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中医学教研室修订日期:2015年12月1目录课程介绍………………………………………………………………………2绪论……………………………………………………………………………5中医基本理论…………………………………………………………………5中医护理基本知识……………………………………………………………17中医护理的临床运用…………………………………………………………19针灸学部分……………………………………………………………………202“中医护理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本项若不清楚请向教务部对口课程教辅老师咨询)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英文名: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ursing课程号(代码):502220020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32(讲26,习6)学分:2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毛兵,教授,85422210,电子邮件:maobing@medmail.com.cn课程负责人:(同上)课程秘书:王华楠,85422210,电子邮件:whnynf@yahoo.com.cn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发展史及其基本特点、中医学基本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理论(藏象)、病因病机、四诊、辨证、防治原则、中药方剂概述、经络针灸概述、中医护理的基本方法技术、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基础等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掌握中医学四诊、辩证论治等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术操作、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的基本技能。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促进从历史背景、中西比较、学科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多元知识汇通,科学构建中医护理学知识结构体系。促进独立思考、独立实践和团队合作实践能力。四、教学计划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合计大课见习绪论22中医护理基本知识阴阳学说1.51.5五行学说0.50.53藏象学说33气血津液11病因病机22四诊213辨证20.52.5中医护理基本知识方药及用药护理20.52.5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情志、饮食护理;体质调护、传统运动养生22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224针灸学部分经络学说22腧穴;针刺法;灸法;穴位按摩法等426总计26632五、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护理学》,孙秋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ISBN:978-7-117-15945-6六、主要参考资料1.《中医学》,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2.《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七、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各部分比例、考核方式等)成绩构成成绩比例考核方式期末成绩基础理论知识——闭卷考试70%笔试平时成绩课后作业(综述)10%相关专业教师评价见习学习态度、纪律、见习报告10%带习教师点名、观察、评阅见习报告4(以见习报告10分为基础分,二次见习中一次迟到或未着工作服者扣2分,一次未到者扣5分)随机课堂成绩10%课堂回答问题、课堂讨论报告、课堂纪律抽查等(上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随机回答问题、组织讨论及点名进行评分或扣分)5第一章绪论【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二、熟悉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三、了解近代、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四、了解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一、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标志性意义:《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第二节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3.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二、辨证施护三、防护结合(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中医基本理论第一节阴阳学说【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阴阳的概念与特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6二、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的特性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相互对立(二)阴阳的相互依存(三)阴阳的相互消长(四)阴阳的相互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一)说明组织结构(二)概括生理功能(三)阐释病理变化(四)指导疾病诊断(五)确立护治原则(六)指导养生保健【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1.5学时第二节五行学说【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熟悉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二、了解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二)五行的基本特性【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0.5学时7第三节藏象学说【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二、掌握五脏的功能特点三、熟悉六腑的功能特点四、熟悉奇恒之腑五、熟悉脏腑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藏象的基本概念与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一、五脏(一)心1.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2)心藏神2.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开窍于舌(3)在志为喜,(4)在液为汗(二)肺1.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3)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2.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开窍于鼻8(3)在志为悲(忧)(4)在液为涕(三)脾1.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2)主升清(3)主统血2.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四)肝1.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2)主藏血2.肝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开窍于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五)肾1.主要生理功能(1)藏精(2)主水(3)主纳气2.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主骨生髓,其华在发(2)开窍于耳和二阴9(3)在志为怒(4)在液为唾二、六腑(一)胆1.贮存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二)胃1.主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三)小肠1.主受承和化物2.泌别清浊(四)大肠传化糟粕(五)膀胱贮尿和排尿(六)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三、奇恒之腑(一)脑(二)髓(三)女子胞四、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3学时第四节气血津液10【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气的来源和生成、气的运动及形式、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分布及功能二、熟悉血的来源与生成、血的运行、血的主要生理功能三、熟悉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排泄)、津液的主要生理功能四、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一、气(一)气的来源和生成(二)气的运动及形式(三)气的主要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6.营养作用(四)气的分类、分布及功能1.元气2.宗气3.营气4.卫气二、血(一)血的来源与生成(二)血的运行(三)血的主要生理功能三、津液(一)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排泄)(二)津液的主要生理功能11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之间的关系(二)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三)血与津液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1学时第六节病因病机【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六淫的概念和致病的共同特点二、掌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掌握七情内伤的概念和致病特点四、掌握痰饮、瘀血的概念和致病特点五、熟悉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六、熟悉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的概念和致病特点七、熟悉病机的概念和病机的基本机理(基本规律)【教学内容】病因、病机的概念一、病因(一)外感病因1.六淫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2)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3)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多挟湿(4)湿: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湿性趋下(5)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12(6)火: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扰乱心神;易生疮痈疔疖2.疠气(二)内伤病因1.七情内伤2.饮食失宜3.劳逸过度(三)病理产物病因1.痰饮概念、致病特点(1)阻碍气血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2.瘀血概念、致病特点(1)阻碍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四)其他病因二、病机病机的概念病机的基本机理:(一)邪正盛衰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二)阴阳失调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13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三)气血津液失常1.气的失常2.血的失常3.津液的失常(四)内生五邪【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2学时第七节四诊【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望神中神的含义、神的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二、掌握望舌的概念,舌体分布与所代表的脏腑;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望舌的意义;望舌质、望舌苔的基本内容、临床意义。三、掌握脉诊中诊脉的部位与方法、正常脉象。四、熟悉望色中常色的含义、病色的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五、熟悉望排出物的基本内容、临床意义。六、熟悉闻诊中听声音和嗅气味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七、熟悉问诊中问现在症中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八、熟悉常见脉象与主病九、了解望形态、望皮肤、望头与发、望五官、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十、了解相兼脉及主病十一、了解按诊的基本内容与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望诊(一)望神1.望神的含义及意义2.神的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14(二)望色1.常色2.病色五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三)望形态(四)望头与发(五)望五官(六)望皮肤(七)望络脉(八)望排出物(九)望舌望舌的概念,舌体分布与所代表的脏腑1.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望舌的意义3.望舌质4.望舌苔二、闻诊(一)听声音(二)嗅气味三、问诊(一)问诊的方法(二)问诊的内容1.问寒热2.问汗3.问痛4.问饮食口味5.问二便6.问睡眠7.问经带8.问小儿15四、切诊(一)脉诊1.脉诊的部位和方法2.正常脉象3.常见病脉与临床意义(二)按诊【教学方法】讲授、见习【教学时数】讲授2学时、见习1学时第八节辨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辨证的概念二、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掌握表里、寒热、虚实证的概念、证侯表现、病因病机及鉴别点。三、熟悉阴阳证、亡阴证、亡阳证的概念、证侯表现、病因病机。四、了解气血津液辨证中常见证候的基本含义和证侯表现特点。五、了解脏腑辨证中五大脏腑系统辨证的基本含义和证侯表现特点。六、了解卫气营血辨证中常见证候的基本含义和证侯表现特点。【教学内容】辨证的概念一、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概念(一)表里证侯的辨证1.表证2.里证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4.表证与里证的关系(二)寒热证侯的辨证1.寒证162.热证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4.寒证与热证的关系(三)虚实证侯的辨证1.虚证2.实证3.虚证与实证的鉴别4.虚证与实证的关系(四)阴阳证侯的辨证1.阴证2.阳证3.亡阴证4.亡阳证二、气血津液辨证(一)气血病辨证(二)津液病辨证三、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二)肺与大肠病辨证(三)脾与胃病辨证(四)肝与胆病辨证(五)肾与膀胱病辨证四、卫气营血辨证(一)卫分证(二)血分证(三)营分证(四)血分证(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教学方法】讲授、病案讨论、见习17【教学时数】讲授、病案讨论2学时,见习0.5学时第三章中医护理基本知识第六节方药及用药护理【知识点与教学要求】一、掌握中药的性能二、掌握中药的用法三、掌握方剂的组成四、熟悉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五、了解中药分类与常用中药六、了解剂型及常用方剂七、了解用药护理:中药汤剂煎煮法、服药方法与护理、中草药中毒与不良反应的护理【教学内容】第六节方药及用药护理一、中药的性能(一)四气五味(二)升降浮沉(三)归经(四)毒性二、中药的用法(一)配伍(二)用药禁忌(三)用药剂量三、中药分类与常用中药四、方剂的组成与剂型(一)组方原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