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B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011042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MathematicsB2课程总学时:64讲课:64实验:0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各适用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好其它理工学科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函数(变化过程中量的依赖关系)。内容包括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与常微分方程等。(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施说明1、本大纲适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科目的全校各适用专业的本科生。2、因教学学时所限,课堂教学要做到突出重点,精讲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基本数学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可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3、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融合贯通,注意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学并不断积累学科前沿最新知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于与其它课程交叉部分的内容,要分工明确,突出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作用与特色。(四)对先修课的要求《高等数学》(上册)(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习题的选取应体现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应结合实际的应用,使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考察并提高掌握知识的质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用高等数学的解题思想去解决数学中的其它问题以及其它实际问题的能力。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小考及课堂表现;期末考试(闭卷)成绩占80%。(七)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下册(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高等数学》下册(第六版),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二、中文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和掌握抽象的、严格的数学方法,理解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辨证关系。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6定积分的应用666.1定积分的元素法226.2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447微分方程12127.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227.2齐次方程227.3一阶线性微分方程227.4高阶线性微分方程227.5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227.6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228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10108.1向量及其线性运算228.2数量积向量积228.3平面及其方程228.4直线及其方程449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4149.1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229.2偏导数全微分229.3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49.4隐函数的求导公式229.5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4410重积分101010.1二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4410.2利用直角坐标计算二重积分4410.3利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2211无穷级数121211.1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2211.2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4411.3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2211.4幂级数2211.5函数展开成幂级数22合计6464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6部分定积分的应用总学时(单位:学时):6讲课:6实验:0上机:0具体内容:1)掌握定积分的元素法;2)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等)。重点:掌握定积分的元素法;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难点:元素法;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习题:此部分应布置至少两次至少八道题的课后习题,内容可覆盖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等。第7部分常微分方程总学时(单位:学时):12讲课:12实验:0上机:0具体内容:1)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2)掌握可分离变量的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3)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4)了解微分方程及其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5)会解齐次方程、伯努利方程,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重点:掌握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二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微分方程及其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难点: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习题:此部分应布置至少十二道题的课后习题,内容可覆盖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以及二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等。第8部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总学时(单位:学时):10讲课:10实验:0上机:0具体内容: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掌握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2)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4)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重点: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难点: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习题:此部分应布置至少八道题的课后习题,内容可覆盖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两个向量垂直、平行,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垂直、平行的判定及求夹角等。第9部分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总学时(单位:学时):14讲课:14实验:0上机:0具体内容: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3)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4)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5)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6)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7)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了解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8)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全微分;会求隐函数的偏导数;9)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重点: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求全微分;会求隐函数的偏导数;求二元函数的极值,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难点: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求全微分;会求隐函数的偏导数;求二元函数的极值,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习题:此部分应布置至少三次至少十道题的课后习题,内容可覆盖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求全微分、求隐函数的偏导数、求二元函数的极值等。第10部分重积分总学时(单位:学时):10讲课:10实验:0上机:0具体内容: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2)掌握二重积分(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计算方法;3)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重点:掌握二重积分(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计算方法。难点:二重积分(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计算方法。习题:此部分应布置至少两次至少八道题的课后习题,内容可覆盖二重积分(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计算方法等。第11部分无穷级数总学时(单位:学时):12讲课:12实验:0上机:0具体内容:1)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2)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3)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4)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比值审敛法和根值审敛法;5)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定理;6)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7)掌握,sin,cos,ln(1),(1)xexxxx的麦克劳林展开式;8)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关系;9)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10)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11)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12)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13)会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重点: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比值审敛法和根值审敛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定理;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关系;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难点: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和比值审敛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定理;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关系。习题:此部分应布置至少十道题的课后习题,内容可覆盖正项级数、交错级数的审敛;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