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问题纲带答案
9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问题纲带答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P2-3)豌豆是_自花_传粉、_闭花__受粉的植物,因此是天然_纯种__种,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既可靠,又容易分析。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_父___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_母_本()。作为母本的植株必须先除去________花的雄蕊,这叫做__去雄____。2、(P3)__同___种生物的_同一____种性状的__两种__不同__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中,为便于分析,孟德尔首先对__一__对进行分析研究。3、(P4)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选取高茎和矮茎亲本(P)杂交,子一代(F1)全部表现为高茎,正反交结果___相同__,所以高茎为_显_性性状。让子一代_自_交得到子二代(F2),出现高茎:矮茎=__3:1_的分离比。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__性状分离_。4、(P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即“基因”)决定的;体细胞中基因_成对_存在;形成配子时彼此_分离_;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随机__的。为验证此解释的合理性,孟德尔设计__测交_实验,就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个体杂交,用来验证子一代的基因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的分离比为1:1。5、(P7)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成对存在,__不相____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配子_____遗传给后代。6、(P10-11)请按照遗传图解的规范格式,在方框中书写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的实验过程。107、(P10-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时,F1产生四种配子,它们之间的比为1:1:1:1。F2中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1/4。重组类型占F2总数的3/8。F1测交实验出现的分离比为__1:1:1:1__。8、(P7)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孟德尔设计的实验全过程使用了_假说演绎___的方法。9、(P1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是:(1)选材合理,豌豆是天然纯种,有__容易____(容易/不容易)区分的性状,便于连续观察相对性状。(2)花冠大而明显,易于做人工__杂交试验__实验。(3)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是从__一___对到___多__对。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4)对子代出现的庞杂的性状表现进行了_统计学_学分析,找到了数据中蕴含的规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P16)减数分裂是进行__有性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二次。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减半。2、(P17)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___不含_〔不含/含〕有同源染色;_含__〔不含/含〕有染色单体)→精细胞(__不含_〔不含/含〕有同源染色;__不含_〔不含/含〕有染色单体)→精子。变形为精子的阶段_不属于_(属于/不属于)减数分裂的过程。3、画出动物精原细胞减数分裂部分重要时期的细胞图,以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14、(P17-18)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_联会_,发生时期是__减一前___,其后可以观察到一对同源染色体有4条染色体单体,称为_四分体__。该时期__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__染色单体交换一部分片段称为__交叉互换___,该种变异类型属于_基因重组_。5、(P17-20)精原细胞发展为精子的过程,发生在哺乳动物的睾丸部位。染色体的复制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和输卵管形成的。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能形成2种精细胞,考虑交叉互换则可能形成___4_种精细胞。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能形成1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则可能形成__1__种卵细胞。6、(P17-18)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__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_减数第一次分裂_,着丝点一分为二的时期是_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_。7、(P25)_减数__分裂和_受精_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8、(P27-29)萨顿使用_类比推理_的方法进行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摩尔根利用_实验_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9、(P30)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0、(P30)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自由组合。11、(P33\P36)基因位于_性__染色体上,遗传总是和_性别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如:果蝇的眼色、人的_红绿色盲_和血友病等就是伴_X染色体_隐_性遗传病;如: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雄果蝇全为__白_眼,雌果蝇全为_红_眼,该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12、性别决定方式多种多样:如人和果蝇为XY型,其中男(雄)性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配子;鸟类为__ZW_型,从性染色体组成看,能产生不同配子的个体为_雌_性(ZW);雄蜂和雌蜂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染色体_数目不同,雄蜂可以看作_单倍体。1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P43)格里菲思所做实验的各称叫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具有多糖荚膜的菌落表面_光滑_,叫做_S_型菌;不具有多糖荚膜的菌落表面_粗糙_,叫做_R__型菌。将活R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生活_。但混合后注入,小鼠__死亡__。由此格里菲思推断,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必然含有某种__转化_因子,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__S型细菌_____。2、(P43-44)艾弗里实验最重要的步骤是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分离、提纯和鉴定并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得出了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3、(P44-45)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用了放射性_同位素标记____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若想获得分别用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的2组噬菌体,应先分别标记_大肠杆菌_。实验开始时,应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_未标记_(标记/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搅拌和离心等步骤后,用35S标记蛋白质的组别放射性主要出现在离心管的__上清液__,用32P标记DNA的组别放射性主要出现在离心管的__沉淀物_。该实验的结论是__DNA是遗传物质__。本实验不能用14C和18O标记的原因是_____这两种元素在DNA和蛋白质中都有,无法区分两个物质__。4、(P46)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DNA_,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_。DNA是_主要_的遗传物质。5、(P47-48)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的不同是由碱基的不同决定的。6、(P49)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的规律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__嘧啶数__=DNA总碱基数的_一半___。7、(P53)亲代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所合成的DNA分子数为_n2个___;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__2n个_;不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为n2-2n个_。138、(P54)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DNA分子的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2)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9、(P57/P58)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__排列次序_之中;碱基_排列顺序_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_独特_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_特异性。DNA指纹技术应用了DNA分子的_特异性区分不同的个体。基因是有_遗传效应_的__DNA____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1、(P63)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在此过程中用到RNA聚合酶,在转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碱基互补配对,配对的关系是A与U、T与A、C与G、G与C配对。2、(P64/67)mRNA进入细胞质以后,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翻译。__tRNA_上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生物体共有密码子64种,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__多_个核糖体,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3、(P65-66)翻译过程中用到的“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它的一端3个相邻的碱基能识别密码子,称为_反密码子_,另一端可携带特定的氨基酸。4、(P68-69)中心法则代表_遗传信息_的传递规律,最早是克里克提出的,后来又经过完善补充,现在可用简图表示为_______。发生在人体细胞中的过程包括________。5、(P69-70)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方法有:(1)直接方法是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_合成_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间接方法是基因通过控制_酶的合成__来控制__代谢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4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P81)_DNA__分子中发生__碱基对_的_缺失_、增添和__改变_,而引起的基因_结构_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如镰刀型贫血症是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_改变_造成的,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__种类_(种类/数量)改变。2、(P81-82/P100)易诱发生物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如X射线等)、化学因素(如硫酸二乙酯等)、生物因素。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不定向性、低频性等。3、(P82-83)基因突变产生_新的基因_,是生物变异的_根本_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基因重组产生__新的基因型_,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有_重要_的意义。4、(P83)基因重组包括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_非姐妹_染色单体_交叉互换_和_非同源_染色体自由组合。5、(P85-86)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以用_显微镜_直接观察的。其类型有染色体_结构_变异和染色体__数目变异。前者包括4种类型:缺失(如猫叫综合征)、增加、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片断之间易位、颠倒。后者可以分为两类:①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②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6、(P86)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_各不相同_,但有全套遗传信息,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7、(P86)请在下图方框中画出雌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解。8、(P86)请在下图方框中画出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图解。159、(P87)某个体的细胞中有3个染
本文标题: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问题纲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