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安市工商局创建企业之家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泉州市局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大力引导与扶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推动南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和省局《关于深化注册登记服务机制创建“企业之家”工作的通知》、泉州市局《创建企业之家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局决定在全市工商系统开展创建“企业之家”活动,致力提升工商部门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现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以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要求,围绕实现“振兴南安形象,走在全省前列”目标,认真贯彻“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来拓展服务职能,提升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充分发挥工商职能的综合优势,全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建设,推动南安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创建“企业之家”活动,在全系统树立起“为企业服务,为发展助力”的发展意识,不断推进工商服2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机制、服务手段的改革创新,实现服务功能的最大化、最优化,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使工商部门成为企业发展的“好参谋”、企业权益的“好卫士”、企业解困的“好帮手”,依法行政,忠诚履职,让企业认同工商部门家的温暖,家的帮促,家的归属,实现企业与工商部门的良性互动,和谐共处,促进我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1、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企业之家”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力度,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局成立创建企业之家领导小组。组长:陈明新副组长:黄加勤、王树仁、苏维元、杜炳军成员:各科、室、检查大队、12315投诉台及各协会负责人市局创建企业之家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设在注册管理科,负责创建活动日常事务协调。2、职责分工。各科室立足各自职能分工,做好创建具体工作及对基层工商所的指导,具体职责如下:注册管理科主要负责深化登记服务机制、市场主体培育、诚信体系建设;执法科主要负责商标品牌战略指导、合同订单服务、企业商标专用权保护、企业打假维权工作网络建立和完善,工商红盾维权站进社区和校园12315维权志愿者工作;12315投诉台、检查大队、消委会等主要负责不正当竞争行为、无照经营行为、商标侵权行为等违法行为3的查处,接受处理企业申诉投诉;人教科、监察室负责制定创建企业之家绩效考评细则、落实考评措施、实施奖惩机制;办公室、个私协会负责加强创建活动的宣传报导,个私协会还要负责组织企业工商联络员座谈培训、落实无偿代理;信息科、财装科分别负责企业之家创建工作之中的技术和资金保障,法制科负责创建工作中的工商法律法规事务、行政指导工作。三、工作内容和服务措施(一)增强素质,搭建平台1、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发展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团结意识,在办理具体业务工作中,努力创造公开、公平的政策环境,大力营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增强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组织业务培训,使每个干部职工熟悉掌握所在工作岗位的目标制度和要求,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做到首问负责制,来函必复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登记表一次给清,咨询事项一次说清,办事程序一次讲清。3、拓宽登记渠道,构建网上服务平台。为贯彻《行政许可法》关于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方便行政相对人申请登记,根据省局、泉州市局安排,结合南安网上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我局积极拓宽登记渠道,设立了接受申请人以邮寄、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的登记申请专门通道。特别是依托福建工商红盾4网、泉州工商红盾网和南安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搭建网上服务平台,逐步推行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维权、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网上查询、网上信息发布等网上服务项目;加快建设企业档案电子影像综合管理系统,充实完善各类企业登记信息,为申请人提供更加完整便捷的企业档案查询服务。(二)护企扶企,尽职尽责4、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促进各类企业发展。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和泉州市政府《转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全面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突出对台和区域发展优势,以承办第三届海峡西岸(泉州)农业合作交流洽谈会暨首届海峡西岸(泉州)农产品展洽会及对金门客运直航和对澎湖货运航线开通为契机,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推进南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全面支持和服务我市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大力支持石材陶瓷、水暖阀门、纺织鞋服、塑料化工、粮油食品、纸品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机械汽配、电子信息、家私装饰、工艺制品等四个新兴产业和光伏电子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大力支持滨海、滨江、扶茂、水暖阀门、粮油食品、建陶、家私、鞋业等“八大基地”和石材物流保税中心、光伏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泉州农产品交易市场、泉州出口加工区南安配套园区等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特定园区集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集群企业组建集团,促成中小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企业5集团,重组升级,做大做强。四是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各项创名牌活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好各地科技工业园区,经济强镇,产业集中区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回归创业”工程和招商选资活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支持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拉动投资持续增长。五是落实南安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企业改制上市的意见,积极为改制上市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促进企业规范运作,推动南安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5、深化商标品牌战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认真贯彻落实省、泉州市政府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和《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工作意见》,引导企业运用商标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根据我市的产业布局,确定建材、粮食、水暖、纺织、机械、电子、伞业、纸业、鞋业等行业作为注册商标发展重点,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突出抓住具有区域优势行业的企业、具有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传统产品的企业、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优势品牌企业,积极引导这些重点企业注册商标,申请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等,特别是对具有牵动力和辐射作用,有地方特色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农副产品、传统产品,要积极引导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实施“推荐一批、扶持一批、培育一批”战略,帮助和指导企业正确使用注册商标,加快引导我市集体商标的注册申请步伐,针对我市当前实际,重点扶持渐趋成熟的中6国水暖城、中国粮食城、中国石材城申报集体商标,做大做强南安特色产业。6、开辟“绿色通道”,完善登记制度。一是以注册登记窗口为载体,大力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涉农企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群体创办企业提供优先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企业,实行“跟踪督办、限时快办、主动协办、预约办理、容缺预审”等服务措施,对未取得法定前置审批文件(涉及安全生产、泉州市级以上审批及其他不宜实施的项目除外),但符合主体登记其他条件的可先办理登记注册,发给有效期一年的筹建营业执照。二是完善企业注册官制度。继续完善企业注册官制度,建立健全业务培训、质量评析、奖惩激励等工作机制,提高注册登记工作规范化程度和注册官业务水平,实现许可审批的全面提速。三是推行就近登记。扩大基层工商所委托登记工作权限,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登记、变更、换照及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名称申报委托工商所办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城乡结合部实施就近到南安市行政服务中心注册窗口登记,进一步方便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四是企业年检全部实行委托工商所年检。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的诚信信誉,确定免审企业范围,被认定为工商信用良好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泉州市知名商标,国家级、省级、泉州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名牌企业,免于年检审查,免交年检费。77、着眼当前热点,服务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以《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为契机,开展普法宣传,运用登记事务助导制,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发挥联结企业与农户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信息披露、走访座谈等行政指导手段,引导以多种利益联结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企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二是服务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发展。大力引导企业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通过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提供方便。推进“万乡千村”市场工程,积极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简化登记手续。三是落实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好国家工商总局、省局、泉州市局出台的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免收登记费,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一律免于工商登记和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费。四是引导发展特色农业。立足本地区自然和人文优势,对产业结构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调研分析,引导经营者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产品和产业。综合运用登记、商标、广告、合同等职能,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88、完善维权网络,构建维权平台。一是依托泉州市工商系统与名优企业联手打假维权协作网络,通过宣传和沟通,鼓励企业加入协作网络,扩大维权网络的覆盖面,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探索如何做好台湾水果的维权工作,做大做强闽台农产品市场。二是实施维权预警通报。加强与外地兄弟部门的执法协作与案例收集,统计分析我市企业受侵权的主要形态、特点、保护程度等,适时通报市政府引发关注,通过红盾网、短信息等形式对相关企业进行通报预警。三是建立维权综合服务平台。拓展12315投诉热线的功能,整合执法资源,构筑集自助咨询、在线受理、执法调度、互联网商务监管、媒体广告实时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12315执法体系,使之成为企业维权投诉、咨询举报的综合性平台。(三)政务公开,积极互动9、完善企业工商联络员制度。发展壮大工商联络员队伍,在全市所有企业建立企业工商联络员,形成覆盖全市登记部门、辖区工商所和企业的定点定人联系网络,促进信息互通、协作互助;通过召开座谈会、书信来往、网上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沟通联系渠道,促进工商部门与企业沟通联系的经常化,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加大企业工商联络员培训力度,依托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组织举办培训班,力争两年内对全市所有的企业工商联络员培训一遍,切实提高联络员了解工商业务及法律法规的水平,促进工商部门与企业沟通联系长效机制的建立。910、建立工商事务行政指导员制度。在工商部门内部各业务科室设立工商事务行政指导员,通过指导员了解企业的需要,解决企业的诉求,为企业提供行政指导服务。积极开展企业投资及经营、商标使用、广告发布等活动的事前咨询,促成企业行为合法;主动提供企业改制、组建集团发展辅导以及争创驰、著及知名商标等商标战略实施辅导,引导企业发展壮大。11、深化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扩大挂钩范围,在原有对重点企业挂钩服务的基础上,将挂钩范围扩大到滨海、滨江、扶茂、水暖阀门、粮油食品、建陶、家私、鞋业等重点基地和园区,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