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后篇巩固探究岳麓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0课梨园春秋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至晚,演□。敲锣击鼓,人各纸面……”其中□处最可能是()A.傩戏B.南戏C.杂剧D.昆曲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酬神”“巫唱”可以判断出最可能是傩戏。答案A2.中国古代人们举行“傩”的主要目的是()A.祈求神灵保佑B.祭祀先祖C.出征仪式D.庆祝丰收解析中国古代先民为了祈获丰收,祈求神灵保佑,头戴面具,载歌载舞的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称为“傩”。答案A3.在唐代宫廷中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为宫女们传诵B.皇帝和大臣们欣赏带有西域风情的歌舞C.梨园院向王公贵族们展示新排练的京剧剧目D.大臣把张旭的狂草送给皇帝鉴赏答案C4.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2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像白话文一样,A项最符合题意。答案A5.元杂剧作家众多,名剧迭出,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A.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激化C.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D.把元杂剧艺术推向顶峰解析《窦娥冤》体现的是封建统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朽。答案A6.被称为百花园中的“兰花”,很多剧种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有“百戏之祖”雅称的是()A.杂剧B.昆曲C.南戏D.京剧解析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明中后期,昆曲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答案B7.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A.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B.朝廷扬“雅部”抑“花部”C.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D.昆曲脱离了广大民众3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昆曲成为宫廷垄断的剧种,渐渐脱离了民众。答案D8.京剧与元杂剧相比,其特征是()A.京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B.京剧是融合吸收了多种曲调而产生的新剧种C.京剧的产生得益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D.京剧是中国古代形成的最大的戏曲剧种解析京剧是徽班吸取了汉调、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而形成的新剧种。这是其区别于元杂剧的特点。答案B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一种带有巫术色彩的“傩”仪。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材料二下面是关于戏剧的三副对联:对联一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对联二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迟、谁报速,归家说与子孙。对联三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1)材料一中三种艺术形式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材料二中的三副对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特点的?(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戏剧艺术产生的历史条件。参考答案(1)联系:傩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戏剧源头之一;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清朝时期,在吸取了各剧种优点的基础上,经过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4(2)对联一和对联二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现实批判主义和教育意义,对联三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虚拟性、写意性的特点。(3)①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②各地之间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③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对知识分子阶层的影响。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与戏剧的源头——傩的最初产生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是()A.政治因素B.宗教巫术C.经济因素D.文化艺人的创作解析在中国古代,人们把疾病、死亡归结为“鬼”“怪”作祟,为避邪消灾,他们戴着凶恶的面具,发出狂喊声以惊吓恶魔,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答案B2.右图为温州南戏《张协状元》演出照,这一剧种起源于宋代南方,当时南戏的发展与下列哪项无关()A.社会经济的发展B.瓦舍的出现C.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D.傩戏处于兴盛时期解析傩戏是我国戏剧的源头,A、B、C三项都是南戏产生的原因,故选D项。答案D3.《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的“瓦”是()5A.专门的贸易场所B.专门的娱乐场所C.旅舍D.学校解析“瓦”是宋代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答案B4.中唐以来,寺院“俗讲”盛行,内容是地道的世俗生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与出现这种现象相关的因素是()A.理学兴盛B.民族融合C.宗教虔诚D.市民阶层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唐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寺院盛行的“俗讲”、教坊的歌曲都是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故选D项。答案D5.“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A.文人山水画B.杂剧C.昆曲D.京剧解析元朝文艺的新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汉族士大夫们苦于仕途不得志,便将才学用于文艺创作上;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也促进了戏曲繁荣。因此,元杂剧应运而生。答案B6.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元杂剧()A.是完整的戏剧形式B.以抒情写志为主流C.豪迈奔放婉丽飘逸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6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据此排除B、C、D三项。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融合了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成为完整的戏剧形式,从而“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故选A项。答案A7.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清朝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C.符合清朝政治潮流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解析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京剧的流行不能证明其艺术审美价值更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京剧内容的世俗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京剧与清朝政治潮流的关系,故C项错误;京剧迎合民众文化需求,是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8.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A.徽商聚集经商B.桐城学派讲学C.安徽士子求学D.徽班进京唱戏解析根据材料“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京剧产生、发展时期的概况,故选D项。答案D79.清朝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簧、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地方戏曲是()A.徽调、秦腔B.昆曲、徽调C.昆曲、汉调D.徽调、汉调解析京剧是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答案D10.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答案A11.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二郎神是金色,窦尔墩是蓝色……你认为“金色脸”表示()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桀骜不驯D.威武庄严解析中国古代的色彩带有一定的等级意味,像金色这样的色彩象征高贵、光荣、辉煌。答案D12.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剧中体现。由此说明()A.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8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D.国粹京剧不断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一定会不断发展解析从“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结合”分析,材料说明了国粹京剧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一定会不断发展。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周密的《癸辛杂识》中记载,温州乐清县人祖杰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在舆论压力下,官府被迫将祖杰治罪。材料二《西厢记》第一次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社会响亮地喊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口号。材料三清代徽商富甲一方,纷纷蓄养戏曲班社,因此被称为“徽班”。徽班角色斗艺,融合了“京、秦二腔”,逐渐享誉江南,客观上为徽班进京创造了条件……京剧逐渐成为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市民艺术。其剧目取材广泛,有的出自古典杂剧、传奇,有的源自小说话本,情节中的是非善恶依从传统道德——核心是“忠孝仁义”。(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哪个阶层。其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功能?(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戏剧形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其发展的因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剧形成的经济文化条件。参考答案(1)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功能: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2)元杂剧。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对社会不满的宣泄。(3)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传统戏剧和文学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各种戏剧的交融发展为其提供了艺术借鉴。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戏剧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就有中国的昆曲艺术。材料二当许多国家级的贵宾来我国访问时,我们用于招待贵宾的民族式的文化大餐少不了的是京剧这道名菜。材料三当下的京剧观众多数为中老年群体,青年观众少之又少。受众群缺少新鲜血液补充,就意味着未来市场的萎缩,这一现状可以说是当今很多传统艺术都遇到的问题。材料四中国京剧院曾大胆尝试,将西方交响乐的元素渗入传统京剧,获得业内一致好评。(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戏剧的成就。(2)根据材料二,指出京剧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剧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3)根据材料三,京剧的发展现状如何?结合材料四,你认为有何拯救措施?参考答案(1)中国古代戏剧成绩卓著,历史悠久;最早的有傩戏,宋代出现南戏,元杂剧兴盛,清朝形成京剧。(2)地位:京剧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与发展: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经过不断融合吸收,逐渐形成了京剧;京剧于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3)现状:如今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京剧的观众有日趋减少的趋势。措施:只有不断地融合创新,京剧才能生存发展。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