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练习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峡》参考答案一、填空1.《水经注》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2.(1)真、实在(2)通“缺”,中断(3)极高的山峰(4)顺流而下、逆流而上(5)飞奔的马、快(6)几(7)消失(8)从、在3.(1)如果自从(2)有时或者(3)即使虽然4.(1)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3)水清、树荣、山高、草盛(4)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5)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6)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7)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一)1.(1)毫无(2)峭壁(3)遮蔽(4)日光,这里指太阳2.山高岭连,中间狭窄。3.连和高4.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5.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二)1.第一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第二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第三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2.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4.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考再现1.逆流而上快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3.湍急两岸猿声啼不住翻译: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您哪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1.换,更换被2.答: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3.答:示例: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做事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爱莲说》参考答案一、填空1.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世称濂溪先生。2.解释下列词语【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宜】应当。【众】多。3.重点语句翻译(1)(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3)(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4)(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5)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6)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二、阅读短文,完成题目。爱莲说(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花之君子讽刺追名逐利的世风(3)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4)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5)用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少、难得,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6)赞成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谈。2008中考再现1.D2.(l)益―更(更加)(2)植―立(树立)(3)鲜―少(4)宜―应当(应该,当然)3.(l)(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本题4分。每小题题2分。“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每一处扣0.5分4.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陋室铭》参考答案一、填空1.刘禹锡唐文学家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2.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3.(1)著名(2)这(3)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什么(5)大;旧指读书人(6)平民(7)调弄(8)使……劳累;形体二、用原文回答:(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B三、比喻道德高尚的人。2008中考再现1.(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①博学的人②使身体劳累③所以,因此2..(2分)D3..(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2)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二、简答题:1.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2.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2.翻译下列句子。(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3.答案:托物言志;倾听、思考、记忆4.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小石潭记》参考答案一、解释句子中画线的实词:(1)“络”,缠绕。“参差”,不齐。(2)“佁然”,愣住的样子。“翕忽”,轻快敏捷。(3)“寂寥”,静悄悄。“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二、解释句子中画线的虚词:(1)“无所”,没有依托(的东西)。(2)“以”,因为。“而”,连词,表示顺接。三、翻译下面的句子:(1)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2)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四、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五、填空1.《柳河东集》,柳宗元,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2.清凉;大约;因为;离开。3.阳光一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溪身)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4.竹林、青树翠蔓、潭水、游鱼、溪身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通过对特定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2008中考再现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尤:特别(2)悄怆:优伤的样子二、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三、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分)(2)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入:侵入、投入、放入(1分)(2)故:所以、因此(l分)2.翻译句子。(1)不只染丝是这样的,国家也有类似染丝这样的事。(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分。“独”“然”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l分)3.本文用“染丝”或“丝被放入什么染料变成什么颜色”为喻(l分),说明环境的影响作用很大(2分)。(意思对即可)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因为(2)说出(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5.翻译下列句子。(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6.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7.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记承天寺夜游》参考答案一、填空1.《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北宋文学苏洵苏辙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3.月光;竹柏影;比喻4.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5.qǐn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废寝忘食等。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7.解释下列词语:(1)考虑,想到(2)于是(3)在(4)原来8.(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9.月下中庭积水空明;竹柏影也藻荇交横10.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2008中考再现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问题。1.D(2分)2.A(2分)3.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分)4.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每处1分)(2分)5.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2分)6.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参考答案一、阅读回答问题。1.(1)使……痛苦)(2)同“增”,增加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二、填空题:1、六都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炼人要担当重任,有所成就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D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对比论证★2008中考再现★(一)一、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问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务)(3)使……困苦(4)了解(明白)(4分,每小题1分)2.D(2分)3.(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4.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二)1.(1)停下(2)平时,一向(3)吃(4)给(4分,每小题1分)2.A(2分)3.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我也始终不会告诉别人。(2分,意思符合即可)4.宽容、善良(富有同情心)。(2分,答出1点即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5.故:所以任:责任、使命曾:通“增”,增加过:犯错误(4分)6.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3分)7.填空:事实成才治国生于优患,死于安乐(4分)《曹刿论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1)攻打(2)目光短浅(3)为人所信服(4)参与(5)赐福、保佑(6)养(7)通“遍”,遍及、普遍。(8)指祭视用的猪、牛、羊等(9)以少报多二.翻译下列句子:1.凭借什么作战?2.一定把它分给别人。3.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4.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5.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三.阅读文段(一)1.①请见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3.曹刿认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曹刿认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四、阅读文段(二)1.D2.已经战胜,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道:“作战,是靠勇气的。”3.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五、阅读文段(三)1.(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20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