为了研究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内涵及理论基础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分析了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努力探索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依据、内在规律,以形成严密的科学结论和可行性对策建议,为中职学生顺利就业、有效创业服务。关键字: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作者简介:杨海华(1981-),男,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教师,本科去年刚从某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小华,在学校里学的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时被推荐到一家台资电子厂当操作工,因为需要站立工作,而且是12小时倒班制,又感觉根本学不到什么技术,所以做了三个月就辞职了。后来,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毕业至今才一年,已经换过5份工作了!可是总觉得没一份工作适合自己。在此期间,他做过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营业员、数控技术操作工等。初出校门,步入社会碰了一个又一个冷壁,看到各大报纸和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学历要求一栏,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小华一直很迷惘:好像自己什么工作经验都有,却又很难说达到职位描述中的要求。想想自己微薄的薪水和狭窄的发展空间,小华变得束手无策,他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职业发展更上一层?这是一位已毕业的中职学生的就业困惑。纵观小华从事过的工作,不难发现:他的这些工作之间都缺乏连贯性,零零碎碎,而且一些工作与他本身学的专业也相差甚远。也正是因为如此,造成了他在工作经验上什么都有却无一精通的无奈。该生缺乏的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对中职学生来说,既无学历优势,又无经验优势,使他们如何能顺利地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并在多变、竞争、复杂的产业间、行业间实现成功就业、创业,这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2任务就是为学生的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去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生涯。学生越早接受职业生涯教育,能越早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不断增强其学习内动力,毕业后越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1.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要求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地中职毕业生不断涌入本地劳动力市场,以及当前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的订货量和产量大幅缩减,用工需求减少。无容置疑,这对中职学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那么,中职学生到底该如何应对目前或者以后也会遇到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呢?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全面开展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力量还十分薄弱,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人员队伍还有待接受专业性指导和培训。这都造成许多中职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从业创业激情,不善于为未来职业生涯作好学业上的准备,导致择业和就业进程中的挫折,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成才。因此,现阶段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针对当前及今后的就业形势,如何有效地、科学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选择职业,全面开展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2.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职业环境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一个人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大部分成为过时,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下,中职学生不能仅以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为满足,更应立足于整个人生的发展来思考、规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有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人。要做到这些,让学生勇于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就需要运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帮其实现。3.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对职业学校的学习往往是出于无奈或被迫,对职业学校及自己都缺乏正确、合理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信心不足,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尚存疑虑。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补充,它能向学生展示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形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引导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由此确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弥补,它对每一个中职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素质。同时,中职学生自身更要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安排自己在校学习和生活,把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力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明确自己的优势,激发学习动力,尽早培养基本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才。要做到这些,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3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从单一职业、终身职业走向综合职业、多种职业,职业变更、职业适应成为个体终身面临的课题。由此,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涵或理论应运而生。1.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1)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定出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可以概括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职中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自我意识与技能,发展其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中职学生而言,其职业生涯既包括在校学习阶段,也包括从业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也相应覆盖其学习和从业的全过程。本文所述,意在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使其自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起,就能为一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理论是职业选择理论、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的多样性和人的个性差异性是职业选择理论产生的前提条件,实现人职匹配,达到人职和谐是职业选择理论的目标。该理论的内涵就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种职业需求与个人特长匹配相当的职业。“了解个性——分析职业——实现平衡”被视为职业选择三因素,三因素模式被认为是职业规划的经典原则。职业选择理论认为最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个人能找到与其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其次则是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近的职业环境,应尽可能避免选择与其人格类型相斥的职业。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遵循这一选择理论,指导学生了解并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分析社会需求和职业环境,然后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抉择。(2)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人的职业心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不可能一次就完成。除了个性应与职业匹配的因素之外,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对职业选择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就是从动态角度研究人的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的。其代表人物萨帕把职业生涯扩展到人的一生。萨帕从整体人生出发,对职业生涯进行了阶段划分。他认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0—144岁)、探索阶段(15—24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后),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同时还加入了角色理论,不仅关注职业类型的选择,还关注人一生的发展,包括工作角色和生活角色的统合。依据上述职业生涯教育学家的划分,结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可以初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见表1):表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生涯发展年龄职业特点认识和准备阶段16-17岁进入职业学校认识职业世界、职业学校、自我发展方向与潜力;形成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开始规划职业生涯。决策与探索阶段18岁-25岁左右确定职业点选择实习单位与岗位,体验职业世界,开始进行正式职业的探索;也有一部分学生参加成人高考。适应与发展阶段25岁-40岁左右适应职业岗逐渐适应职业岗位,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危机与调整阶段40岁-50岁左右自我素质下滑由于自我的素质下滑,有的不思改变,有的处于就业不良或失业状态;有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形成新的发展起点。衰退与离职阶段50岁以后扮演师傅的角色更多地扮演师傅的角色,在培养新人的过程中逐步退出,直至离职。中职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品质等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避免就业的盲目性,最大限度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三、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功能决定其必须开展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然而,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自发融合于职业指导、生活辅导或专业教学之中的状态,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1.中职学生就业择业现状5尽管这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顺利,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有些专业甚至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但从总体上来看,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观念、思想观念不时发生变化,中职学生的择业观、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有的学生的职业期望值过高,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有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个人情绪控制能力差,屡遭“淘汰”或自行“离职”;有的学生缺乏谋职能力,存在“等待”、“观望”的心理,择业的主动性差;有的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精神,嫌工作条件差、工作累、待遇低,不能安心工作;有的学生在就业时过分强调个人发展意愿而忽视社会需求,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等。这一系列就业思想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等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解决,就会影响到中职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影响到中职学校的就业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2.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分析为了了解当前我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的分析,希望能以此引起中职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能改进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合理定位并设计自我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增强其学习的有效性。笔者于2009年5月对我校8个专业26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状况的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数据详见表2)。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访谈法。在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调查学生涉及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外企文秘、企业品质管理等,均为07级实习生。调查时,他们即将进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可认为是正处于职业前期,处于学生向职业人转换的过程中,对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初步具备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认识。表2:调查学生分布专业人数有效巻机电一体化3735数控技术应用3633电子技术应用3534计算机技术应用3330电子商务3030外企文秘2725企业品质管理2928汽车运用与维修3328合计26024363.调查结果分析(1)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了解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尚处于任其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缺乏有意识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