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 自然灾害课件 湘教版选修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情境导入课程目标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我国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纪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当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决心向大山“还账”。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计种树46500棵,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普为传颂。马永顺由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这说明了什么?1.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引发的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危害。3.理解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一二三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一二三2.土壤侵蚀和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原因自然侵蚀因素——基础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干旱环境人为因素——使侵蚀强度增加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危害侵蚀区: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易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侵蚀区下游: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思考讨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人为原因:滥采滥伐,造成地表植被严重破坏。一二三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环境污染的范围。(1)区域性: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2)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全球气候变化。(1)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2)影响造成海平面上升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影响人类健康一二三3.臭氧层被破坏。(1)臭氧层功能: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2)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人类大量排入大气的氟利昂等。(3)危害: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多,会损坏人的免疫力,威胁人类的健康。4.生物多样性减少。(1)原因:人类对森林、草地的大规模破坏和生物物种的过度利用。(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一二三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工程活动引发的灾害产生的原因大城市建设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采掘地下矿产资源地表沉降、塌陷、地裂缝地下形成大片采空区山区工程建设崩塌、滑坡挖高填低大型水库建设地震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材料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生态环境良性演替的基本要素和物质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7%。加强水土资源节约、保护与持续利用,是关乎中华民族生存之基的大事。●问题导引●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引发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提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草原退化,从而加剧洪涝、风沙、干旱、滑坡、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2)在土壤侵蚀严重的侵蚀区,容易诱发哪些自然灾害?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容易诱发哪些自然灾害?提示侵蚀区: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易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侵蚀区下游:由于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湖泊淤浅,会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土壤侵蚀与自然灾害(1)土壤侵蚀的形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土壤侵蚀的后果。①在侵蚀区。②在沉积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土地荒漠化与自然灾害(1)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1】2013年4月20日中国政府网报道由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牵头承担的南方红壤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日前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这标志着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已上升到国家级水平。福建省的好多地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作用严重,使得红壤地区放眼望去一片红色,故称为“红色荒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环境污染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解析:南方的“红色荒漠”是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山体红色基岩裸露形成的,这也体现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答案:(1)A(2)A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材料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不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导引●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气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2)全球变暖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有哪些?提示全球变暖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造成海平面上升;②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③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④影响人类健康。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臭氧层的耗竭与自然灾害3.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自然灾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3年3月下旬,一场罕见大雪令本该春意盎然的欧洲苦不堪言。英国迎来30年来最大规模降雪,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混乱。在雪灾最为严重的地方,积雪厚度达40厘米。英国1000多所学校关闭,数万户家庭断电;法国、德国等国的航空、铁路、公路系统成为重灾区。三月飞雪似乎霎时间将欧洲从春天拉回了冬天。材料二2013年2月中旬,我国南方很多省份遭遇大雪的袭击。此次降雪导致安徽省5市16个县(区、市)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30.9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97万元。材料三有关专家指出,近几年世界上频繁的气候异常事件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冬季多暴风雪的原因。(2)为什么世界气候变暖之后,会导致气象灾害增多?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西欧多暴风雪的原因可以从其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全球变暖并不是指气温一直上升,而是指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在这种背景下,下垫面因素、气流运动等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气候极端异常事件多发。答案:(1)位于大西洋东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水汽充足;西欧地区冬季气温多在0℃以下,降水形式以雪居多;西欧地区为平原地形,利于冷空气的活动,因而容易形成雪灾。(2)全球变暖指全球范围内平均温度上升,同时温度变化幅度增加。换言之,极端的冷事件和极端的暖事件概率也会增大。全球变暖导致下垫面温度偏高,气流运动发生了改变,因而增加了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拓展延伸全球变暖对生物有何影响?提示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材料西安大雁塔,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大雁塔从16世纪初开始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倾斜,到1996年,大雁塔的倾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1010毫米,经过各级部门近10年的抢救,大雁塔倾斜的势头得到了遏止,但它现在的倾斜幅度依然超过了1米。●问题导引●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地面不均匀沉降。(2)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大城市的地面沉降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量抽取地下水,二是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3)地面沉降会带来哪些危害?提示地面沉降使得河口、沿海地区潮水入侵,地面积水,桥墩、码头下沉,地下管道开裂、错位以及部分建筑物被破坏,给市政建设、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危害和损失,甚至引发地面塌陷等灾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都市建设与自然灾害2.开采矿山与自然灾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3.山区建设与自然灾害4.修筑水库与自然灾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3】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第(1)题,考查地面沉降的变化特点及形成原因。根据图中柱状的变化可以看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面积在不断扩大,沉降深度在不断加深。地面沉降主要是由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可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应从管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沉降深度不断加深。人为原因: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1234-5671.下列事件中,属于由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的是()A.地震、滑坡、泥石流B.暴雨、沙漠化、火山活动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交通拥堵解析: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答案:C1234-5672.对全球变暖事实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含量迅速增加B.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上升幅度也有明显增加C.某些特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D.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加,使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解析:D项是臭氧层被破坏造成的。答案:D1234-5673.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导学号50440005)1234-567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区域的林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地表植被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加大河流的含沙量,大量泥沙在河流下游的沉积,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随着区域城市面积不断增加,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降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答案:D1234-567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第4~5题。1234-5674.图示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5.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1234-567解析:第4题,考查滑坡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由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多的6、7、8月份,滑坡发生的频率较高,尤其是7月份滑坡频率最高。所以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夏季降水多,B项正确。年降水量多是滑坡多发的诱因,年降水量少不会引发滑坡多发。冬季降水量少,不容易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