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总论1概述2一、医学影像学1.影像诊断学2.介入放射学(0.5)31.影像诊断学应用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成像,了解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达到诊断目的。属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成像技术:X线、DSA、CT、MR、超声、核素扫描等。学习内容:X线成像、CT、MR(1)4(0.5)52.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引导和监视下采取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包括穿刺活检、穿刺引流、栓塞、灌注、成形、消融、取异物术。(1)6二、医学影像学的作用1.疾病诊断中起“侦察兵”的特殊作用2.临床医学的支柱学科:介入放射学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疗体系之一。(1)7三、学习医学影像学的目的1.了解成像原理、图像特点2.熟悉观察、分析、诊断方法3.掌握正常和常见病的影像表现4.掌握各技术的价值与限度,正确选择(1)89第一章X线成像第一节X线的特性第二节X线的产生第三节X线成像原理第四节数字X线成像第五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六节检查方法第七节检查中的防护第八节图像的特点第九节诊断原则与步骤第十节临床应用10第一节X线的特性X线是1895年11月8日伦琴(德国)发现。又称伦琴射线。X线本质上是电磁波。波长0.0006-50nm。用于X线成像的在0.008nm-0.031nm(40-150Kv)。X线与成像有关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1)1.穿透性: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透视的基础。3.感光效应:摄影的基础。照射-潜影-显、定影-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Ag),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4.电离效应:①辐射测量的基础,为放射防护提供依据②对人体有害,应注意防护③放疗的理论基础11(1)12第二节X线的产生X线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①自由电子群②电子群高速运行③高速运行电子群的突然受阻(0.5)13X线产生的设备主要包括①X线管②变压器③控制台④检查床(0.5)X线的发生程序14接通电源降压变压器X线管灯丝加热X线管两极提供高压电自由电子受强力吸引形成电子束电子束撞击阳极钨靶原子结构X线1%热能99%产生自由电子云集在阴极附近(1)15第三节X线成像原理x线穿过人体密度和厚度不同的组织结构,被吸收程度不同,到达荧光屏、胶片或影像板上的剩余x线量不同,激发出明暗不同的图像。(2)16★X线成像基础:X线特性+密度和厚度差★影像对比产生的基础---密度和厚度的差别★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固有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所形成的对比。★人工对比--用人工的方法向器官内部或其周围引入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后形成的对比★病变成像基础---局部密度或/和厚度改变(2)17自然对比人工对比病变产生对比(1)18人体组织结构依据密度不同分高密度:骨组织、钙化灶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体液低密度:脂肪组织、气体(1)第四节数字X线成像(DR)原理:X线摄影或透视装置同计算机相结合,影像的X线信息由模拟信息→数字信息,得到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技术。19(2)X线图像→像素化→数字化分类CR(计算机X线成像)--影像板(IP板)作为介质DF(数字X线荧光成像)--影像增强电视系统(IITV)为介质,图像用高分辨力摄像管扫描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优点X线辐射小摄影条件宽容度大图像灰度可调,一次摄影可清晰观察各种密度结构图像信息可数字化传输储存20(2)第五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原理:用计算机处理X线血管造影所得的数字化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突出造影血管的成像技术方法:多用时间减影法:不含对比剂(蒙片)的数字矩阵图像-含对比剂的数字矩阵图像→DSA图像21(2)22第六节X线检查方法一、普通检查荧光透视x线摄影二、特殊检查体层摄影软线摄影放大摄影荧光摄影三、造影检查}基本被取代(0.5)23一、普通检查(一)荧光透视(0.25)24(0.25)1.优点①可观察内脏器官的运动情况②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③简单方便④经济2.缺点①不能留下客观记录②图像欠清晰③不能检查厚度大、密度高的部位④难以显示密度差较小的病变25(1.5)26(二)x线摄影应用最多的X线检查方法得到某一部位、某一角度的瞬间图像(0.5)271.优点:①应用范围广②图像清晰③可留下客观记录2.缺点:不能功能方面的观察,不如透视方便和直接,费用比透视稍高。透视和摄影各有优缺点,联合使用可提高应用价值。(1.5)28二、特殊检查(一)体层摄影---使机体选定层面的结构显示清楚,而该层前后方向的结构变模糊。主要用于:结构复杂或重叠严重的部位,如颌骨(0.25)29口腔全景摄影(0.25)30(二)软线摄影---又称钼靶摄影,其X线为电子群撞击钼靶所产生,波长较长,穿透性较弱。适合于软组织病变的检查,特别是乳腺(0.5)31三、造影检查---向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内部或周围引入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后进行的X线检查。造影检查时引入的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称为对比剂。(2)(一)对比剂高密度造影剂:钡剂:医用纯净硫酸钡碘剂:有机碘:离子型:泛影葡胺非离子型:欧乃派克无机碘:碘油碘苯酯低密度造影剂:气体类: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主要用于关节造影32(0.5)33(1)钡剂:医用纯净硫酸钡,而非工业用硫酸钡(内含硫化钡,吸收会产生高神经毒性)主要用于食管和胃肠造影。(0.5)34(2)碘剂:分两大类①有机碘用途:血管造影+向血管内注入对比剂使其他器官显影的造影分型:离子型、非离子型A离子型常用的为泛影葡胺、胆影葡胺等。B非离子型常用的有欧乃派克、碘必乐等。C非离子型碘制剂具有低渗性、低黏度、低毒性,价较高②无机碘现已很少使用。(1.5)35(0.25)36膝关节空气造影结肠气钡双重造影(0.25)37(二)造影方式1.直接引入法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入法DSA分动脉DSA、静脉DSA,前者多用2.间接引入法静注对比剂,经生理排泄到达其他器官内,使其显影的造影检查,如静脉尿路造影、静脉胆系造影。(1)38(三)造影前的准备①有无造影的禁忌证,如严重心、肾疾病和过敏体质等②作好解释工作③病人及家属同意签字④造影剂过敏试验⑤做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准备(1)39(四)造影反应及其处理1、一般反应:注射局部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多为一过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过敏反应:轻者:荨麻疹、喷嚏、结膜充血、面部红肿;重者:喉水肿、肺水肿、心脏停搏、休克、哮喘发作、周围循环衰竭等,需立即停止造影检查,进行抗休克、抗过敏、对症治疗。(1)40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简单、经济、安全、准确先考虑普通检查,再考虑特殊检查或造影检查,有时需数种方法结合使用。(1)41第七节X线检查中的防护一、防护措施1.屏蔽2.距离3.时间防护二、对检查者的防护1.尽量缩小照射野2.降低照射剂量3.缩短照射时间4.避免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检查。(1)42第八节X线图像的特点一、灰阶图像用影像的白黑代表密度的高、低。二、重叠图像可因重叠显示不清三、图像放大、失真(1)43一、X线诊断原则以X线影像为依据,全面观察,重点分析,结合临床,做出诊断。第九节X线诊断原则与步骤(1)44二、X线诊断步骤(一)阅读申请单(二)注意照片质量1.标记是否完整、规范2.位置、范围、曝光条件等是否符合诊断要求。(三)按照一定顺序全面观察。(四)对病变进行重点观察与分析(五)结合临床作出诊断(1)451.结合临床的原因(1)大多数病变的X线表现无特征性同病异影异病同影(2)某些病变早期无阳性表现(3)少数病变X线不能显示(1)462.结合临床的具体内容1)病史2)病状和体征3)治疗情况4)年龄5)性别6)职业史和接触史7)生长与居住地区8)其他检查结果(1.5)3、X线诊断的结果(1)肯定诊断:经X线检查,确诊(2)否定诊断:经X线检查,排除某些病(3)可能性诊断:X线检查,发现了某些X线征象,但不能确定性质,可列出几个可能性(4)建议47(1.5)第十节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食管、胃肠道病变主要靠X线造影检查骨骼病变主要靠X线平片检查胸部病变可首选X线检查DSA广泛用于心脏及血管病变的检查肌肉、脑、脊髓及腹、盆腔实质性脏器的病变X线检查作用较小48(2)49电磁波谱☆非电离辐射:无线电波:(1埃=1亿分之一厘米,1nm=10埃)↓长波3万~3千米↓中波3千~2百米↓中短波200~50米↓短波50~10米↓米波、分/厘/毫/微米波红外线:30万埃~7800埃↓可见光:7800埃~3900埃↓★电离辐射:紫外线:2500埃灭菌,2800埃抗佝偻病,↓x线:500埃~0.006埃,诊断用0.31~0.08埃↓r线:1埃~0.000001埃50★部位数目形状边缘密度大小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器官功能的改变51对病变重点观察与分析★(0.5)52病变的部位(0.5)病变的数目53(0.5)54病变的形状(0.5)病变的边缘55(0.5)病变的密度56(0.5)57病变的大小(0.5)病变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58(0.5)59器官功能的改变★(0.5)概述5影像诊断学3医学影像学的作用1学习医学影像学的目的1第一章X线成像45X线的特性2X线的产生2X线成像原理6数字X线成像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X线检查方法14.5X线检查中的防护1X线图像的特点1X线诊断的原则步骤10.5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