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通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教案(通用5篇)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参考下载,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那么,关于资料您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天净沙秋思教案(通用5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天净沙秋思教案【第一篇】一、导入新课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二、作者介绍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今北京)。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著有《汉宫秋》《青衫泪》《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词。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2、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四、研读赏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这首小令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1、简约与深细相依: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2、静景与动景相映: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3、景色与情思相融: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五、拓展延伸1、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2、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天净沙秋思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悟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2、通过与《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3、完成背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借助品读、想象,领会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的思想感情。2、难点: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通过两首小令描写的景物上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学设施教学过程训练与评价(见附页)附:学生学习工具纸《天净沙·秋思》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6.比较《天净沙·秋》与《天净沙·秋思》的异同,填写下表天净沙秋思教案【第三篇】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有感情的朗读并加以背诵2、细细品味此小令,重点体会文中景物的作用3、仔细分析,能够深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2、深入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讲解课文:1、介绍作者:马致远(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及戏曲作家。毕生从事杂剧创作,今传15种,代表作是《汉宫秋》,散曲120多首,有《东篱乐府》传世。他早年曾追求功名,但郁郁不得志,晚年因不满朝政隐居田园。2、详细讲解课文:A.文章题目: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才是题目,解释文章写的主要内容。B、学生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以及这些景物的特点?答: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下)夕阳C、从这些景物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副什么样的场景,结合文章并发挥想象描述出来: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D、具体分析这些景物及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凄凉暗淡的景象(点明时间在傍晚)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会想到)温馨柔美的江南水乡的农村图景问:这样写不显得矛盾吗?答:不矛盾,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行人看见乡村炊烟袅袅、小桥流水的优美景色给人以休闲雅致的感觉,自己却置身于这荒凉的古道上,独自漂泊,在外更增伤悲。古道西风瘦马——秋风萧瑟荒凉凄苦的景象,又增加了荒凉之感夕阳西下——使昏暗的画面有了些许暗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联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照理解)断肠人在天涯——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E、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及思想感情?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综合分析文章: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升华)天净沙秋思教案【第四篇】1、许渊冲老先生把《天净沙·秋思》翻译成英文,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见识到了元曲的魅力。秋思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MaZhiyuan4、连着小桥,残存的“古道”一直通向遥远的天际,晚来渐紧的霜风卷起漫天的尘埃,弥漫着慌村古道,疲惫的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踽踽独行——秋思的主人翁满脸憔悴,满脸忧伤,满脸愁思,走到读者的面前。5、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6、古道西风瘦马,7、Onancientroadinthewestwindaleanhorsegoes8、天净沙•秋思9、断肠人在天涯10、本文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11、它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12、一个秋字,一个心字,组成了一个愁字。秋天是个特定的季节,秋天的思念,主要是愁思。古代叙述秋思的作品数不胜数,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是此类作品中的杰作,被称为“秋思之祖”。13、小桥流水人家。14、主旨: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图,真切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低落,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悲苦愁楚之情。15、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16、Overoldtreeswreathedwithrottenvinesflyeveningcrows17、古道西风瘦马18、《天净沙·秋思》19、天净沙·秋思20、AUTUMNTHOUGHTS21、枯藤老树昏鸦,22、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23、最后断肠人在天涯,“断肠”表明作者的悲伤。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