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讲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起来了;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中国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不一样。辛亥革命后,不同政党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历史和人民也在选择发展的主导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终于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多年来,人们一直在问并尝试着回答这道历史留下的课题。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一、北洋军阀的统治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一)辛亥革命摧毁了旧体制,促进了新体制建立,中国历史因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旧统一被破坏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时期。军阀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军队私人化、割据一方、控制政治的武装集团。袁世凯开始的军阀割据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主要依靠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统治中国。北洋军阀是清末袁世凯从小站“训练新军”时逐渐建立的封建买办的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袁世凯手下“卧虎藏龙”:炮兵总办段祺瑞(虎),陆军总办冯国璋(狗),工兵总办王士珍(龙)。袁世凯死前在“嘉禾金简”上推荐的继任者为: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徐世昌自知实力上其不如段祺瑞,法理上不如黎元洪,故“退耕让位”。最后还是由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冯国璋任副总统。黎元洪总统冯国璋副总统段祺瑞内阁总理北洋军阀的分裂和统治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之后,中华民国连形式上的统一也维持不住了,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北洋派分裂为:皖系段祺瑞;直系冯国璋,冯死后由部下曹琨和吴佩孚统领;奉系张作霖,1928年被炸死后由其子张学良统帅。分裂局面形成的深刻原因:一方面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封建军阀有其异常特点:其一,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军队成了私家之物;其二,私家武装分割地方,形成私家的地盘。因此,他们竞相扩充军队,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大量举借外债,滥发纸币,直接掠夺民众;他们为扩张地盘而不断纷争战乱,比寻常封建统治更具动荡性和黑暗性。孙中山目击身受,他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特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二)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袁世凯小站训练的新式陆军袁世凯和北洋将领袁世凯的内阁袁世凯墓一些新知识分子在失望、痛苦和反思中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并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就必须根本地改造国民性。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是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新文化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继承、扬弃和超越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救亡图存,曾千辛万苦地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曾国藩魏源康有为孙中山然而,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努力在实践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中国先进分子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之中,他们在反思和怀疑中开始在文化意识形态层面进行新探索。中国先进分子认为,以往救亡图存斗争成效甚微,是因为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其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廓清蒙昧、启发理智,解放人民于封建思想束缚的蒙昧状态。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层面器物层面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封建统治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解放民主科学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敬告青年》陈独秀开始时把自己办的杂志定名为《青年杂志》,可以看出他将改造社会的职责寄予青年身上。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6年9月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胡适(1891-1952)安徽绩溪人李大钊(1889-1927)直隶乐亭人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文化风云人物解决理论问题,改造国民性解决伦理问题,改造国民性破除迷信,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求得思想的解放。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前贤”,撕破封建中国的脸,戳穿封建道德、礼教的丑态。思想武器进化论观点个性解放思想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二)民主”与“科学”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民主:一是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科学:一是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陈独秀宣告:“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为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我们要改去从前的错误,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国故也包含在内)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说、胡说。”——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反孔批孔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批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民主”与“科学”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孔学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投向封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人们各有其独立自主之权,而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西洋所谓法治国者,其最大精神,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无尊卑贵贱之殊。”“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因其理性特点和对自我的认识而区别于自然界。正因为发扬了理性自主的特点,古猿才得以进化为人。”——(鲁迅)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吴虞文录序》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能揭示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制度的必要性;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对当时中国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进行独立思考;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他们批判孔学,是为扫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但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并有效地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他们将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离开改造封建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和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他们尚未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认识和实践所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四)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怀疑(四)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怀疑产生怀疑的原因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这些矛盾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挫败,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怀疑。李大钊:“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于渡世危崖”。梁启超一战后到欧洲考察后指出:“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毛泽东:“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师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后,在长时间里,其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孙中山、朱执信、梁启超等人虽也提过一下马克思,不过在俄国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